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爭鳴|《西遊記》「南贍部洲」,隱藏巧妙,影射「留都南京」

彩色港 發佈 2022-08-18T06:38:47.885751+00:00

其住在花果山水簾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自己是「清廉宰相」。見《西遊記》第一回: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

《西遊記》作者究竟是誰?

——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七十五)

《西遊記》第一回「長城」影射句容「長城村」,此村有「清官」徐九思《「讀書泉」吊唐固》題詩,暗含「清廉者」同氣相求和「古文人」惺惺相惜;「小縣」影射「句容鄉」;「西洋大海」影射句容茅山「海江山」

——「東勝神州」之「東勝」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南贍部洲」「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影射南京言官王禎「為名利」誣告「清廉首輔」李春芳之時,無人為李春芳說「公道話」

「清官」留名,經國大業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以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為原型(見前第25篇)。其住在花果山水簾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自己是「清廉宰相」(見前第33篇)。「官封弼馬」影射李春芳是官家(皇帝)親封的屬馬的輔弼大臣(首輔)(見前第26篇)。殺「混世魔王」和「六賊」,影射剷除貪贓和姦佞,又影射擊敗北方搶奪中華(見前第43篇)。「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影射「剿滅東洋倭寇,四海昇平」(見前第32篇、第57篇)。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西遊記》是「太平宰相」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經國大業」之巨作。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遊記》中有大思想、大智慧、大布局、大手筆、大技法,其中不僅有李春芳「藏名詩」「藏名詞」「藏名詞賦」之元素(見前第19篇等),還有李春芳「藏茅山」之元素。除了藏「福地」「洞天」「仙鄉」「仙山」「道祖山」「方隅山」「石龍山」「海江山」「大靈山」「小靈山」「方山」「丹崖」「大地根」「黃精」「水簾洞」「通海橋」「海眼泉」「茅盈」「三天門」「三清殿」「符」「籙」「咒」「佛道同修」「葫蘆」「玉碣」「天王」「彩鳳」「麒麟」等茅山元素,還藏有句容「長城村」和「句容鄉」之元素。

見《西遊記》第一回: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上「䶗」下「女」)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古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蒨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西遊記》第一回「長城」影射句容「長城村」,此村有「清官」徐九思《「讀書泉」吊唐固》題詩,暗含「清廉者」同氣相求和「古文人」惺惺相惜;「小縣」影射「句容鄉」;「西洋大海」影射句容茅山「海江山」。「東勝神州」之「東勝」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南贍部洲」「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影射南京言官王禎「為名利」誣告「清廉首輔」李春芳之時,無人為李春芳說「公道話」。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花果山影射道教句容茅山。

《西遊記》中的「花果山」影射江蘇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水簾洞」影射茅山華陽洞之「大茅洞」,則「水簾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華陽洞天主人」為李春芳。(見前第50篇和「作者第六季序言」)

「(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是「真箇好山」,「有詞賦為證」。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 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該詞賦中「水火方隅高積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煉「九鼎丹」。

該詞賦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宮有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台,立柱石刻楹聯「翠巘捧仙台華陽真氣;丹崖飛紺殿河上玄風」中有「丹崖」一詞)。

該詞賦中「百川會處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潤(今南京市、鎮江市)之「鎮岳」。古代茅山以東即為海,長江接納百川經鎮江匯入東海,又茅山是昇潤(今南京市、鎮江市)之「鎮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茅山志》(清· 笪重光) 十卷、《茅山志輯要》和《乾隆句容縣誌》三卷:「茅山:唐玄宗降敕稱為岳,乃昇潤之鎮山也。」

該詞賦中「萬劫無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華陽洞天」為「大地之根」。《乾隆句容縣誌》三卷:「華陽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壽觀後,南洞在元符宮東。其門有五,三顯二隱。三茅君、二許君俱得道於此。宋授金龍玉簡。 靈異至多。又謂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虛四廓、上下皆石,內有陰暉夜光日精之根。陰暉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異草木水澤,亦與外同。又有飛鳥交橫,名為石燕。所謂洞天神宮,靈妙無方,不可得而議也。(《舊志》)」華陽洞內「陰暉夜光日精之根」,即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聖地句容茅山。

《西遊記》中影射江蘇句容道教茅山之「元素」眾多:

《西遊記》第一回「靈根」影射李春芳「根」在句容茅山,「樵夫」影射李春芳父親李鏜。(見前第21篇)

