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戰亂硝煙里的學術思想蓬勃發展契機

思想行萬里 發佈 2022-07-11T11:45:28.330956+00:00

西周滅亡後,周平王被迫東遷,都城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從此周朝天子號令天下的威勢日漸衰微。

西周滅亡後,周平王被迫東遷,都城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從此周朝天子號令天下的威勢日漸衰微。這一時期,史稱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得名於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初始大小諸侯國見諸歷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一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藉實力,通過戰爭侵吞弱小國家,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又作伯,就是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後期形成一定勢力的計有十數個,用今天區域來說它們主要是位於山東的齊、魯,位於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山西的晉,位於北京周圍的燕,位於陝西的秦,位於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位於江蘇中南部的吳和位於浙江一帶的越。有史書記載的是,春秋二百四十餘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前期諸侯朝聘(也即成規模按期朝見或派使臣朝見天子),以及期間正式盟會四百五十餘次。也許正是這種特殊時期,才孕育了早有起源的中華思想學術的蓬勃發展時期——也即「諸子百家」初期。

感悟: 現代文明如果還殘存遠古野蠻的遺臭,那就是大國霸權的氣息。現代種族歧視和宗教戰爭,總讓人聯想到遠古氏族爭鬥。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受激發於戰亂的硝煙,現代浮躁淺薄的理念受誘惑於物慾的迷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