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看懂了陳河丫一家,才清楚秦國百姓的真實慘狀

六月的自留地 發佈 2022-07-03T23:09:08.334623+00:00

初看《大秦帝國》時,看到這一段,只覺得秦國老百姓過得真艱難,再沒其他感覺了,再次看《大秦帝國》才突然明白,作者為什麼對衛鞅在陳倉口的經歷濃墨重彩,單把阿河丫一家的行為描寫出來,因為只有看明白了這些,才能真正懂得秦國老百姓過得是什麼樣的悲慘日子,才能真正明白秦國的慘狀,也才能明白衛鞅變法在當時有多偉大,老百姓為什麼那麼歡欣鼓舞。

衛鞅訪秦時,三個月時間,走遍了秦國的角角落落,連與楚國接壤的武關、嶢關都做了仔細地踏勘,可是作者唯獨只詳細描寫了他在陳倉口的見聞,其他地方均一筆帶過。

初看《大秦帝國》時,看到這一段,只覺得秦國老百姓過得真艱難,再沒其他感覺了,再次看《大秦帝國》才突然明白,作者為什麼對衛鞅在陳倉口的經歷濃墨重彩,單把阿河丫一家的行為描寫出來,因為只有看明白了這些,才能真正懂得秦國老百姓過得是什麼樣的悲慘日子,才能真正明白秦國的慘狀,也才能明白衛鞅變法在當時有多偉大,老百姓為什麼那麼歡欣鼓舞。

陳倉口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這是老秦人的最早根基之一,無論地理位置,還是百姓生活,理論上應該都不會太差,可是現實卻並非如此。

衛鞅訪秦時,正值夏日,應該是滿山遍野一片青綠,可是映入眼中的不是青白的山石,就是一片片黃土,偶爾有牛叫聲在山中迴蕩,顯得一片空寂。

僅僅站在這片土地上,就讓人有一種荒涼之感,沒有什麼人煙之感,讓人有一種窮山惡水的感覺,秦國老秦人最早根基之一的地方都這樣荒涼苦寂,那麼秦國比陳倉品更差的地方該是如何的荒涼,如何的窮困?

陳倉口不但山水草木荒涼,連人都荒涼。

衛鞅以遊學士子的身份進入陳倉口,里正一家熱情地招待了他,可是熱情得有點過分,剛喝了一口這家女孩子阿河丫端上來的涼茶,里正就對衛鞅說:「今黑兒就她陪你」,果然,晚上阿河丫就主動侍候衛鞅,這可把衛鞅嚇出一身汗來。

當時陳河丫才十三歲,還是賴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還是什麼也不懂的年齡,可是她卻要在父親的安排下,對一個來自遠方的遊學士子主動獻身,以此抓住他,成為他的女人。

這聽來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比在大街上隨便抓人都隨意,這可是關乎一生的大事,竟然這樣隨便,太讓人奇怪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事情?

陳倉口這個村子裡除了老人,孩子和女人,村子裡的青壯男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沒有一個健全的,全是在戰爭中傷殘,然後退回村里種地,村裡的男青年全都從軍了。就像陳河丫對衛鞅說的那樣,村子裡沒有後生,只有老半截人。

陳河丫的父親是陳倉口的里正,里正雖然不是大官,但大小也是一個管事的,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況且里正一般都是一些在村裡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在村里相當於一個實權派,自然會有人上趕著巴結。

阿河丫作為里正的女兒,到了婚嫁年齡,肯定要比一般女孩子搶手,只要有合適的後生,自然可以挑挑撿撿,選一個中意的小伙子,可是事實上呢?她連選擇的對象都沒有,何況村里其他女孩子呢?

陳倉口的這種現狀,往小了說是女孩子嫁不出去,往大了說是秦國的人口將越來越少。男人都去打仗,每一仗都要死人,女孩嫁不出去,繁衍不了後代,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戰國時代,兵禍連天,地多人少,想要國家富強,必須人口眾多,才能有人種地,有人經商,有人做百工,才能產生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才能有人打仗,才能不被別國滅了。

陳倉口就是這樣,其他地方能好到哪裡去,長此以往下去,秦國不是被山東六國滅了,就是自己滅亡,所以秦國急需休養生息,急需要變法強大。這就是為什麼少梁之戰中秦獻公戰死,秦孝公傷痛之極,卻不報仇,而是選擇忍辱負重,禮送公叔痤回國,並且把奪回的河西之地再次割讓給魏國,換來兩國罷兵歇戰的原因。

陳倉口人少地多,理應能夠溫飽吧,可是實際情況是,他們窮得讓人無法想像。

陳河丫作為里正的女兒,穿著一身補丁摞補丁說不清顏色的短衫褲。族長大人穿著破舊的褲子,還有一個大洞。一個里正家的青春少女,一個族長,都穿得破破爛爛,其他人可想而知。

村民們穿著如此破爛,吃得更是粗糲,里正家招待衛鞅的是最好吃的野菜疙瘩。野菜疙瘩,聽上去很不錯,山裡的野菜,這種野菜偶爾吃一次算是新鮮,可是當正餐,天天吃這個,那就不是美味了,而是難以下咽了。

他們為什麼要吃野菜,而不吃糧食呢?他們喝苦酒時說出了答案。

衛鞅這個遊學士子來到村里子,成年累月沒有來過客人的村子沸騰了,晚上來一個篝火晚會歡迎他,其中上了一壇又苦、又酸苦酒,衛鞅評價說:「提神,很酸很嗆,很像醋」。

老里正介紹這個苦酒的做法,他說:」人家魏國,做苦酒用的都是五穀。老秦窮哩,收些爛掉的山果汁水,藏在山窖里,兩三年後便成了苦酒。這幾年天旱,山果沒得長,苦酒也沒得做了。這是最後一壇了,八年了,捨不得哩。「

從老里正這段話里可以看出,他們招待衛鞅的規格非常高,最後一壇八年苦酒,說明他們好幾年沒有做苦酒了,也就是說連爛掉的山果都沒有了,更不用說糧食了,可見他們窮困到什麼程度。

陳倉口,一個典型的秦國老根據地,在秦國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方,就是這麼一個地方,荒涼人少,人口急劇下降,還窮得吃不飽穿不暖,其他那些更偏遠的地方,還不如陳倉口,可能更窮,更荒涼。

村里到處都是老人、孩子,後生都打仗去了,姑娘嫁不出去,下一代沒有著落,看不到希望。家家窮得沒有像樣的衣服,吃著野菜只是填飽肚子,維持著生命,沒有任何生活質量可言,照樣看不到任何希望,這就是當時秦國的真實慘狀。

明白這些,才能明白為什麼秦孝公頂著所有世族的壓力,非要變法強國不可。

後來衛鞅廢除井田制,開阡陌,推行新田法,解放隸農成為自由民,讓他們擁有土地。老百姓不僅能吃飽飯,還家有餘糧,過上好日子,所以特別擁戴衛鞅變法。而且衛鞅變法獎勵耕種、獎勵軍功等一系列變法,使得一個貧弱的秦國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強大起來,成為戰國時期一流強國,這才是衛鞅變法的偉大之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