《西遊記》中「水簾洞」影射茅山大茅洞和李春芳祖籍祖貫。(見前第22篇)

《西遊記》「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貫在句容茅山。(見前第25篇)

《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影射李春芳茅山留名。(見前第29篇)

《西遊記》第三回、第四回寫天上「南天門」影射地上茅山「三天門」。(見前第30篇)

《西遊記》第一回「水簾洞」之「水簾」二字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見前第33篇)

《西遊記》第一回「石窟每觀龍出入」影射句容茅山是「龍的故鄉」。(見前第35篇)

《西遊記》第四回「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預言李春芳去世之後在茅山上宮右建「李春芳祠」。(見前第36篇)

《西遊記》第四回「大金葫蘆」影射句容茅山是天下「第一福地」。(見前第37篇)

《西遊記》第五回「蟠桃三千年一熟」影射茅山「修仙」文化和「展上仙」故事。(見前第38篇)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影射孫悟空到「上古」茅山之蓬萊山、方丈山和句曲山來求取「醫樹」仙方。(見前第41篇)

《西遊記》第一回詞賦中「彩鳳雙鳴」與「石窟每觀龍出入」呼應,影射「仙都」茅山是龍鳳之地和李春芳祖塋句容「鳳凰山」及李氏後人「一鳴驚動天下人」。(見前第42篇)

《西遊記》第三回孫悟空大鬧幽冥界,影射「清廉宰相」李春芳是「謫仙人」不當下地獄和秦檜被拘系茅山「酆都洞」故事及李春芳「鬥戰」基因源自先人李綱。(見前第43篇)

《西遊記》第五回花果山結義「牛魔王」影射句容茅山「金牛洞」「奔牛」故事。(見前第46篇)

《西遊記》第四十四回對聯「藏名」和江蘇句容茅山「萬壽台」對聯「藏名」手法相同,均藏有李春芳之身影。(見前第57篇)

《西遊記》第一百回中「化龍池」影射「仙都」茅山頂宮「龍池」,龍「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為「八部天龍馬」影射茅山「三天門」石坊上面「八條盤龍」為「八部天龍」。(見前第58篇)

其次,「東勝神州」之「東勝」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與「海晏」「勢鎮汪洋」吻合。「東勝神州」之「勝」與「鬥戰勝佛」之「勝」相互補充。

「海晏」與《西遊記》第一回「勢鎮汪洋」相呼應,影射嘉靖朝掃滅東洋倭寇。則「東勝神州」之「東勝」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即「勝東」。

《西遊記》橫跨大漢、大唐、大明三朝。唐太宗李世民平定東西突厥,兩界山(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山脈)為大唐安西都護府所管轄,北方各民族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大唐由此步入盛世,天下太平。

而大明嘉靖一朝倭寇猖獗,東南震動。到嘉靖朝後期,倭寇最終被民族英雄戚繼光等領導的軍隊所剿滅,故此到嘉靖朝後期天下方才安定太平,故稱大唐「海晏河清」影射嘉靖朝倭寇被滅,東南安定,國家重回正軌。「海晏河清」與《西遊記》第一回的「勢鎮汪洋」相互關聯,皆涉及嘉靖朝倭寇,即倭寇被剿,天下太平。而道教茅山是中華神州之「仙都福地」,自然能夠「戰勝」東洋妖氛(倭寇)。即「仙」能夠「勝」「東洋」之妖(倭寇)。則「東勝神州」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

2020年8月17日,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茅山道院楊世華住持(左)與作者座談於茅山崇禧萬壽宮。

其三,水簾洞在花果山「正南方」,影射華陽洞之大茅洞在茅山正南方,與李春芳祖籍「茅山之陽」吻合。

「華」通「花」,《西遊記》詩文中的「花」字眾多,常為李春芳藏名「芳」之妙用。而此處「華」字,兼有影射《西遊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之妙,即「華陽」有「花陽」之意,含有「花(果山)(之)陽」之喻,而「水簾洞」影射「華陽洞」之「大茅洞」,「大茅洞」正在「茅山之陽」(《西遊記》稱「正南方」),與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之家「茅山之陽」也正吻合。(《李氏家譜》第二十卷·第宅:「先世從無錫遷句容,卜居承仙鄉之朱壒村,去縣治四十里,茅山之陽,率湖之側。」

其四,「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影射「南贍部洲」距離「東勝神州」不遠。「南」影射大明留都「南京」。

