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若烹小鮮:是生猛翻炒,還是細火慢煮?

丁小悟典 發佈 2022-07-04T10:46:25.004165+00:00

《說文》:「鮮,魚也。」「烹」,在現代指用油來煎食物,中國油煎食物的方式出現在漢代以後,在老子時代應該是煮。

老子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

《說文》:「鮮,魚也。」「小鮮」,就是小魚。「烹」,在現代指用油來煎食物,中國油煎食物的方式出現在漢代以後,在老子時代應該是煮。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如同烹煮小魚一樣。很多人就誤以為,治理國家就像炒一碟小菜一樣,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手到擒來。

小魚雖然是小菜一碟,但要做好小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做過小魚的人都知道,小魚骨弱肉薄,比較脆弱,烹煮的時候要尊重烹飪的規律。如果不停地翻騰,小魚則會散架破碎,變成魚渣子;火候不得當,火太大了就容易糊鍋底;佐料要恰到好處,否則味道不是太咸了就是太淡了。只能多加小心,恰到好處,才能烹飪出美味來。

「烹小鮮」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還需要用心用意去做才能做好,而「治大國」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命運,更應該小心謹慎,不能朝令夕改亂折騰,不能操之過急求政績,也不能懈怠馬虎不負責任,要了解國情,體察民意,尊重規律,科學施政。

為政者要按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百姓的意願來管理,不能以管理者自己的喜好去隨意改變。蕭規曹隨,曹參在蕭何死後繼任相位,他完全按照蕭何創立的規章制度辦事,不是因為他懶政怠政,而是他認為認為蕭何創立的那套制度很合理,不用標新立異瞎折騰,遵循蕭丞相制定的法令規章就可達到無為而治。

如果不尊重客觀事實和規律地任性而行,朝令夕改,恣意妄為,找事太多,折騰百姓,勢必導致國家的混亂。

老子在《道德經》第57章里從4個方面說明了不斷折騰帶來的嚴重問題:「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然後又從4個方面說明了無為而治的好處:「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是老子無為而治的另一種表述,警告為政者治理國家清靜無為,不擾害百姓,遵循治國的客觀規律,就是老子所說的「以道蒞天下」,即用大道來治理國家。

用大道治理國家,有何效果呢?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蒞」,管理、治理;「神」不是指神仙,是靈驗的意思;「不神」,不靈驗,也就是不起作用。

老子這段話的意思:按照大道的法則管理天下,就會發現神通的鬼也不怎麼靈驗了;不但鬼怪起不了作用,即使鬼靈驗了也不會侵害人;不但靈驗了不侵害人,有道的管理者也不侵害人。

老子認為,大道之外還有看不到的神秘力量,而這種神秘力量能不能對人類的活動造成干擾,關鍵要看人類是否按照大道的要求去做事。如果按照大道正確地做事,站得正就行得通,沒有任何「鬼」能夠阻擋,所謂邪不壓正,還會得到這種神秘力量的幫助。

老子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禍患全在人為。如果人不作怪,行為得當,那些潛在的邪惡勢力就無機可乘,就不能對人造成禍害。

「魔由心造,妖自人興。」什麼是魔?就是自己的心。妖魔都是自己的心理在作用,都是自己把他興起來的。

《西遊記》中出現了真假孫悟空,二者打得難分難解,不分伯仲,觀音菩薩、李天王、唐僧、諦聽都沒有分辨出來,直到西天如來處,真相方才大白。原來假悟空是由真悟空的邪念產生出來的,也就是妖由心魔而生。

「境由心生」,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的行為,如果心中充滿了邪念,就會做出有悖情、理、法的事情。如果有道德,鬼怪的東西根本沒有容身之地,更不能誘使人墮落犯罪。

假悟空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呢?因為孫悟空下狠手打死強盜的問題遭到唐僧的責罵,讓悟空十分惱怒,要離開唐僧,回歸頑劣的本性,假悟空六耳獼猴就出現了。最後,真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消滅了心魔,才變成了一心向正的鬥戰勝佛。

無論做任何事情,要想不出現「妖孽」的反常現象,就要遵循規律,走正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告誡為政者治理國家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要下大功夫,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樣小心謹慎對待,做到順應規律,不強求,不妄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丁小悟典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