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愛躺(趴)地上撒潑耍賴?家長該怎麼辦?

洞透心理 發佈 2022-07-03T23:28:53.812065+00:00

朋友的女兒兩歲以來,無師自通般地徒增了一項「本領」:遇到不被滿足的需要(求),會以躺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來「要挾」家長。這項本領,仿佛一夜間開了「竅」,被她掌握並應用地日益爐火純青。當聽到這些,小編不禁納悶於,她是怎麼學會這種技巧的?又怎麼能適時、嫻熟地應用於一些場合的?

朋友的女兒兩歲以來,無師自通般地徒增了一項「本領」:遇到不被滿足的需要(求),會以躺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來「要挾」家長。這項本領,仿佛一夜間開了「竅」,被她掌握並應用地日益爐火純青。當聽到這些,小編不禁納悶於,她是怎麼學會這種技巧的?又怎麼能適時、嫻熟地應用於一些場合的?



仔細觀察,孩子喜歡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現象並不是個例,在小孩子中普遍存在著。尤其是在大街上、商場裡等公共場合下,孩子表現出這種行為,會讓家長既尷尬又沒面子。為了儘快消除這種局面,不少家長就會採取「屈服」的方式,即刻滿足孩子的需要(求),這讓戰火雖然暫時得到平息,可是以後再遇到類似情形,孩子還會故伎重施,逼迫家長一次次「就範」。


孩子從這種行為中獲益,會下意識地強化他們再次應用這一行為來達到目的。那麼,作為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在回答怎麼辦之前,我們先看下孩子為什麼會做出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


原因一:生存進化的使然


有句話:會哭會鬧的孩子有奶吃!如果我們把視角拉回到數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時期,那個時候原始人類食物極度匱乏,原始人類的嬰幼兒是被族群長者集體撫養的,在集體撫養模式下,會哭會鬧的嬰幼兒才能得到撫養者及時的餵養,也才能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


加之在那個時期,原始人類的生存環境又極其惡劣,周圍可能潛伏著虎視眈眈的各種野獸。原始人類的幼兒如果以站立的方式哭鬧,目標就會太大,很容易招致野獸的攻擊,很可能喪失掉性命。而躺(趴)地上哭鬧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養育者的關注,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目標縮小(相對於站立的情形),既能讓自己及時地獲取食物和營養,又儘可能地降低周圍環境中的危險,是極有利於自己生存和成長的方式。



這種有利於原始人類幼兒生存的方式,經由進化的選擇,一代又一代地被寫入了基因而遺傳了下來,這可能是現在的小孩子無師自通就會延用這種方式的「集體無意識」。


不過,當下的孩子並不像原始人類的孩子那樣面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所以,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所具有的生存價值會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更可能是情緒表達宣洩的功能。


原因二:情緒表達宣洩的使然


當個體需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情緒就會產生,當前的需要(求)越迫切,情緒就會越強烈。強烈的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會讓人有不舒服、緊張焦慮的感受,為了緩解這些負性感受,就需要有渠道和媒介來表達宣洩這些情緒。


肢體動作是情緒表達和宣洩的最佳助手。我們都知道,舞蹈就是人類情緒表達和宣洩的最有力的方式,舞蹈又主要是藉助肢體動作來完成的。所以,我們在形容人非常高興時,會用「手舞足蹈」等成語;形容人在十分生氣或憤懣時,會用「捶胸頓足」等成語。



可見,肢體動作能比較好地協助情緒的表達宣洩。從站立到躺地上撒潑打滾能最大化地體現肢體動作的變化,既能吸引家長的眼球,也可以通過這種大幅度的肢體動作變化來表達宣洩當下的情緒,這可能是孩子首選這種方式來表達不滿的「無意識動力」。


原因三:心理獲益的使然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一種行為,讓孩子獲得了好處或利益,他(她)自然就會有趨近的動機,在類似的時機和場合下還會重複同樣的行為,這既是天性,也是後天的強化。


孩子的心理獲益直接源於後天的行為強化。比如,孩子偶爾發現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一方面能讓家長很緊張、很關注自己,另一方面又讓家長放棄了之前拒絕滿足的行為,即刻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求)。這一行為和結果,讓其心理上得到了即時的滿足和獲益,也讓孩子極其敏感的大腦迅速建立一條神經通路: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等同於需要(求)的即刻滿足。



如果孩子在後面故伎重演,又是印證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就會進一步穩固這條初步形成的神經通路,並讓其更加有心理獲益感,這條神經通路也會更加敏感、更加一觸即發,讓孩子更相信這一行為的神奇之處,也就更加主動、嫻熟地採用這一方式,這可能是孩子有意識地「神經通道行為選擇」。