郭應聘等《南京吏部、兵部合祭文定公文》有:

「聘等夙仰公之范而服公之誼,茲忝列舊京(南京)又幸邇(近)公之鄉(句容),倏聞訃音,悲悼何極!」

李春芳「籍句容」(見《進士錄》),致仕本應該回「原籍」句容。然而南京七品言官王楨(禎)誣告句容狀元首輔,南京和句容近在咫尺,既然江寧府不念家鄉情誼且誣告一品宰相,所以李春芳自稱是「興化人」,「憤」而直奔興化「貫地」而去。

其五,「傲來國」之「傲」字影射李春芳十八天五辭首輔之故事,「來」字與「復轉仙鄉,嘯聚在洞天福地」相呼應,影射李春芳辭官首輔之後,再回「仙都福地」句容茅山,奉明穆宗「聖旨」而「發英華於著述(《西遊記》)」。

「傲來國」有「讓人驕傲的由來之國」之意,影射「中國歷史悠久」及「句曲山所在之句容是大明帝國發祥肇始之地」。《明皇陵碑》載:「朕幼時,皇考與朕之先世居句容縣通德鄉之朱家巷。」《朱氏世德之碑》載:「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天潢玉牒》載: 「皇祖先世江東句容。」《弇山堂別集》載:「德祖者伯六公,高皇帝之四世祖也,家句容之朱家巷,為重八公第三子,葬於朱巷。」「懿祖者四九公,德祖第二子也,葬於朱巷。」「傲」即「人敖」,《西遊記》中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皆姓「敖」,故「傲」字影射「龍的傳人」。「傲來」影射「黑帝命東海神埋大銅鼎於(句曲)山頂」,故「黑帝(顓頊)」時句曲山已有確切記載的歷史。(見李洪文《句曲詩綜》255頁「傲來國」條注釋)

《西遊記》中的「弼馬溫」是「官封弼馬」,影射李春芳是皇帝親封的屬馬的首輔大臣,且李春芳又是性格「溫(和)」的輔弼大臣。

《西遊記》開頭部分寫孫悟空的祖上世代居住「水簾洞」,影射李春芳家族世代是「清白」之人。首輔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既然這樣,孫悟空(李春芳)為什麼突然之間要「反」,要辭職不干呢?真的是「嫌官小」嗎?

其實,此中藏有《西遊記》之驚天秘密——言官誣告李春芳「不清廉」。故《西遊記》開篇,李春芳就說自己「祖居」「水簾洞」,世代是清白之人,自己是「官封弼馬」,是「清廉宰相」。既然言官誣告首輔李春芳「不清廉」,首輔李春芳雖然本性「溫和」,但愛惜「芳名」,不屑「首輔」官位,不貪官權,不戀虛名,故兼有影射從「國(都)」「(高)傲」地「來」句容茅山(隱居),則必然是「復轉仙鄉,嘯聚在洞天福地」了。

十八天五辭「首輔」,性子之「急」,可見一斑,也確實是夠「傲」的。

近代學者談論大明宰相李春芳時,多訕其為「青詞宰相」。歷史上的「大明首輔」李春芳究竟是不是真的只會寫寫「青詞」呢?

答案是否定的。

大明一朝對首輔李春芳評價是很高的。

李戴《李文定公<貽安堂集>敘》:

「穆皇帝在御時,李文定公為相,登崇俊良,簡拔幽滯,籌畫邊圍,節縮度支,諸所贊襄,大者且不暇更仆,無論纖細。當是時,海內蒸蒸稱人安矣!」

朱賡《<貽安堂集>敘》:

「蓋吾師李文定先生之相穆皇帝也,於時廟謨宏遠,政本澄徹,田峻工女,自得於窮塢萬里之外,而殊服譯語委穎易世悼爍哉。綦隆之際乎則皆先生贊襄力也。蓋天下歌舞之迄今如一日焉不朽何必文,乃其上弼主德,中定國是,而下詔群吏,皆先生所用文以佐。」

李維楨《李文定先生集序》有:

「佐徐文貞和衷共濟。既當國,益務崇寬大,恪守舊章。休息乎無為,海內受清淨和平之福,而士亦仰德顧化。」

于慎行《太師李文定公文集序》:

