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光聞「色」,傾聽暈染在音樂中的中國傳統色

人民郵電出版社 發佈 2022-07-03T09:35:59.518315+00:00

在今年的「春晚」上引起廣泛討論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是從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中獲取了靈感。

在今年的「春晚」上引起廣泛討論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是從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中獲取了靈感。石青、石綠等珍貴礦物顏料的上色,使歷經千年的畫作仍然熠熠生輝,清秀而爽朗。



而舞蹈演員的著裝正好呼應著延綿山石頂端的那抹絢麗青綠。在揮袖轉身之間,古老的山石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活力。這種古代的傳統色與舞蹈的精巧結合,征服了現代觀眾的審美。


中國對顏色的研究與運用已經歷了數千年之久,蘊含在自然萬物、書畫詩賦、日常器物上的色彩,無不反映出當時的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與審美意趣。



但這樣厚重的文化積澱卻一直被封存在歷史的匣盒中,直到有人偶然跨入中國傳統色的大門,打開了鋪塵的盒蓋,重新發現了數百種古樸幽雅的傳統色,這個人就是「中國傳統色」系列書的作者郭浩@寫傳統色的郭浩



01

聯合抖音音樂,致敬色彩中國



最近,郭浩以項目總顧問的身份,與抖音聯合製作了《中國傳統色·音樂專輯》。(目前歌曲已全網發行,大家可以搜索聽完整版的哦~)


無論是整體上對詞曲方向的定位,還是細緻到對歌詞內容的調整,郭浩都秉承著將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的理念。



中國傳統美學&現代流行元素


在前期策劃中,團隊首先想到從古風音樂入手,但在嘗試了數個demo後,郭浩覺得專輯的整體方向應該更加時尚和現代。


一般的古風歌曲是為了復古而把故事背景放在古代的場景里,但傳統色本身就是傳統美學流傳至今的表達,要打破這種思維定式,將傳統應用到現代中來,或許這才是國風該有的樣子。


在大膽決策、小心驗證之後,五位原創歌手分別以 竊藍 、 半見 、暮山紫、天水碧、海天霞 五種中國傳統色為靈感,把顏色背後的故事與時代情緒相連接,在音樂中融入流行、R&B、搖滾、戲曲等元素,呈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國風風尚。


比如專輯中的主打歌《竊藍》



竊藍源自一種淺藍色的燕雀鳥的羽毛,這種鳥常在秋天出現,提醒著人們到了收穫的季節。竊藍中的「竊」,古人用得極為傳神,它和「盜」「小」「退」的意思一樣,都表示淺色。


▲秋扈,竊藍


創作人徐均朔抓住竊藍中包含的古典意象,道明了都市生活里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的孤獨、糾結和隱秘的時光。藍色本來代表憂鬱,音樂中的竊藍講述的就是那份淺淡的飄散在空氣中卻無法釋懷的悲傷。


「為什麼竊藍的鳥總在收穫出現

我卻在荒蕪之中 尋找著光點

像是未圓滿的記憶 歸還給昨天

連悲傷都只能 淺淺」



郭浩在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感到非常驚喜。「這完全超過了我的預期,創作者完美地詮釋了竊藍這種傳統色的意境。以『竊』表『淺』是中國傳統色的獨到語境,正所謂『無情處藏有情』,竊藍的愛人,不敢前進,不想放棄,連悲傷都只能淺淺,妙極!」



中國傳統色到音樂的跨界,能為中國傳統色尋到當代知音,使更多的年輕人願意了解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國傳統色,讓顏色背後的古老文化在現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而郭浩在最初是怎樣踏上尋找中國傳統色的旅程呢?


讓我們在下面的內容中一邊收聽專輯裡的歌曲,一邊回望郭浩與中國傳統色的攜手之旅吧。


02

故宮偶然相遇,即刻上路探尋


2018年,郭浩正在參與故宮大婚的文化項目,在與故宮文物的朝夕相處中,他發現附著在文物之上的色彩,是淡雅與艷麗並存的,這一特性引起了他對顏色的興趣,之後他便開始有意識地對文物的用色進行梳理和總結。



同年,郭浩去日本出差,在一所當地的中小學裡,看到教學樓走廊的牆面用了很多大色塊的日本傳統色進行裝飾,並配上顏色的名稱和簡要的說明。孩子們從小就沉浸在這樣一個被傳統底蘊包圍著的彩色世界中,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其實根據文獻考證,日本傳統色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但由於相關的研究早於我國,如今日本國民對日本傳統色有著普遍的認知。


