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辭是寫作敘述還是卜辭記錄?以乾卦為例

豐銘易學 發佈 2022-07-28T08:31:55.833707+00:00

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卦辭:貞,卜問也。但是,有「貞」字就是卜辭記錄麼?利貞,是說利於貞,可以貞。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卦辭:

貞,卜問也。

但是,有「貞」字就是卜辭記錄麼?

利貞,是說利於貞,可以貞。是不確定的,而不是已經發生的。

卦辭是說,去開創美好的未來吧,可以占卜。

這裡所謂的可以占卜、適合占卜,其實就是得天之佑,吉無不利的意思。

你的所作所為,所追求的事業,都是積極向上的,所以不用擔心,放心去干吧,上天都會保佑你。

所以很明顯,卦辭不是卜辭記錄,而是正常的行文敘述。

六爻:

乾卦六爻對應人生的六個階段,描述了每個階段的行事要旨,這一點是古今易學者的共識。

也就是說,潛意識裡,大家其實已經默認乾卦爻辭不是卜辭記錄了。只是礙於成規,煮爛的鴨子——嘴硬而已。

《周易》一書是有具體寫作人物的,說白了就是周文王與周武王的傳記,把兩人的經歷按照卦序套入,可以做到完全契合。

正因為主題明確,內容系統,所以《周易》卦爻詞之間才具顯見的有邏輯性。

而卜辭記錄說則認為爻詞是從歷代卜辭記錄中挑選出來的,這樣爻詞之間必然鮮少關聯,與《周易》卦爻詞的實際是矛盾的。

回到乾卦。龍不是任何人都能用的比喻,在當時特指王公貴族及其子弟。

而乾卦人生六階段所描述的對象,就是周武王。

第一階段是學生時期:

潛龍勿用,專心學業,不要妄動也。

第二階段是參加工作:

見龍在田。見通假現。由潛到現,是展現自己的時候了。

這裡的「利見大人」是說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應當多向老同志學習。

第三階段是進取時期:

終日乾乾,每天努力工作,奮發進取。

剛參加工作時以適應社會為主,之後就是努力進步階段了,這點具有普適性。

第四階段是蓄勢時期:

或躍在淵。或,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此時可以潛藏於深潭。

淵龍與潛龍時義是不同的,潛龍是學生階段,淵龍則是戰略韜晦。

無咎,不是沒有過失,是說韜晦之時不要妄動也。無咎=毋咎,《周易》全書均如此,無一處例外,這是歷代易學者忽略的。受卜辭記錄說影響,歷代易學者都把無咎理解為沒有過失。

四爻所述具有濃厚的武王特點,對應武王繼位後厲兵秣馬深山練兵的歷史。

從蓄勢的角度其實這個階段也是具有普遍共性的,只是內容各有不同。武王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積蓄後,一舉滅商。

第五階段是功成時期:

飛龍在天,一飛沖天,大展宏圖也。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造,成就。飛龍在天,是指偉大人物建立豐功偉績。這裡說的功績,就是武王滅商了。

這裡的「利見大人」是說滅商後應當團結各方勢力以穩定局面。

說個題外話,三星堆祭祀坑許多人猜測是古蜀亡國匆忙逃離時所埋,而武王伐紂時會盟八國中就有蜀,如此,此蜀軍當為復仇之師也。

第六階段是守成時期:

亢龍有悔,肆意妄為的龍會有悔恨。悔不當初也。

這是以商紂王覆滅的教訓警示,告誡執政者應戒驕戒躁,明德修身。

這個階段也是具有普遍共性的,亢就是妄為,以史為鑑,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是也。

用爻:

唯有乾坤有六爻之外的用爻,這更證明《周易》爻辭非卜辭記錄。

持卜辭記錄觀的易學者狡辯說乾坤之用爻為示例,其餘62卦的用爻省略或者遺失了。這是毫無根據的牽強穿鑿也。

用爻不是什麼示例,而是乾坤兩卦特有的。

見群龍無首,見通現,呈現出群龍無首的景象。

這是武王提出,周公完善的一個政治設想——封建制度。

群龍者,拱衛周王朝的各路諸侯是也。

各路諸侯各安其位,各守其份,共同接受周天子統治,是謂現群龍無首。

這就更與卜辭記錄無關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