理解了「因」,在「怎麼辦」這一問題上就迎刃而解了。作為家長,可從認知、情緒、行為三個方面著手,解決孩子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問題。


第一,只是情緒宣洩而已


家長拒絕滿足孩子的需要(求),往往是因為孩子的需要(求)是不合理或無理的。大多數家庭,對於孩子的正當、合理、能承受的需要(求)都是儘量滿足的,而對孩子的無理、超出能力承受範圍外的需要(求)是延遲滿足或直接拒絕的方式的,但是,作為小孩子,他們不會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看這一問題,他們只會根據當下的需要(求)有無及時得以滿足來判斷局面,從而做出反應。


當其需要(求)不能被即刻滿足時,情緒就會產生,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只是其選擇的應對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洩情緒。所以,家長要首先從認知意識到:孩子當下的需要(求)未必是必需的,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是手段而不是需要(求)未被滿足的結果。這種情緒宣洩的行為不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作為家長,也就沒必要對這種行為如臨大敵,過分地緊張、焦慮。



其實,家長在孩子出現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時,急於用滿足需要(求)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多數情況下是在緩解自己的緊張焦慮情緒、以及對自身面子的顧及;他們只是把孩子要即刻安撫下來,對孩子的真實意圖並不能頭腦冷靜地思考和分析。


而一旦家長自己冷靜下來,不被孩子的行為和情緒牽著走,才能集中注意力和開動智慧,靈活地解決這一問題,從而避免陷入「撒潑耍賴就給予滿足」這一認知陷阱中。


第二,耐心等待情緒冷卻


既然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主要是在宣洩情緒,那麼,這時孩子大腦是被情緒腦所支配的。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大腦中情緒控制的相關腦區發育相對緩慢,所以,他們的情緒腦比較容易處於「過熱」的狀態,會出現比較多的情緒化。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其過熱的大腦「冷卻」下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狀態如坐過山車,有高峰起伏,就有低谷平復,只是需要稍微花點時間和耐心去等待。


此時,很多家長比較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講道理、明是非或者打罵。他們力圖用勸說、解釋、打罵等方式來緩解孩子的情緒、中止孩子的行為,可是這些方式往往只能起到反效果,比如,家長越是勸說、解釋,孩子哭鬧得反而越厲害,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的理性腦是關閉的狀態,他們是聽不進任何勸說或解釋的;而打罵的方式只能加劇孩子情緒腦的熱度,對問題的解決只起反作用。



適當的做法應該是共情。等孩子情緒平穩後,家長要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情感反饋,比如,「媽媽沒有滿足你的要求,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媽媽看到你這樣表現,心裡也很難過......」,要讓孩子避免遭到家長拒絕後產生情感忽視的感受。


第三,建立新的行為聯結


孩子之所以屢屢做出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會把這種行為與即刻得到滿足聯結在一起,也就是「趨利」的條件反射行為。從某種行為中獲利,這種行為自然就能得到正性強化,給個體帶來快感等獎賞體驗,久而久之,這種條件反射式的行為聯結就會更加穩固。


如果要打破這種聯結,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建立新的行為聯結。沿著這一思路,「避害」這種天性就能發揮作用,比如說,孩子做出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並沒有得到他預期的結果,那麼之前建立的行為聯結就會被打破;再進一步,如果孩子在這種行為上又受到了懲罰,那他就會把這種行為和害怕聯結在一起,後面就可能對這種行為出現迴避的反應。


因此,適度的懲罰有助於建立新的行為聯結。退一步說,即使是家長迫不得已,在孩子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的壓力下滿足了孩子的需要(求),比如,第一時間給孩子買了他(她)想要的玩具,回到家後,也要有認知層面的教育,讓孩子認識到家長給其買玩具不是因為他(她)哭鬧耍賴,而是為了不影響公共秩序等原因



同時,認知層面的教育可配合適度的懲罰,像暫時沒收其喜歡的玩具或漫畫書(引發焦慮的懲罰)、計時隔離、面壁思過、反思檢查等懲罰形式,會讓孩子意識到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是和被教育、受懲罰等負性後果聯結在一起的,這就建立了新的行為聯結,以後孩子再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目的時,就會心有餘悸、三思而後行了。


寫在後面:


傑出的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曾說:「自由,並非放縱。自由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該的行為。」面對孩子躺(趴)地上撒潑耍賴的行為,家長首先要保持頭腦冷靜,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去看待、處理孩子的這一行為,不被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牽著走,既是給孩子的行為以自由,也是給自己的教育以自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