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煙寺晚鐘」:被衡陽人遺忘的瀟湘八景之一

南華大學教授張長元 發佈 2022-07-02T19:38:30.790992+00:00

■ 張長元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云:「北宋大畫家、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傳之」。一般認為,宋迪「瀟湘八景」畫是對湖南湘江流域自然景觀的「臨摹」。

■ 張長元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云:「北宋大畫家、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傳之」。一般認為,宋迪「瀟湘八景」畫是對湖南湘江流域自然景觀的「臨摹」。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後來人們「對圖尋景」的結果,但其地域都認定為瀟湘。


「瀟湘八景」是中國各地「組景」的濫觴。繼後,中國各地有趣的「組景」現象,如某地八景、某地十景,便山花爛漫開來,並傳之日本韓國等地。

隨著歷史遷延和人文發展,「瀟湘八景」逐漸與詩歌、繪畫、園林、音樂、工藝美術等諸多藝術形式相互滲透,特定的地域空間景致在注入人文思想後,就轉變為地方特色的文化體系。

那麼,「瀟湘八景」分布在那些地方呢?

一般認為,「瀟湘八景」就是分布在自湘江上游永州境內至下游洞庭湖境內的八處景觀:永州市芝山區北郊蘋島的「瀟湘夜雨」;衡陽市區回雁峰與湘江上東洲島一帶的「平沙落雁」;衡山縣巾子山紫金峰上的清涼寺及湘江一帶的「煙寺晚鐘」;湘潭窗灣楊梅洲一帶的「漁村夕照」;湘潭市昭山風景區內的「山市晴嵐」;長沙市區湘江橘子洲—江天尾一帶的「江天暮雪」;湘陰縣文星鎮湘江岸邊的「遠浦歸帆」;岳陽市岳陽樓與君山島一帶的「洞庭秋月」。


「煙寺晚鐘」中的「煙寺」是指衡山縣城北的清涼寺。該寺系唐代高僧鄧隱峰始建。據《湖南方志圖彙編》《(乾隆)衡州府志》卷三之「南嶽圖」:清涼寺位于衡山縣城外北面,南邊是文峰書院,西邊是巾紫峰,紫峰上有觀湘亭,東邊是湘江。觀湘洲位於清涼寺旁的湘江下游不遠處,立於觀湘亭可以遙望觀湘洲及江中帆影。又據《衡陽市志•文物勝跡》:清涼寺「位於縣城北,今衡山第二中學所在地。正中大雄寶殿高敞簡樸,是清代改建,皆於1958年拆除。原有前山門,左立狀元牌,右立貞節坊,均唐代建築物。……毀於『大躍進』亂砍濫伐中。」可喜的是,清涼寺現已重建於縣城南的紫巾峰,然觀湘洲破敗荒蕪,不可忍睹,遊人寥寥,且人們鮮有知悉此處乃瀟湘八景之一,令人唏噓。


南嶽的「煙寺晚鐘」是「瀟湘八景」之一,歷史上留有諸多讚美詩篇和畫作,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亦開始受到湖南文旅部門和學界的關注,但鮮有從景觀文化角度審視者。


煙寺晚鐘景觀文化主要體現在對煙寺晚鐘景觀描繪的畫與詩歌中。值得指出的是,在瀟湘八景中,煙寺晚鐘是唯一不僅可以「觀」且可以「聽」的景觀,也是唯一和佛教相連接的景觀。筆者通過「國學大師」「古詩文網」等網站,檢索出或題目或詩行中含「煙寺晚鐘」詩詞33首,詩作者自北宋至清代。通過學習和體悟,發現「空靈」與「隱逸」是煙寺晚鐘景觀文化底蘊。下面,我們引用一些詩文來加以解讀。

煙寺晚鐘詩中的「空靈」。

空靈是「意」與「象」之間的一種關係:空是形態,靈是效果;空靈既是對景觀觀照的一種境界,又是對生命的一種體悟。在靜穆中含蓄蘊藉,在動態中飄逸雋永、超塵脫俗。這種創構主體與物象間若即若離、不著痕跡的關係,給人以心情的愉悅和靈魂美的享受。請看釋德洪對煙寺晚鐘景觀的描述。

瀟湘八景 其七 煙寺晚鐘 七言絕句

北宋·釋德洪

輕煙罩暮上黃昏,殷殷疏鍾度遠村。

略彴橫溪人跡靜,幡竿縹緲插山根。

這是釋德洪的一首詩。釋德洪(1071-1128),一名惠洪,號覺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曾兩次游衡山,體悟煙寺晚鐘景觀。一次在29歲時,一次在南昌獄遇赦後,此詩當作於前者。詩中通過「輕煙罩暮」「殷殷疏鍾」「略彴橫溪」「幡竿縹緲」,描繪了一種深山中寂靜空靈的境界。可以想像,在黃昏輕煙、佛幡縹緲、疏鐘聲聲的境況中,一人獨步於山間清溪,境的空曠清寂與人的悠閒無慮融為一體,充分傳達了佛家以「空」為性的主題。


