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了不被接受的方式表達情緒,應該怎麼辦?

童行書院 發佈 2022-07-06T12:12:07.475418+00:00

Hello~「不焦慮來電」專欄來啦~往期學員會在這裡分享自我成長故事。每周我們都會和大家定期見面。本期來電內容整理自不焦慮父母俱樂部圓桌答疑。案例一:低齡段孩子如何引導正確的表達情緒?

Hello~「不焦慮來電」專欄來啦~往期學員會在這裡分享自我成長故事。每周我們都會和大家定期見面。本期來電內容整理自不焦慮父母俱樂部圓桌答疑。

案例一:

低齡段孩子如何引導正確的表達情緒?

孩子3歲多,每次有衝突或自己沒操作好事情特別著急,會急得跺腳哭喊,通常奶奶會主動過來救場,然後娃完全不領情還會惡言傷害奶奶或把問題推卸給奶奶(奶奶根本沒在場)。

有衝突的時候,媽媽抱起來只是抱起來撫摸後背不說什麼,娃都會說:我餓了我困了。實際並沒有。

案例二:

小學二年級8歲女孩,脾氣不太好,說話很沖,家長越說什麼,就越對著來,一句話說的不對,就會大聲地說話,有情緒,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就會爆發,就算很小心地溝通,還是會這樣,請問孩子這是什麼原因?可以如何引導?

雨林林:

首先科普一下腦科學:大腦的發育順序是從後往前、從下到上,兒童青少年的杏仁核(負責情緒)相對活躍,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是最晚長好的,所以小孩子一般都很情緒化,一點點小事就發毛,這和大腦發育有關。

為什麼要讓大家先去理解情緒呢?其實主要是為了避免我們自己被孩子代入,孩子發脾氣,大人是穩定的後方,但如果大人也被帶進去的話,雙方都會陷入情緒大腦狀態。

所以看到熊孩子發脾氣,先默念三聲:腦子還沒長好,腦子還沒長好,腦子還沒長好。

理解情緒的第二個作用,把你理解到的內容反饋給孩子。

大家都學過很多育兒知識,專家都會告訴我們處理情緒的第一步是共情,但共情的前提是你真的理解到了孩子,否則就是假共情。

所以共情其實有三個步驟:理解孩子情緒的緣由——看見這個情緒和原因——把你的看見反饋給孩子。前兩個基於我們保持理智在線以及對孩子的觀察,第三個需要有穩定的態度。

家長:

有個疑問:如果孩子的情緒來源就是媽媽自己,比如看到她字寫得潦草給她指出來,她就不樂意發脾氣,這種要怎麼理解怎麼共情?

雨林林:

共情≠認同。比如,孩子因為媽媽批評就生氣,你共情的是這個客觀事實,指出來就好「因為媽媽指出你的錯誤,你感覺被批評了,所以氣死了」,但不代表你認同ta這個邏輯。

看到孩子這麼作,其實我們也很煩躁,那一刻我們內心的想法是「至於嗎?你太作了!玻璃心!」,然後我們是很不願意去共情孩子的。

我們會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孩子,希望他能成熟處理自己的情緒,在那一刻,其實我們也需要一點空間先處理掉自己的情緒。所以也想給大家松鬆綁:不需要每次處理都像教科書一樣完美,我們也是人,就算跟孩子發發脾氣也沒關係。

家長:

認同她被批評後心情不好以及要重新寫心裡不舒坦,但是該重寫還是要重寫。

雨林林:

是這樣的,沒有前面的理解,孩子很難心甘情願重寫。理解是父母的情義,要求重寫是父母的職責。

給情緒命名的確是個好方式,但在孩子情緒高峰的時候,其實也不一定要用語言,抱一抱、拍一拍、溫柔的注視等非言語行為也是很好的共情。

藉此回答番茄媽媽的疑問:孩子說餓了困了,也許可以理解為就是需要媽媽抱一抱,這個年齡的孩子沒辦法準確表達。他也不會說「媽媽我心情不好,要你抱抱」,在他的小腦袋裡,餓了困了媽媽就會抱抱。

我們的所有複雜、高級情緒都是從生理需求不被滿足的初級情緒發展而來的。

家長:

老師,那時候我是抱著他的,他還是說:媽媽我餓。我對他的這句話需要有具體的回應嗎?我通常說:媽媽知道了,那麼你想吃點什麼?這樣的回應是對的嗎?