那麼,該怎樣讓中國人認識和了解自己文化中的傳統色彩並持續傳承下去呢?郭浩決定立刻行動,對失落的中國傳統色進行打撈。


03

靜心堅持打撈,嚴謹考據典籍


你知道宋朝的洛陽牡丹有多少種顏色嗎?魏紅、魏紫、姚黃、鞓紅、歐碧、趙粉……而這些只是小小一隻牡丹的花色。


想要在有限的篇幅內講述中國傳統色,那註定是說不盡道不明的。但郭浩偏偏知其不可而為之,他帶著極大的熱情與耐心,探出三條通往中國傳統色的路徑。


自然萬物的靜默守候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古人所見的天地萬物與今日我們眼中的差異不大。從山海草木、日月辰星中尋到的中國傳統色,反映著大自然最真實的樣貌,我們一直以來都享受著這份沉默的饋贈。



提到春天,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怎樣的景象?


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天街小雨潤如酥」還是「萬條垂下綠絲絛」呢?



和煦的春風吹過,陽光溫柔地籠罩在大地上。懷著心事的年輕人佇立在江邊,遠遠遙望著對岸。還未抽出細葉的柳條隨風擺動,半隱半見地瀰漫出一陣淺黃色的煙霧。一年之計在於春,心中的困惑與迷茫卻時隱時現。



半見離宮出,才分遠水明


半見的色相則來自初春的柳色。唐代學者顏師古注釋說:「半見,言在黃白之間,其色半出,不全成也。」半見描繪的就是早春柳樹枝條上剛剛冒出的嫩芽的淺黃色。



古代文物的精心收藏


故宮的180萬宗文物是一個巨大而可視的資料庫,它的包羅萬象引起了郭浩最初對中國傳統色的好奇,但這種豐富性也給尋「色」的旅程帶來了艱難的考驗。因為定義一種顏色不僅需要實際的文物依據,還需要相關文獻的考證,從而確認色彩的起源時代和色彩本身的樣貌。



經史子集的綿延傳誦


經史子集裡既有古人對宏大歷史事件的梳理記述,又有對民間生活細節之處的體味與書寫,而中國傳統色就隱秘地散佚在這些記錄中,等待著被識別、被重新發現。



唐代文學家王勃在《滕王閣序》裡寫道「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夕陽西下之時,山前有水氣、煙霧繚繞,遠遠望去,山體被裹在其中就呈現出一種薄薄的紫色。



煙光凝而暮山紫



春夏輪替,秋冬更迭,太陽依舊東升西落,可手旁的茶盞早已冷卻。綿延的思念在不同的時空穿梭,也難抵夜的幕布降臨。暮山紫散去的時刻,那句未說出口的對白,也隨著天光一起沉入了地平線。



沿著上述的三條路線,郭浩的這場尋「色」之旅至今已經走到了第五個年頭,但他仍覺得自己只是剛剛邁過了中國傳統色的門檻。


他在近400部文獻的浩瀚海洋中潛心遊蕩,每日都在打破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隔閡,抽絲剝繭般探尋中國傳統色的蹤跡。他將自然景色、文物器皿與佛典、史書、詩詞、字畫等典籍相互勾連,直至捕捉到相互印證的瞬間。那一刻,是他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整理和創作,使得他建立起了中國傳統色的基本體系,同時為大眾奉上了好評如潮的「中國傳統色」書系,而郭浩也從讀者熱烈的反響中收穫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04

色彩源自傳統

致敬未來中國


書籍一開一合之間,大眾讀者閱盡百種中國傳統色,不僅將顏色的前世今生盡收眼底,對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也有所了解。但郭浩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中國傳統色不能僅停留在過去的傳統和自己的書中,它不應該僅僅被當作一件展覽品,它要「活」起來,重新回歸人們的日常生活,回到下一代的傳承里。



於是,他帶著中國傳統色走進蘇州市滄浪中學,為同學們講解「滄浪」這種顏色背後的故事。他希望下一代能更早地接觸中國傳統色,在對世界最好奇、最充滿熱情的時候,用一種屬於我們民族的古典沉靜的視角感受天地萬物之美。



之後,郭浩拜訪了蘇州的染色、織造和制扇匠人,與這些大隱隱於市的民間手工藝人暢談工藝和顏色的古今演變,再現了帶著貴氣的蘇方色,還復刻了綠沈色的儀仗扇和《紅樓夢》中的軟煙羅。



說起染色,其實「自然萬物皆可染」。郭浩拜訪的染色匠人朱雲蘭,就用洗淨的竹葉染出了來自春竹的滄浪色。



前溪滄浪映,通波澄淥清


而天水碧,正是南唐宮廷染色的一種色名。據《宋史》記載,李後主的妃子將染碧的衣料晾在庭院中,不曾想到一夜過後竟被露水打濕,變成了鮮亮的藍綠色。天降露水染碧,故名「天水碧」