如果說釋德洪的《煙寺晚鐘》帶有某種佛性的話,那麼,劉克莊的《煙寺晚鐘》,則表達了俗世人間對該景觀的另一種體驗。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 煙寺晚鐘 五言絕句

南宋·劉克莊

問寺莫知處,躋攀又溯洄。

惟鍾藏不密,日暮過溪來。

劉克莊(1187-1269) ,福建莆田縣(今福建省莆田市)人 。南宋豪放派詞人,江湖詩派詩人。曾多次歷衡陽、過湘江、登衡山。在上面這首詩里,詩人慾訪清涼寺,而「問寺莫知處」,只好「躋攀又溯洄」。此時,「惟鍾藏不密,日暮過溪來」,詩人是多麼的高興!這高興是鐘聲帶來的:鐘聲打破了山林的寂靜,穿過日暮的曠野,給人指明了清涼寺方位。在這裡,「問寺莫知處」描寫了一種不可知的空靈意境,而「惟鍾藏不密,日暮過溪來」則通過聲音使人感知到了「空山不見人」的愉悅。


煙寺晚鐘詩中的「隱逸」。

《說文解字》:「隱,蔽也。」《易·坤·文言》曰:「天地閉,賢人隱。」孔穎達疏:「天地否閉,賢人潛隱。」「逸」字,《說文解字·兔部》釋為「逸,失也。」《正字通·定部》云:「逸,隱遁也。」嚴格來說,「隱」與「逸」二者實有不同。「逸」不僅指一種生活形態,而且指一種精神境界;不僅指行為的遁去,也指精神的超絕。沈約在《宋書》卷93《隱逸傳序》中首先指出二者之異:「身隱,故稱隱者;道隱,故曰賢人。……今為隱逸篇,虛置賢隱之位,其餘夷心俗表者,蓋逸而非隱。」


其實,隱逸在魏晉以前,多為居於岩穴丘壑的避世形式,隱者與社會名利、物質欲求相決裂。這種隱逸形式史稱「小隱」。晉代以後,一些士人為了解決心靈自由與物質貧寒的矛盾,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即「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既能擁有豐厚的物資享受,又能尋求心性、精神的超脫,是為「大隱」。白居易從自身出仕外郡少受拘檢,又可享受游宴之樂的體會中,發見了一種介於「大隱」和「小隱」之間的「中隱」。隱逸思想的源頭是老莊,既然「隱」的終極目的是心性的超越,對自由境界的追求,那麼,其形式的表現已不重要,故「大隱」「中隱」為更多的封建文士所企慕。

在煙寺晚鐘的諸多詩詞中,隱逸的情結與志趣主要是通過崇尚自然、慕羨山水田園來表達的。親近山水自然,可以遠離世俗塵囂,逍遙任性,超然物外,與天地為一,而與萬物冥合,這就是隱逸之真諦。請看下面兩首詩。

其一 瀟湘八景詩 其五 煙寺晚鐘 五言絕句

宋·張經

野煙寺初暝,僧添寶篆香。

鯨音送殘照,敲落楚天霜。

其二 賦祝次仲八景 其四 煙寺晚鐘

宋·劉學箕

鐘聲煙際來,佛屋棲雲端。

回飆度崖谷,疏韻出林巒。

東岫上明月,歸僧濯清湍。

這兩首詩的共同特點,是緊扣「 煙寺晚鐘」主題,描述了煙寺晚鐘虛無縹緲的境況,表達了作者對僧侶生活的艷羨。第一首中的「野煙」和第二首詩的「煙際」都表明清涼寺藏在南嶽的深山之中,山嵐渺渺,神秘莫測。作者張經用「初暝」「殘照」來說明其「晚」,而劉學箕先生用「東岫上明月」描繪了一幅明月下的山寺圖。他們都為這別有情趣的鐘聲而來:鯨音「敲落楚天霜」的清冷,和「疏韻」「煙際來」的渺遠,使人超凡脫俗,雜念盡消。「僧添寶篆香」和「歸僧濯清湍」的寧靜生活是他們艷羨的。


資料顯示,張經,宋姑蘇人。善雜畫,尤精傳模。米芾稱其翎毛、蘆雁不俗。劉學箕,字習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生平未仕,但遊歷頗廣,曾「游襄漢,經蜀都,寄湖浙,歷覽名山大川,取友於天下」。文如其人,其人如文。也許,南嶽煙寺晚鐘的鐘聲將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