雨林林:

可以的。

如果共情共錯了,態度仍然會被孩子感知到,孩子也會自動糾錯。常見的情景就是:「你因為XXX好難過啊。」「不是的,我是因為XXX。」 常常需要多猜幾次,實在猜不出也可以說:「媽媽暫時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是媽媽很願意聽你的想法。」

關於共情還有一點:不要指望一次就共到點子上,世界上沒有100%的理解,共情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內容,而是你真正想要去理解他、關心他、不指責他的那種態度。

接下來我們討論讓大家困擾的「情緒表達」,孩子用了不被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應該怎麼辦?

理想的情況是儘量預估到孩子的行為,不讓孩子的行為發展到失控的地步。

家長:

我們孩子五歲發脾氣的時候不多,一般發脾氣就是因為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比如:魔方沒有拼出來或者拼圖自己沒有完成,但是又無法堅持做下去努力完成,這個時候就會大發脾氣。

雨林林:

謝謝又補充了一個常見情境,這種情況其實就是陪伴孩子感受失敗的痛苦,可以把憤怒背後的傷心表達出來。憤怒其實是一種次級情緒,埋在裡面的是喪失、無力、悲傷。

原則歸納為:叫停——共情——提供其他選擇,重複進行多次無效後,給出底線選擇。

首先,當孩子摔東西、打人、傷害自己的時候,我們一定是幫助孩子停止這些行為,因為這些表達其實也會讓孩子很恐懼,他處在失控中,需要更有力的大人幫助他按下暫停鍵,否則他還要去處理傷害自己/他人後的二次負罪感。

共情剛剛已經說了很多,理解失控行為背後的情緒原因後,我們要提供給孩子其他被接受的表達方式,比如「你不可以摔東西,你可以大聲哭/喊一喊/對著這個布娃娃打一拳……」

具體的方式因人而異,也和家庭的接受度有關,在遊戲室里我們通常會設置一些專門用來發泄情緒的玩具,比如吹氣棒、充氣不倒翁、帳篷(可以躲進去)。

有的時候說一次是沒用的,這個過程就得循環好幾次。所謂的底線就是給出最後警告,比如「如果你選擇繼續摔東西,那你就要去XXX冷靜一下了」,暫時的隔離/剝奪看起來是懲罰,但仍然在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你可以選擇控制,也可以選擇不控制,但要承擔不控制的後果。

家長:

比如孩子在臨睡前聽到父母討論不該讓她喝太多酸奶,酸奶含糖量太高,睡前喝酸奶容易興奮不睡覺。明明已經答應她今天可以喝酸奶了,可是聽到父母這樣說還是會突然大哭、憤怒,甚至躺地打滾,是因為她的喪失感嗎?

雨林林:

這個還蠻有趣的,也就是說你們同意這個行為,但是用語言表達了行為背後的風險,我覺得孩子是有點矛盾和無所適從。怎麼說呢,就有點類似你允許孩子選擇一個專業,但是又在旁邊討論這個專業有多不好。

如果我是孩子,心裡可能會想:所以是要我怎樣?你們究竟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我代入了一下,就帶個男朋友回家,爸媽表面上說你自己決定,但又當著你的面討論這個男孩子多不好。會有一些不確定的恐懼感,不確定這背後的風險,而且還有一點自己不被爸媽支持的脆弱感。

其實也有一點把負罪感轉嫁給孩子:「哎,這個東西明明不好,我怎麼還控制不住自己呢?」

但內在是父母自己因為沒有控制住產生的無力感、負罪感,我們其實會無意識把自己不想要的某些感覺轉嫁給孩子。

今天圍繞情緒問題的討論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育兒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但也是一個快樂接著一個快樂。


帶娃不易,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不焦慮父母俱樂部」用科學的分析,理性的判斷,讓父母和孩子產生更好的情感聯結,給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對方的橋樑。歡迎加入我們~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什麼?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童行書院建立的父母共學社群。希望在喧囂世界裡營造一個安靜的角落。在這裡有共同學習的心理學內容,有溫暖共建的思考氛圍,也有日常育兒的有益溝通。希望讓父母獲得更多有關成長的知識,獲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獲得更長遠的學習方法。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如何學習?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採取「領讀書籍+共學討論」的方式,每兩周圍繞一本心理學、教育學書籍展開共學。課程內容包含書籍領讀音頻、原文精選閱讀音頻、討論總結音頻,理解問題、學以致用、學而思辨內容討論,思考作業。更重要的學習來源於俱樂部隊友之間的討論和思考。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包容環境,可以讓平時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聽、理解、肯定和解決方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