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青農人」在廣袤土地上熠熠生輝

安青網 發佈 2022-07-05T02:56:08.048789+00:00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一路向南,便來到了當塗縣,這裡既有繁榮的工商業,還有著一群群「青農人」,他們通過辛勤的汗水和無窮的智慧給當塗縣的農業帶來勃勃生機。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一路向南,便來到了當塗縣,這裡既有繁榮的工商業,還有著一群群「青農人」,他們通過辛勤的汗水和無窮的智慧給當塗縣的農業帶來勃勃生機。

學成返鄉助產業,電商開啟水產新業態

行走在蟹塘邊,隨處可以看到的是一隻只生命力旺盛的大閘蟹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弋。

2017年徐文杰從南京辭去大公司的高薪工作,毅然來到家鄉當塗縣湖陽鎮從事河蟹養殖工作。起初徐文杰對河蟹生態養殖技術只是一知半解,僅僅靠著父輩們的經驗進行傳統養殖。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河蟹產量,他到外地學習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自己池塘中,並採取「種草、投螺、稀放、控水、混養」的生態養殖模式,從而確保河蟹產品的質量。同時他創立的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與上海海洋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從而不斷提升養殖技術、規範養殖流程、創新養殖模式、探索養殖工藝,現如今近合作社6000畝蟹塘年產出河蟹約560噸。

做好了產品質量,第二步徐文杰便考慮通過網際網路將湖陽的優質河蟹賣到全國各地。曾經在南京電商公司擔任過產品運營經理的他整合各方資源,先後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網購平台開設旗艦店,進行農產品網絡銷售,並採取新媒體營銷、點讚試吃、好評返券提升復購率等等運營策略和營銷活動。「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21年問世,現如今累計線上年銷售額超過1700萬元,年訂單量超過7萬單。直接帶動基地200多戶養殖戶人均增收4000多元。除了發展電商,徐文杰也注重線下品牌門店建設,目前他已經在馬鞍山開設了3家品牌門店,集宣傳、銷售、倉儲、物流於一體,充分發揮O2O融合發展的優勢。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在人,而青年力量更是關鍵所在。作為返鄉創業的知識青年,我覺得我很有必要擔負起鄉村產業革新的大任。」徐文杰靠著一腔熱血和不懈堅持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徑。徐文杰獲得「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等榮譽。同時,在他的公司示範帶動下,湖陽鎮均慶村2019年成為首批安徽省級農村電商示範村,湖陽鎮2020年被評為安徽省級農村電商示範鎮。

徐文杰查看養殖情況

妙手偶得填空白,把「小菜薹」做成「大產業」

每年的三四月份黃池,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田園景象。大學畢業的芷偉走在田間地頭,偶然發現日常做的醃菜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在黃池家家戶戶都會醃菜,我夢想著把當地農戶醃製的油菜薹送到全國人民餐桌上?」芷韋說。為了保證油菜薹口味純正,他走村串戶,在雙溝村從村鄰、親戚搜羅了20多個農家醃菜罈子,專門向醃菜行家好手請教,並向他們學習鹹菜深加工相關知識,滿懷信心地開始圓他的夢。

創業之初,芷偉就遇到了不少麻煩,由於加工工藝不成熟,許多菜薹在醃製過程中就已經腐敗掉了。為了解決加工工藝標準化、統一化的問題,芷偉潛心在家中做實驗,並請教本地的「土專家」,一干就是五年,終於在2020年他的油菜薹成功打入市場,一經問世,便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享受到「螃蟹」美味的芷偉希望自己的產業做得更加興旺,可如何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讓他犯了難。他看上了家鄉廢棄的小學,但教育用地改為工業用地需要很複雜的手續,此時的他找到了團縣委和鎮黨委,在兩個單位的聯動和多部門的協調下,「快樂青年」的一號基地順利獲批。

為了帶領村民致富,芷韋堅持從周邊農戶家收購原材料,目前已有100多個農戶加入快樂青年原材料種植行列。「這是新建成的油菜薹種植基地500餘畝,深加工基地占地4畝多,今年油菜薹加工量為18萬公斤,銷售額收入預計320萬元。」芷偉說道,富有創新精神的他還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比賽,他先後被評為「當塗縣農村青年創業帶頭人」、村振興戰略先進個人「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等榮譽,「快樂青年」油菜薹榮獲「省農村電商重點品牌」,「安徽百佳好網貨」等。

芷偉正採購一批新菜攤子用於擴大生產

「蟹中味」二號車間正在生產

跨界轉型引活水,「二齡蟹」成為香餑餑

春夏之交,蟹苗正是快速生長的時節,然而由於溫度、河水酸鹼性和蟹苗自身生長等因素,蟹苗塘里會產生近兩成的早熟蟹——「二齡蟹」。在以往,為了不影響正常蟹苗的生長,養殖戶們常常以極低的價格當飼料賣掉,這樣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浪費並污染了環境。

2019年祖萬青發現了「二齡蟹」加工的商機,於是他就一頭扎進去,走出了河蟹的一二產業融合新路子。「一開始我放棄了如日中天的教育事業,遭到父母和妻子的反對,但是我來到家鄉時獲得的是政府和鄉親們的支持,政府幫助我找廠房用地,還耐心教我如何走審批流程,鄉親們知道我要創辦『二齡蟹』加工企業,紛紛前來諮詢,希望早一天過來上班。」祖萬青感慨。他通過調研學習二齡蟹加工工藝,租賃閒置建設用地7畝,改擴建老舊廠房3000平方米,新上蟹製品生產線,擴大蟹黃醬等蟹黃(肉)製品規模,讓原來無人問津的「二齡蟹」變成了河蟹市場中的「香餑餑」。在他的努力下和政府的支持下,他獲得市、縣兩級的青年創業(人才)團隊的項目資金支持,河蟹加工事業進入了快車道。

「這裡是粗加工車間,我們將蟹黃、蟹肉、蟹膏剝出,分類包裝......」女職工陳愛愛說,「以前我只能在家帶帶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可好了,這個工作不算累,還能每天賺200多元。」

現如今他的「蟹中味」公司帶動湖陽鎮及周邊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帶動就業達300餘人。「現在線上線下一起銷售,訂單不斷,去年共加工20萬公斤二齡蟹,產值500多萬元,今年預計突破千萬元。」祖萬青告訴我們,「今年公司建設了5000平方米的新廠區,從事螃蟹深加工,投產後還將帶動上百人就業。」

在當塗,像徐文杰、芷偉祖、萬青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抱團取暖、共同發展,組成了「青年創業者聯盟」憑藉著「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闖勁,靠著「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在各自行業中創新創業謀發展,為當塗縣鄉村振興事業引來源源活水。

通訊員 嚴藍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