不曾停歇的雨點徹夜敲打著窗沿,黎明十分被洗淨的天終於放晴。枕在窗邊的人帶著熬紅的雙眼遠眺天際,腦海里紛飛的思緒奔向一個結局。北宋歐陽修有詞曰:「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陽借出胭脂色,欲落又開人共惜。」



無論是唇中一點紅,還是臉頰上的緋暈,也許溫柔的海天霞都能營造出清新典雅的東方風韻。



心中的思念一如反覆的潮汐,內斂的情緒觸碰無人的海堤。海面之上漫天的紅霞沒有邊際,夢中有兩個身影,迎著海風在沙灘上留下漸漸遠去的足印。



2022 SUMMER


明代宮廷的內織染局「用天青竹綠花紗羅當青素襯,以海天霞色淡紅裡衣內外掩映」。將輕羅的面料穿在身上,淡紅配青綠,舉手投足間如同「瑟瑟波紋襯海霞」,海天霞名副其實。



這一次,為了用中國傳統色幫助更多行業賦能,傳播色彩背後的傳統文化,郭浩還推出了一本標準色卡——


《中國傳統色:國民版色卡(2022限定)》



這本色卡是在「中國傳統色」書系的基礎之上升級而成的,是一本可以進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傳統色再造樣本。全球限量發售3000套,每一套都附加獨享編號,極具收藏價值。



這本色卡總共選取了365種經過嚴格校訂的中國傳統色,配有科學的色值標註,並以「赤、紫、藍、黃、綠、褐、黑、白」的順序排列,進行雙面印刷。


每張色卡上除了標明對應的編號、色名和色值之外,還配有經過嚴謹考據的簡練而富有深意的詩文,可謂是融情融景於一色。



除了在內容和印刷上的用心之外,這本色卡在裝幀設計上的巧思也值得細細品味。


色卡的外觀引入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每一頁中的圓形部分都可取下,按照大小順序串成一副便攜色卡,而鏤空的頁面恰可用於比色。條形顏色樣本上同樣印有色彩信息,可取下獨立使用。



圓形階梯結構的鏤空設計,在發揮顏色索引的功能之餘,也展現出中國傳統色的漸變漩渦。俯視即可得到百種色彩收歸於「白」的視覺享受,遵循著自然界中色散的原理。



封面和封底均由亞克力製作,材料兼具較高的硬度和柔和的光澤感,給每一頁中國傳統色溫潤如玉的守護。



「玄纁」限定包裝選取至高無上的天色。黎明之時,太陽即將躍上地平線,天空幽黑微紅,是為玄。傍晚黃昏,太陽落到地平線之下折射的餘光,紅中透黃,是為纁。一朝一夕,蘊含著光陰的味道,也是對天地的敬畏。


包裝盒中還特意設定了便於取書和存放便攜色卡的小機關,從細節之處展現製作的溫度。



《中國傳統色:國民版色卡(2022限定)》不止是一本有溫度的工具書,它更凝結著古往今來中國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呈現出國人獨特的審美意趣,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



365種中國傳統色攜著自己的故事,通過這本色卡與真實世界重新建立起連接。天地萬物的語言潛藏其中,等待打開它的人收穫迸發的靈感,與對生命的體悟。


上面介紹的這套色卡兼具收藏和實用的價值,是專屬於2022年的限量款。


為了設計師、插畫師便攜和使用,還有主打性價比的《中國傳統色:國民版色卡》


不僅價格更親民,它也根據自身的特點,設計了亞克力印銀的封面,開合之間輕鬆實現選色與檢索



配套的比色板工具,輔助辨析兩個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度差異。



大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色卡~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色:國民版色卡(2022限定)》

這本《中國傳統色:國民版色卡》,以色譜的形式來展現傳統色的色彩作品,相較「中國傳統色」系列前作來說,由於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增強了,本書色名的範圍增加了,文字會簡練一些,信息會透徹一些。如果大眾普遍接受,它就有可能成為進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傳統色再造樣本,是之謂國民版的初衷。


本書共包含365種中國傳統色,按赤、紫、藍、黃、綠、褐、黑、白的順序編號排列,每一種顏色都標有色譜序號、色名、色值和色相,以及與顏色相關的詩文或考據。


中國傳統色的再現,始於色譜的挖掘、整理、校對,但卻不止於此。色譜背後,與色彩相關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人物和中國故事,這才是中國傳統色的精髓,這才是復興中國傳統色的努力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