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仙台鳳翔寺,鍾銘碑刻鐫文史

浩淼wd 發佈 2022-07-11T21:21:01.105998+00:00

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仙台村的鳳翔寺大鐘,由涿州東關匠人姜堂、姜九成、姜九相等人於明萬曆元年十二月鑄造,至今已有448年的歷史。

圖文/王海


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仙台村的鳳翔寺大鐘,由涿州東關匠人姜堂、姜九成、姜九相等人於明萬曆元年十二月鑄造,至今已有448年的歷史。鍾銘包含了豐富的人文信息 。

銘文中的二百多位捐造者為:密雲中衛正千戶吳清;義官尹儒。仙台屯眾信:王福、苗祿等74人;朱家屯:肖文付等44人;張子口:等8人;高家莊:省祭官趙大長等7人;霍家莊:生員王樂等9人;花園莊:趙廷貴3人;楊家莊:省祭官解承惠、解棟、解庫、儒學生員解庚等8人;豆家村:豆景祿等17人;周家屯:舒再、賈海等22人;沙家營:白和等5人;年豐店:何廷惠等41人;四旗屯:張友恭等13人;羅山店:冷倉等27人;新莊兒:耿恭等4人;房家莊:王佃等7人;孫家莊:李維2人;楊家莊:孫虎等5人;張家莊:萬氏淑保等3人;泉河屯:馮京等25人。眾信芳名涉及17個村屯,計264人。

明代的鳳翔寺所在地仙台屯,是寄寓於懷柔縣木林里仙台村的軍屯。今仙台村在明代為後軍都督府密雲中衛右所屯田千戶所衙門所在地。鍾銘所涉及仙台屯王福等74人應屬於屯田軍戶。另外,朱家屯、周家屯、四旗屯、泉河屯、張家莊屯都是軍屯百戶或冠帶總旗的駐地。其中除泉河屯、張家屯、羅山屯屬於京衛,其他都屬於密雲中衛右所屯田地。而「密雲中衛右所正千戶吳清」就是當時屯田千戶所的五品主官,

銘文中出現的衛所「義官」和村社「省祭官」,是很少見的職位。義官是中國古代基層社會的一種編外榮譽官職,明代最為盛行。義官由縣府或衛所衙署考選任命。亦有因長期助人,久為善事而被鄉人舉薦,被朝廷賜予「義官」稱號者。獲得義官稱號可以參與域內行政事務決策和管理。多數義官比較富裕,參與社會管理時無俸祿,並以舍財救困、建橋修路修建廟宇為榮幸。鍾銘中的尹儒在當時就是仙台屯或木林里的義官。明萬曆懷柔縣誌中亦記有寅洞裡之「里人胡均璽,字士用,里之巨族,乃義官也。其弟曰璋、曰瑧者亦義官也」。因此可知,明代的鄉村里社多設有「義官」。

銘文中的「高家莊」即今廟城鎮高各莊;「楊家莊」就是今天楊宋鎮的楊宋莊。這兩村的趙大長、解承惠都是省祭官。省祭官即「省察官」。祭,康熙字典作「察」字。《尙書大傳》有,「祭之為言察也」。明代的省祭官在州縣裡社、屯田衛所均有設置。 

祭官負責宣講法律、教化民眾、糾察禁止不法行為。省祭官在政府機構中與承差、知印等吏員同屬於沒有品級的雜職人員。明萬曆後期懷柔縣在冊的省察官有王廷美、王天保、胡遵義等十二人。

銘文中的仙台屯、楊家莊、張家莊、高家莊、年豐店、羅山店、房家莊、花園莊、張子口、四旗屯、霍家莊等村名與現在沿用名稱差別不大,容易對應。但朱家屯、豆家村、周家屯、沙家營、新莊兒、孫家莊等則需要略考。其中的周家屯在文獻中記載較多,即指今北房鎮大小周莊,兩莊在明代為密雲中衛屯田所;新莊兒,即今楊宋鎮耿辛莊村;孫家莊,就是順義區牛欄山鎮的北孫各莊村。而最為難以確定者則是朱家屯、豆家村、沙家營三個地名。經查,懷柔、密雲、順義交界五十里內沒有朱家屯。據仙台村耆老所說,今北年豐東北地帶也曾是屯地,而明代沒有南北年豐之說,因此,今稱的「北年豐」疑似是明初與仙台同時設立的軍屯地,並稱之為「朱家屯」。

豆家村,和朱家屯一樣,今懷、順、密三區中不見蹤跡。但與之近似的豆各莊,在京北地區有好幾個。其中與當時仙台屯,稍有關聯的是密雲巨各莊鎮的豆各莊以及順義李遂鎮的豆各莊。而與「沙家營」,比較接近的僅有順義楊鎮的沙子營村。

泉河屯在明·懷柔縣誌有載:「泉河屯在木林里中」。懷柔縣府對域內「密雲屯衛、京衛等屯,俱派保正每月朔望齊赴打卯,以淨地方,其籽粒起解,俱本縣征解」。經實地察看,明代的泉河屯在今楊宋鎮太平莊村東南二里許。清代演化為泉河屯村,附近人習稱「泉屯兒」、「強屯兒」等。清末曾劃歸順義縣,光緒年間因洪澇災害主村西移,解放後僅存的十幾戶村民搬遷至太平莊村,五十年代再入懷柔縣。


很顯然,我們通過梳理仙台鳳翔寺大鐘的銘文,不但能獲得一些曾經寓於懷柔縣的軍屯,軍官、軍戶等信息,還能了解古代村莊、村戶、村政的管理形式。如果對照鍾銘所列地名,更能看清今天相關村鎮的歷史沿革。因此,以寺廟碑文、鍾銘為載體的文字,是重要的歷史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