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愛情故事

諸葛小鄺 發佈 2022-08-07T21:14:26.369682+00:00

鼎鼎有名的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說起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流傳千古佳話。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成就了一段傳奇姻緣,還促進了唐蕃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團結。

鼎鼎有名的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說起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流傳千古佳話。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成就了一段傳奇姻緣,還促進了唐蕃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團結。

公元634年,此時的唐朝剛剛開啟貞觀之治的大幕,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兵強馬壯,而且就是在這一年,已經統治吐蕃五年之久的青年領袖松贊干布,開始派使者向唐朝朝貢並且求婚了,那麼松贊干布求婚成功了嗎?木有。李世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為什麼呢?

回來的使者是這麼向松贊干布匯報的,他說:我們剛到唐朝的時候,天可汗李世民待我們可好了,也答應我們的請婚了。可是後來,那個吐谷渾的國王來了,說了好多我們的壞話,結果把這事給攪黃了。

那麼原因是這樣的嗎?顯然不是。李世民何許人也,唐太宗他見過多少世面,豈會因為別人的幾句挑撥就改了主意把公主嫁給別人?那麼李世民為什麼要拒絕吐蕃的請婚呢?

俗話說,即使是百姓嫁娶也得問個生辰八字,有個禮尚往來,更何況是國家之間的和親。當時的吐谷渾,不僅在地理位置上,剛好處在唐朝和吐蕃邊境的中間,控制著絲綢之路上,一處非常富庶也重要的地方青海道。同時吐谷渾已經向唐朝納貢請封了,所以李世民的這才答應把弘化公主許嫁給吐谷渾。

再看當時的吐蕃,才剛剛跟大唐有來往,面都沒怎麼見過,臉都不熟,何談了解,所以李世民這才沒答應吐蕃的請婚。這是松贊干布第一次請婚,以失敗而告終了。得知請婚失敗,松贊干布是什麼反應呢?說來,你可能都不信,松贊干布竟然因為這個向吐谷渾發動了一場戰爭。

公元637年,松贊干布率領著另一個小政權叫羊同,也叫相雄的,同時攻打吐谷渾,結果把吐谷渾趕到青海以北去了,搞得人家再也不敢露頭了。明明是吐蕃的使者自己沒有完成使命,這松贊干布怎麼打吐谷渾呢?這次請婚失敗之後,松贊干布不僅打了吐谷渾,還連帶著打了其他幾個政權。這是為什麼?

史料說:是松贊干布信了使者的話發脾氣了。但是有人分析認為,這背後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松贊干布打吐谷渾,其實是為了刷存在感。刷給誰看?李世民。請婚失敗之後,松贊干布雖然也不開心,但是他並沒有失去對大唐的仰慕,尤其是仰慕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用現在話來說,那松贊干布就是李世民的「迷弟」,所以說他很想跟大唐交好結親。可是如何才能讓李世民眼裡有我這個人呢?進而認可自己呢?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呢?

有句話叫不打不相識,「迷弟」我先來一個,打遍青藏高原無敵手。讓你看看我的才能,於是乎松贊干布就跟吐谷渾打了一仗,而且不僅打吐谷渾,還打了党項,党項族後來就成立了,到後來就是西夏,白蘭羌等等都打,這是見誰打誰。

松贊干布這麼做,是否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睞呢?從後來的情況看沒有。《新唐書》記載說:松贊干布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命使者貢金甲,且言迎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這話什麼意思呢?說公元638年,松贊干布率大批人馬入攻松州。松州也就是現在因為九寨溝而出名的那個地方,四川的松藩縣,並向李世民喊話「請把公主嫁給我,不然我就率兵打到長安自己去娶」你看看這姿態,這哪裡是求婚的,分明是逼婚。

當時的松贊干布其實並不想打大唐,只是因為他年輕氣盛自尊心很強要面子,就像耍一耍威風,一雪拒婚之辱而已。但是李世民是誰,我管你怎麼想的,敢向我逼婚,還敢說放話說打到長安來,你小子沒睡醒吧?

