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舊書網才是美食天堂

悅食epicure 發佈 2022-07-01T22:45:06.049481+00:00

需要動用到插畫的菜當然是非常繁複的,在《中國名菜譜,第二輯》裡就明確寫了一道「萬字扣肉」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所制菜品,要把四方塊滷製過的五花肉旋轉著切成肉片,再拼接回去,肉不能切斷,所謂「萬字不到頭」。



需要動用到插畫的菜當然是非常繁複的,在《中國名菜譜,第二輯》裡就明確寫了一道「萬字扣肉」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所制菜品,要把四方塊滷製過的五花肉旋轉著切成肉片,再拼接回去,肉不能切斷,所謂「萬字不到頭」。

跟著老菜譜做飯,往往當天的晚餐會偏於清淡。當我從孔夫子舊書網上抱回一大堆菜譜時,我都不敢告訴我爸媽這些書的真實價格,也不敢跟他們說,我今天買的那半隻雞和一大塊瘦肉其實是用來吊湯,不是吃的。

老菜譜像古板的老師,要求你背誦全文。短視頻就像新派的學校,沒有作業,不排名,「快樂學習」,「學會這一招,能比肉還好吃!」實際課後,你還得上不少補習班。

而這些比我年紀還大的老菜譜,首先給人上的,就是藝術課,翻開《中國名菜譜,素菜》,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片,在我的家鄉,刺老芽是春天時節的野菜,我沒有想到,經過簡單的汆燙炒制,再擺上一朵雕花紅蘿蔔,它可以變成一道藝術品。

按照這些菜譜的要求,只要稍微做一些美學上的變化,就能讓簡單的菜變得看上去很厲害,比如糟煨茭白,看菜譜的時候我絕沒有想到,最後的成品經過擺盤會變成三朵美麗的花。

這是立刻可以學到的。但更多的菜是需要反覆練習。就一道簡單的炒肉末,仿膳餐廳的要求是把瘦肉里的所有筋膜剔除,再放到鍋上干炒,同時開兩個火眼,一個用大火,一個用小火,發現大火上炒的肉有點粘底了,就立刻挪到小火上炒,刮掉粘底的部分,等溫度降一降,再挪到大火上炒。肉中出油,用小勺隨時撇去浮油。等重複三四次,再加黃醬,糖色,料酒等。

家裡人聽見我在廚房桌球一個小時,最後端出來一小碗肉末,都大眼瞪小眼,不過這肉末確實像書里說的一樣酥中帶脆,還微有彈性。

我爸問我:「怎麼就這麼點兒?」

「剔筋真的是累死了,剔了半塊肉就弄不動了,算了。」



所以,我建議想要速成,急於在家宴上露一手的朋友們挑那些有「芙蓉」「桂花」「茸」「泥」字樣的菜,其實第一步都是剁,把各種各樣的肉或者蔬菜全剁成茸或者末,加澱粉,高湯,可以用來炒制雪花雞淖、桂花魚骨、雞茸銀耳。又可以用來蒸熟做造型,比如一品山藥泥壽桃,做出來的菜也不油膩,非常便於消化,比如魚蓉白奶羹,獨魚腐等。

前天,我爸舀了一勺「芙蓉鮮蘑」放進嘴裡,說:「這是蒸蛋嗎?不過很鮮。你什麼時候吃這麼清淡了?」

當這一盤迅速告罄的時候,我才告訴他:「這裡面有兩大塊雞胸肉,半個手掌那麼大的肥膘肉,純的。

他瞪大了眼睛。

他從小就不吃一點肥肉的,據說是幼兒園老師逼著他吃完碗裡的肥肉落下的病根。

「不用擔心,裡面還有雞湯,很補的,對老年人很好。」

他不再繼續問了,現在他知道剛才我買的一大堆食材都去了哪裡。

第二天,他捨不得浪費,把吊雞湯剩下的材料又用辣椒拌了一下,桌上多了一道涼拌菜。

而且,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消化家裡存著的大量雞胸脯肉,我爸有的時候見我在廚房渾汗如雨的揮刀宰泥,就建議我用料理機,我就叫他過來看清楚,我是在用刀背剁茸,在雞胸脯的內部,其實還藏著筋膜,這些精細的老菜譜要求廚師用刀背輕輕剁茸,剁著剁著,筋膜就會慢慢展現,這是用破壁機山崩地裂地一通攪碎絕對發現不了的。

雞肉茸再做成雞泥,就可以做成溜雞脯,炒雞脯,擠成豌豆大小的丸子,就能做成北京「又一順」館子裡的珍珠三鮮,跟魚骨,雞蛋一起軟炒,就成為「桂花魚骨」。成品顏色美麗也不油膩,很適合做給家裡的長輩吃。

還可以在做雞清湯時加入肉泥掃湯,吸附湯中的油膩物質,最後獲得如開水一樣的清湯,這就是「開水白菜」里的「開水」,如今已經在社交媒體上人盡皆知,就不贅述了。

在研究這些菜的過程中,我漸漸進入了一個豬肉退居二線的食物世界,涼菜,山珍海味,禽類的做法都紛紛浮現出來,家常菜里用的最多的「炒」,也用得少了,反而是煨、扒、蒸、燜、炸等做法成為了主角。就我到目前為止簡單的涉獵,也有了新的感受。



首先,建國初期的菜譜是極其詳盡的,除了原料使用幾克幾兩的詳細記錄之外,甚至還記載了北京烤鴨的餵養,爐子的建造,烤制的方法,一邊讀,我一邊想:「好像說得我們能在家裡做似的。」後來才發現,當時是商業部飲食服務業管理局為了記錄下這些菜餚的製法,等於食物史書。

其次,這些菜因為定型已久,如果稍作變化就會出問題,有一天,我正照著菜譜,拿著廚房秤做魚香肉絲,家裡人在旁邊說,「萵筍怎麼剩半根,全切進去吧。」然後我就都切了絲裹鹽醃製,看上去就是半根的量,結果出來的魚香肉絲味道是準確的,但盤子裡滿眼都是綠色,就少了原來五色均衡的美感。

其三,我們對於食物的認識是在變化的,比如銀耳,現在幾乎都是做成冰糖銀耳,但「清湯銀耳」其實是鹹的,用的是吊出來的清湯與銀耳同蒸。做了一次之後,我們全家也都愛上了這道菜,每隔兩天都想要做一碗,但我還沒有吊出清澈見底的清湯,因為吊湯完的食材實在是不捨得丟棄,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有意思的是,因為很多菜是不用炒制的,所以即使做壞了,成不了書中圖片裡的形狀,但味型是對的,剩下的原料攪拌在一起也很好吃,

有時我端上桌還會急中生智給他們起個新名字,比如我爸就吃過我做壞了的「雪花雞茸湯」(其實是雪花雞淖裡面把雞湯加多了),素蟹糰子(素蟹粉炒過了,不成流體,而成了一大塊固體,我給捏成了好幾個糰子),棗泥茄子糖堆(原型是北京名菜「琉璃茄子」,不知道為什麼,棗泥總是從茄子裡流出來,我就乾脆一股腦都一氣兒炸完了裹上糖。)

當然,最大的啟示是,你要有一些願意被你當作小白鼠實驗的家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