《吉爾伽美什史詩》與《伊利亞特》,古印度與古中國有啥?

向小生 發佈 2022-06-12T14:49:11.833954+00:00

古希臘有《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史詩,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蘇美爾中流傳,經過千百年的加工提煉,終於在古巴比倫王國時期用文字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一部巨著。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有《吉爾伽美什史詩》;古希臘有《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古印度有《摩訶波羅多》與《羅摩衍那》;古中國有啥?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學創作十分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目前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

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史詩,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蘇美爾中流傳,經過千百年的加工提煉,終於在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公元前19世紀-前16世紀)用文字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一部巨著。這部史詩講述了英雄吉爾伽美什一生的傳奇故事。

《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所作史詩。

《伊利亞特》全詩共15,693行,分為24卷,主要內容是敘述希臘人遠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它通過對特洛伊戰爭的描寫,歌頌英勇善戰、維護集體利益、為集體建立功勳的英雄。是重要的古希臘文學作品,也是整個西方的經典之一。

《奧德賽》創作於公元前8世紀末的愛奧尼亞,即希臘安納托利亞的沿海地區。共12000多行,也分為24卷。詩人把奧德修斯的10年海上歷險,用倒敘的手法放在他臨到家前40多天的時間裡來描述。這10年驚心動魄的經歷,包含了許多遠古的神話,反映出經幻想加工過的自然現象以及古希臘人同自然的鬥爭和勝利。第9卷中所寫的俄底修斯用計制勝巨人族波呂斐摩斯的故事,突出地表現了他的機智和勇敢。這部史詩是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是除《吉爾伽美什史詩》和《伊利亞特》外現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學作品。

《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歷史悲劇。

《羅摩衍那》(梵語,Rāmāyaṇa,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印度古代史詩。原為民間口頭創作,在長期流傳中屢經增潤,相傳由印度詩人蟻垤編寫定本,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
《羅摩衍那》全書是詩體,用梵文寫成,詩律幾乎都是「輸洛迦」,即每節2行,每行16個音節。全文共分為7章,24000對對句。內容主要講述阿逾陀國王子羅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羅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表現了印度古代宮廷內部和列國之間的鬥爭。文中穿插了不少神話傳說和小故事,描繪自然景色、戰鬥場面等花費了較多筆墨,故而篇幅宏大。

《羅摩衍那》在印度一直被奉為敘事詩的典範,其影響早已遠超出印度,特別是在亞洲廣泛流傳,而被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而我們現在所能得到的中國古代的偉大的文學作品,只有兩部:一部是《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另一部是《楚辭》,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之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

原收戰國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這兩部大作品,都是公元前的出產物。是中國南部的作品的總集,其中有一部分是「非南方人」所仿作的。除了這兩部作品以外,古代的中國文學中,還有幾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26世紀,如《吳越春秋》所載之《彈歌》,「斷竹(砍伐野竹)續竹(連接野竹),飛土(打出泥彈)逐肉(追捕獵物)」,相傳以為是黃帝時作。

又如《帝王世紀》所載之《擊壤歌》,《尚書大傳》所載之《卿雲歌》三章,相傳以為堯、舜時作之類,雖我們不能說其偽跡如明人所作之《皇娥歌》《白帝子歌》之明顯,然其真實的時代,我們也不能斷定比《詩經》更早。也許其時代較《詩經》為更後。且此種作品,俱為不甚重要之零片,在文學史上俱無甚價值可言,自上古至秦,除《詩經》與《楚辭》外,其總數不過百篇,只能集成極薄的一小本。所以我們論中國的古代文學,舍《詩經》與《楚辭》以外,直尋不出什麼更重要的、更偉大的文學作品出來。且這兩部不朽之作,在中國文學史上都產生過極偉大、極久遠的影響。足以表現中國古代人們的生活和偉大人物的文學作品。

中國古代的人物,能構成史詩資料的,也不在少數,卻僅能成為簡樸如人名、地名字典的編年史與敘事極簡潔的《史記》,始終不能有一篇大史詩出現。

其最大原因恐在於:中國的大學者如孔丘、墨翟之流,僅知汲汲於救治當時的政治上、社會上、道德上的弊端,而完全忽略了國民文學資料的保存的重要。因此,我們的在古代的許多民間傳說,乃終於漸漸地為時代所掃除、所泯滅而一無痕跡可尋了。這真是我們的一種極大的損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