於是立刻派吏部尚書侯君集,那是名將率大將牛進達等人,帶領先遣隊抵達松州城下,趁吐蕃毫無防範之時,夜襲營帳斬殺一千餘人。然而,這只是先遣部隊的戰鬥情況,實際上由於大將韓威輕敵,加上被羈縻統治的羌人也趁機起勢。

交戰開始之時,情況對大唐軍隊很不利的。為了扭轉局勢,李世民才調集重兵馳援準備決戰。松贊干布一看,唐軍來勢洶洶,要決一死戰。這心裡有點發虛了,再加上連年征戰,高原的百姓負擔沉重。一部分大臣的反對吐蕃攻打唐朝,於是乎不得不主動提出和談。

一年之後,松贊干布遣使謝罪,他派大臣祿東贊,這也算是吐蕃名臣了,帶領使團獻上黃金5000兩及珍玩數百,再次向大唐請婚。相傳有幅閻立本所作的傳世名畫《步輦圖》,記錄的就是唐太宗接見祿東贊時候的情景。

又來請婚,李世民心氣也很高,他能答應嗎?這回李世民居然答應了。為什麼呢?與上一回不同的是,此時的李世民已經了解了吐蕃,意識到這已經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政權了。而在當時,與另外一個政權保持良好關係的最合適的手段就是和親。所以說,松贊干布之前的刷存在感刷出來了。

於是公元640年,也就是距離第一次求婚七年之後,李世民是答應了和親。不過請婚雖然成功了,可若要把文成公主娶走,可沒那麼簡單。想想之前松贊干布進攻松州的事,准岳父大人李世民還是有點生氣的,於是他就想著法的為難吐蕃的使者。

據說,當時來提親的除了吐蕃之外,還有天竺、格薩爾、大食等等國王,也想娶文成公主。李世民就想了一個主意,給婚使們出了六道難題,誰要是贏了,誰就可以迎娶公主。比如說,其中有一道題,就是讓使者們在300名漂亮的女子當中認出文成公主來。

當時前來提親的使者們都傻了眼了,從來沒有見過文成公主,那哪裡找得出來。誰知道吐蕃使者祿東贊,這個人物有點像阿凡提似的,但是他是官員,就很聰明的這麼一個人物。不僅找對了文成公主,還一一做對了其他的五道題,比如說如何讓一條絲線穿過有九道彎曲的一個明珠,什麼之類的。李世民就想了,一個手下的使者都這麼聰明,想必這松贊干布也不錯吧?行,就把這個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這件事情,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六試婚使」的傳說。不管是真是假,總歸很有趣味。

求婚一事總算是成了,接下來就該迎娶公主了。按照當時的禮數,結婚要有三媒六聘六禮,分別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以及親迎。也就是說,在正式迎娶新娘之前,男方必須完成其他五個步驟的事情。但是考慮到從吐蕃到長安,一來一回要三年多,把六禮走完就十八年了,新娘就變成老大娘了,新郎變成老狼了,所以雙方商量只留下兩個禮,納徵和親迎,也就是交聘禮和迎娶。

而且松贊干布不需要親自來長安迎親,只要在青海的玉樹迎親就可以了。公元641年的冬天,也就是松贊干布求婚成功的第二年,16歲的文成公主身負漢藏友好的使命,帶領一支持龐大的送親隊伍,走上了前往吐蕃的漫漫古道。

然而,當文成公主歷盡艱險,好不容易走到青海玉樹的時候,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把松贊干布給盼來。奇怪,不是說好了要娶文成公主的嗎?怎麼該來的時候不來了呢?

史料《西藏王臣記》說,當時的松贊干布已經娶了尼泊爾的赤尊公主。這位赤尊公主心生妒忌吃醋了,不想讓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相見,因而故意阻撓。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是,說吐蕃內部有一些官員反對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不過,這些說法都缺乏證據。

後來才知道,松贊干布遲遲不來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吐蕃政權還不是很穩固,周邊的一些小政權還沒有蕩平乾淨,松贊干布在滅掉羊同之後,才有時間到青海來迎親,真是好事兒多磨。

一年之後,年輕的松贊干布與美麗的文成公主終於在拉薩舉行了婚禮。婚後,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深受丈夫和大眾的喜歡。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兩人未能白頭偕老。

沒過多久,正值盛年的松贊干布不幸病逝於拉薩。但是松贊干布去世之後,文成公主並沒有回到長安,而是繼續留在了吐蕃。為了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創造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歷史佳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