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篇|《致提舉監丞帖》:極富書法感染力的往來信箋

邁尚網 發佈 2022-07-20T09:50:47.334700+00:00

《致提舉監丞帖》為行草書,紙本,縱34.5 、橫 50.9厘米,約書於1047(慶曆七年)。《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有著錄。通篇秀逸灑落,氣韻生動。雖為同友人的平常往來信箋,也極富書法感染力。

《致提舉監丞帖》為行草書,紙本,縱34.5 、橫 50.9厘米,約書於1047(慶曆七年)。《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有著錄。通篇秀逸灑落,氣韻生動。雖為同友人的平常往來信箋,也極富書法感染力。行筆於圓厚果敢中寓溫潤古秀之雅趣,轉折多取圓勢,尤其鋪鋒處現朴茂豐腴之態,中截沉勁蒼渾而不失骨力。如第三行的「感」、第六行的「者」「畏」等字,頗具顏魯公風神,其筆勢暢達溫婉又有時代風尚,意趣與楊凝式、李建中諸家一脈相承。在字態的營造上,蘇洵亦是匠心獨運。字形多呈縱勢,氣格雖不大,但放眼全局,其顧盼生姿、疏密有致的變化增強了各字之間的整體性,猶如一首悠揚明快的樂曲,隨著低回婉轉的節奏娓娓道出心聲。

作者蘇洵簡介

蘇洵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和蘇轍的父親,父子三人被稱為「三蘇」,均名列「唐宋八大家」。蘇洵年近五十才成名,大器晚成。蘇洵少不喜學,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這是過去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三字經》中的一則故事。仁宗嘉裕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都城汴京,拜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但成名後的地位也很低,「爵不過於九品」,只做過秘書省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等,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幹部。參與編撰宋代開國以來的第一部禮書《太常英革禮》100卷。治平三年,蘇洵病逝京師,英宗贈其為光祿寺丞,並令官府派船將其運回四川,葬於眉山安鎮鄉可龍里,後追贈為「文安公」。他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代表作有《嘉祐集》二十卷、《諡法》三卷。

蘇洵因為年齡關係,以及擅長史論的嚴謹心態,故而書風較莊重,莊重之中有個人意趣流露。歷經唐法之後,五代而到宋,世人普遍追求自適心意的書寫狀態,但志向不在書法,未對宋代書風有重大影響。他的草書受懷素影響,尚晉唐筆意,氣韻有餘,格調蕭散,自然率真,天真樸拙,毫無狂怪做作之意。《書史會要》云:「老泉工書法,氣韻有餘。蜀人不能書,元祐間軾以字畫名世,其實濫觴於洵」。《珊瑚網》云:「老泉書懷素詩,並仿其筆法。」即老泉書法氣韻有餘。草書仿懷素筆法。

北宋「尚意」書風,由蘇、黃、米三家推至高潮,在「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或「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的吶喊中,蘊含了對古法「不破不立」的創作態度以及對個性的崇尚。但這種新風尚的確立,絲毫不會影響此前各種經典模式的藝術價值。因為,只要是不違背「自然」這一藝術行為準則的作品,就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風格史上也沒有絕對的新舊之分。蘇洵作書,沒有一味地模仿,更不見鼓努為力、逞強炫技的俗筆。他所表露出的,是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筆墨心聲與悠遠靜謐的人文情懷。這種超然脫俗、溫雅出韻的風姿,也正是他高逸人格的體現。

資料來源:《四川美術史》、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16年02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截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