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系列篇二:黃梅調創始人阮自華與「懷寧調」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8-06T19:36:44.327121+00:00

1961年《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黃梅戲》介紹:「古代的石牌是安徽省的一個水陸交通大鎮,向以魚米之鄉著稱。

(作者:項結權)

1961年《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黃梅戲》介紹:「古代的石牌(懷寧)是安徽省的一個水陸交通大鎮,向以魚米之鄉著稱。每當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懷調山歌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的、優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調,傳統地稱為「懷寧調』。

康熙十四年《安慶府志》藝文卷載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時任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的余闕(元末官吏,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元統進士。授泗州同知,至正十二年,權淮西宣慰副使,守安慶。歷都元帥、江淮行省參知政事)為安慶城隍廟撰寫的《城隍廟碑記》載:「五月之望,里俗相傳以神生之日也,民無貧富男女,旄倪空巷閭出樂神。吹簫伐鼓,張百戲,游像輿於國中。」

安慶「五月之望」(即是黃梅季節時期)城隍廟會「張百戲」的習俗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及至民國年間,而且不僅僅是府城隍廟有如此習俗,懷寧多個鄉鎮都有此習俗,道光、民國《懷寧縣誌》載:「其張百戲以樂神者有;府城隍廟會、縣城隍廟會、總鋪、高河鋪、石牌城隍廟會。」

「懷寧調」也就是「懷寧民歌小調」,在文人眼中稱為「清曲」,明末「風流太守」阮自華就有度曲的記載:

阮自華(1562-1637),字堅之,號澹宇。安徽桐城藕山人(今屬樅陽縣),「少為歌、詩多疾讒」,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其詩《吳中書、劉山陰集仲兄宅觀伎用韻》就是最好的見證:

今日眾嫭竝,為雲邀楚才。國薌羅幾席,清曲度蓬萊。

從詩題看出,阮自華與吳中書(吳幼鍾,懷寧人,萬曆八年(1580)進士。授中書舍人)、劉山陰(劉尚志,懷寧人,隆慶五年進士。萬曆四年(1576)任山陰令)、仲兄(阮自嵩,桐城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授刑部主事。中進士後就由桐城遷居安慶居住)等聚集於阮自嵩在安慶的府邸,觀舞、聽曲。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舞,自然是眾多歌女。曲,則是由阮自華「度曲」,「清曲度蓬萊」意思是,將民間歌曲(清曲源於民間歌曲,興起於明宣德,正統年間,遍布南北,品種繁多,或稱時調,或名小曲,又稱清音)「度」成了讓人回味的仙曲(蓬萊是藉以比喻仙境)。因當時仲兄居住在安慶(懷寧縣治所在地),其他兩位客人均是懷寧人,所以這「清曲」自然是「懷寧曲」。

阮自華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後,就舉家遷往安慶城區,在安慶天台里購置了房產,並在距離安慶城區的40里的懷寧黃梅山建有別業「石鏡山莊」。

萬曆三十二年(1604),阮自華自福建辭官歸里,回到安慶,他招募伶人,創辦了家庭戲班,以崑曲、高腔、民間歌曲等聲伎自娛。期間他游遍了安慶各地。他從太湖、望江、懷寧交界處的香茗山尋找梅福蹤跡後,在懷寧石牌居住了一晚,寫有詩《石牌》,詩中就有喝酒唱民間歌謠的詩句「村歌醉不妨」,這個村歌就是懷寧石牌當地的民間歌謠。

明朝曲作家吳夢暘(明浙江歸安人,字允兆。好吟詩,善作曲)於萬曆三十五年(1607)來安慶拜訪阮自華,阮自華邀請他到鄉郊黃梅山別墅聚集,吳夢暘因此寫下了五言排句詩《集阮堅之宅》,詩中就有「鄉園肥筍蕨,田野美歌謠」的詩句

萬曆三十八年(1610),阮自華在安慶江邊看了懷寧民間燈會,創作了燈會「踏歌」《庚戌里居燈夜踏地行》。

阮自華把懷寧的民間曲調,稱為懷曲。他在詩《藕山山中居獻諸父兄》中就有「仰天多耳熟,懷曲不堪陳」,其中「仰天」是指一種高雅的「仰天歌」,懷曲則是指「懷寧民間歌曲」,也就是「懷寧曲」,因為在該詩其二中有「傳家本林下,起第入城中」詩句,說明他當時已經遷居安慶,而安慶也正是懷寧縣治所在地。所以說「懷曲」這個名稱來源於阮自華,其後懷寧民間慢慢流變成「懷寧調」、「懷腔」、又因阮自華居住在懷寧黃梅山,民間也有人將這種曲調稱為「黃梅調」。

阮自華鄉居期間除了收集、創作歌謠外,也經常參加民間賽社活動,其有詩《社日》就寫的是參加民間賽社的活動。阮自華在祖居地桐城山(今屬樅陽縣)和懷寧黃梅山附近分別擁有田產等。阮自華經常走入田間地頭,在與佃戶交流的同時,並與他們「和歌」。其詩《假至山山陽江墅飯畊者》就有:「和歌扣角牛衣下,醉向長林數鸀鶄」詩句。這種「和歌」就是黃梅戲初期一唱眾和的模式。

清初,阮氏家班解散後,黃梅山周邊農忙時節唱「竹枝」的習俗卻保留下來。祖居懷寧黃梅山踏水橋人陳世鎔自小對此農耕風俗耳濡目染。他將此寫入了《懷寧縣誌》風俗志:「每當播種之時,主伯亞旅,一人發聲,眾耦齊和,長吟曼引,比興雜陳,因聲尋義,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於壟畝。」

1961年《人民日報》記載:「在明末清初時期,由石牌地區程家牌黃梅戲老藝人程福香開始建立班社,當地勞動人民稱為窩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