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考什麼就練什麼?有委員建議:每個孩子熟悉2個運動項目

話匣子fm 發佈 2024-04-26T13:48:47.634195+00:00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呼籲,應對體育評價改革作出更加明確細緻部署,弱化選拔功能,注重對學生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的培養。

下一代的身體素質

是很多委員關心的問題

如何減少「小眼鏡」「小胖墩」的產生

他們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有利於改變我國體育工作長期得不到有效重視的現狀,但也出現了體育應試化等不良傾向。」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呼籲,應對體育評價改革作出更加明確細緻部署,弱化選拔功能,注重對學生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的培養



陳偉志說,近年來,隨著體育中考分值提高,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應試體育顯性傾向。比如,不少學校體育教學就圍繞中考測試項目展開,考什麼就練什麼。「這不但讓體育課堂枯燥乏味,還讓部分學生以功利態度對待體育鍛鍊,背離了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與提升運動技能的教學目標。」


「把體育納入中考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學生』。」陳偉志建議,通過深入改革,逐漸降低體育中考分值及權重,直至取消體育中考統一測試,代之以過程性考核評價來作為體育中考成績。



在他看來,體育過程性評價,應該主要關注學生是否達到規定的運動量,以及掌握一到兩門體育技能。只有關注學生上體育課、參加體育鍛鍊的表現,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重視體育,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與習慣。


與此同時,陳偉志建議,要完善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體系。一方面要落實和擴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建立健全專業同行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採取智慧體育手段,加強對學生上體育課、參加體育鍛鍊的過程性、智慧化管理,進而進行客觀、真實的過程性評價。


還要強化對學校體育資源配置及體育教學的督導工作。」陳偉志說,在督促各級地方政府配齊配好體育師資及體育場地設施的同時,還要督促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保質保量完成規定課時,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主管部門也是這樣想的。去年12月19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就《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於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答記者問時曾表示,各地中考安排體育、藝術等科目,旨在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非為了競爭選拔。為此,《意見》要求改進體育、藝術中考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切實加強過程性考核,逐步實現考試成績等級呈現,注重對學生運動習慣和藝術素養的培養。



陳偉志的建議主要針對中小學生,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桌球協會主席劉國梁的視角則更加前移。劉國梁建議,對學齡前兒童運動類課程和課外運動培訓內容出台指導性意見,提升體育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權重,讓每個孩子接觸並熟悉2至3個運動項目,幫助孩子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逐步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



延伸閱讀:2023上海中考體育統測暫停

初三考生希望:體育課千萬別停


今年上海中考暫停了體育統一考試,沒想到忽然間不考了,很多同學還有些不適應,還有的主動向學校提出,體育課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歐陽宋佳是建平香梅中學初三年級體育教師,開學後不時有學生向她提出,每周三節體育課和兩節體鍛課太少了,希望每天再多些體育活動時間。初三(5)班的體育委員王家寶表示,「每周六下午我都會抽出一個小時,和爸爸一起去體育公園裡打籃球。我知道班級里有好多同學都跟我一樣,雙休日裡會自覺加練體育。」郭先生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初三家長。他告訴記者,每天女兒放學回家,習慣了在家跳會兒繩,就當放鬆。


在徐匯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陳瑾瑜看來,不用準備體育中考了,不等於忽略窗外的陽光和春風,學生反而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更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運動過程中分泌的多巴胺能夠幫助孩子攔截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運動也能夠幫助學生改善人際關係。「體育不是占用了學習時間,恰恰相反,體育運動有助於調節孩子的學習狀態,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上海新聞廣播綜合自上觀新聞、人民日報、新民晚報等

編輯:玫瑰砂

責任編輯:陳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