「當嘉靖末一二棅事之臣襲用嚴峻以奉威靈,天下凜凜莫知所措,蓋元氣幾於斫削矣。自徐文貞以寬政佐我穆皇,民稍稍恬愉,沐浴德澤。公繼其後,益用博大優柔,和輯中外,天下熙熙,如履華胥,如游化日。迨公罷相後,繼者銳於治功,更操名法之指,繩約天下,天下又幾重足一跡。蓋先後數十年來,政俗之大較如此,而方內晏然若覆盂以迄於今之綦盛,則公於其中三四年間休養滋息之力也。譬諸四時之氣有風霆之擊摶,有霜雪之肅殺,而盎然有陽春之和,游於六合之間,以嫗育萬物不使凋腓,則是公能厚培國家之元氣,以開太平之業也,功不細矣。」

《明穆宗實錄》五十七卷有穆宗皇帝對李春芳的褒揚和肯定:

「(隆慶五年五月壬戌朔)戊寅。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李春芳致仕。春芳乞休疏凡五上,上察其誠懇,乃許之。優詔褒美,特賜馳驛,遣行人曹銑護行。命有司月給米六石,歲給人夫八名。仍賜敕獎諭,曰:卿以誠心篤行,淵學宏才,蚤擢廷魁,致身侍從,雅望久孚於士論,芳聲丕振於詞林,遂授簡先皇,薦登綸閣,夙夜秉在,公之節謨猷闡,入告之勤,迨朕嗣服之初尤切倚毗之重眷,惟耆德晉首台垣,卿乃志切協,恭誠存體國不動聲色,量休休而有容,矢竭股肱,心翼翼而匪懈,啟沃之忱彌篤,忠實之念弗愈,朕方賴平章共圖治理,頃以親老微疾累疏乞閒,慰諭雖頻,情詞益懇,特從所請,用遂雅懷,茲賜卿馳傳,遣官護行,有司歲給輿隸八人,月饋官廩六石,以副朕優眷輔臣之意。於戲!由狀元為執政,馮京不愧乎科名;以宰相而養親,王溥見榮於當世。古稱盛事,今乃兼之。卿其勉加餐食,調護精神,展至樂於家庭,發英華於著述,俾國人皆有所矜式,而天下系以為重輕,豈惟卿垂無疆之聞而國家亦永有光哉!」

《明神宗實錄》(卷一五〇)盛讚大明首輔李春芳為「太平宰相」,評價可謂極高:

「癸亥予原任大學士李春芳祭葬,仍加祭四壇。贈太師,諡文達。蔭一子尚寶司司丞。春芳為人醇謹闊大,有聲詞林。典禮佐銓,建樹表表。其入綸扉也,當分宜專恣之後,一以忠誠鎮靜劑之事。先帝五年代華亭秉政,同事為新鄭、江陵而能上成君德,中協寮友,下戢庶司,寅恭匪懈,默贊昇平之治,稱太平宰相雲。」

近代學者稱李春芳為「青詞宰相」,讓人「敬而遠之」。

《明史》又給「句容籍」狀元李春芳貼上「興化人」的標籤,將「句容人」李信附在其傳之後,必然讓後人誤會李春芳和李信皆是「興化人」。近代部分專家學者盡信《明史》,著書立說也將狀元李春芳「句容籍」之標籤褫奪,最終導致「狀元宰相」李春芳與《西遊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之關係漸行漸遠。(見前第11篇)

其六,《西遊記》第一回「長城」影射句容「長城村」,「小縣」影射「句容鄉」。

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影射「南贍部洲」距離「東勝神州」不遠。「南」影射大明留都「南京」。

句容和南京之間有沒有「長城」呢?

還確實有。

見《乾隆句容縣誌》第一卷:

【句容鄉】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十六都、十七都。因句曲山形如「句」字,其地相近,故名。內有一十五里,二十五村。

祥符 畢墟 黃干 直道[1] 冠蓋 隆敬 清化 觀政 多福 南谷 成和 慕善 歸善 柳谷 常城[2](以上里名)

曹莊 呂坊 黃干 蔡墓 小其 何莊 常城 潘莊 盧干 畢墟 前林 郭干 澗西 墓東 觀莊 紀壒 任巷 南塘 丁莊 後塘 淩莊 徐巷 蓮陂 急流 成壒 (以上俱村名)

2016年,句容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歐紅衛同志邀請我繁體簡化、校點並注釋《乾隆句容縣誌》,我在此處對「常城」注釋如下:

[2]常城:《弘治句容縣誌》作「當城」。 《赤山湖志》卷三作「長城」。

據上可知,則《西遊記》第一回中的「串長城」影射到句容「長城村」去「串訪」,而「小縣」則影射「長城村」所在的「句容鄉」。句容縣得名於「句容鄉」。《乾隆句容縣誌》卷一·形勝載:「句容縣有句曲山,山形如巳字,勾曲而有所容。又名曰:句曲、句容,皆以此也。」而「古時候」的「句容鄉」規模應該不大,所以應該只能算是一個「小縣」。

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中的「南贍部洲」,影射大明「留都南京」。而「句容鄉」「長城村」和都屬於「留都南京」所管轄。

近代學者對李春芳所屬之「句容志乘」知之甚少,甚或完全無知,著名學者沈承慶先生於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華陽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之重大論斷,然而鎮江和常州兩地對其屬下之《西遊記》「華陽(金壇)洞天」一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相互推諉」,「坐等其成」,對沒有「頭頂光環」的沈先生「冷眼相待」,完全「不屑一顧」,嚴重滯後了中國文學史上重大學術「真相」之揭露。

放眼全球,學術需要民族自信,需要文化獨立,需要歷史擔當,需要政治勇氣。

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光緒續纂句容縣誌校注·序言》(2018.10.8)中有:

「如關於《西遊記》之作者,除說是吳承恩外,還有邱處機、陳元之和句容人、狀元宰相李春芳(華陽洞天主人)之說。洪文同志已羅列了一些線索與證據,這便給後人進一步深入探索提供了方便。」

2020年7月16日,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鎮江師專原副校長、鎮江高專原校長、金山學院原院長、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在《京江晚報》發表書評《守護鄉邦文獻,弘揚傳統文化——喜讀李洪文有關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

「竊以為,洪文在這兩部志書中,用力最勤、收穫最大的亮點,乃是有關《西遊記》之作者,考證出極有可能是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他在兩書中多次列舉了深入探究所發掘出的相關資料,從而為句容茅山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文學榮光。余猶記,早在2007年12月9日A9版之《京江晚報》,就曾以『大學教材要改寫文學史』為肩題,而以《西遊記作者並非吳承恩?》為正題,發表徐穎文章,引人注目。其實,《西遊記》的作者是誰?當初一直未有定論。後來,由於胡適、魯迅兩位文學大家持吳承恩作而暫作定論。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便有著名學者章培恆、張錦池、陳大康等人質疑,基本予以否定吳承恩作。哪是誰作的呢?2000年7月,沈承慶的專著《話說吳承恩》出版,書中解讀《西遊記》第九十五回的一首七律中藏有隱語『李春芳老人留跡』,這與當初金陵世德堂本卷首所標明『華陽洞天主人校』,指的同是『編撰《西遊記》』之意,因此斷定:《西遊記》的作者就是華陽洞天主人,亦即明•嘉靖朝的「青詞宰相」、句容狀元李春芳。惜乎沈氏已歿,此一觀點尚未引起學術界重視。而今洪文同志持同樣觀點,更於這四部書的詳細注釋中舉出眾多證據,從籍貫、家世、姓名、字號、履歷、識見、詩文著作、及李氏致仕後退居茅山與華陽洞之密切關係等諸方面鉤稽查核,多角度反覆論證,為《西遊記》一書為句容李春芳撰著寫定,又提供了相當有力的眾多佐證,當能引起當今學術界之重視,從而推動這一結論深入形成學術界共識。此說亦當引起句容乃至鎮江相關領導之重視,以便將此科研成果推而廣之。這對鎮江句容來說,也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文學大事件。兩部史志中還有許多珍貴資料,可供有興趣者採摘發掘。」

中國著名軍旅作家、記者李伶先生在2020年10月9日《鎮江日報》撰文《守護鄉邦文獻——中學教師李洪文校注出版句容古志故詩的故事》。其中「考證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一部分載:

「洪文隨後考證出李春芳致仕後隱居茅山華陽洞時,答謝致仕後回到茅山的兒時夥伴王近山,有《王岩潭(字近山)年丈過訪山中即席奉贈》詩,證明李春芳青少年時期,也曾一度生活在句容茅山。洪文同時考證出《西遊記》95回藏名詩頸聯兩句中『秀』字與『芳』字相對,『秀』字,即指李春芳曾祖句容人『李秀』(葬句容赤山東麓)。查找到句容李氏、張氏族譜中『邑人』李春芳寫作的文章,以及李春芳的句容後人涉及李春芳的詩文作品。尤為重要的是,洪文又發現《西遊記》一書中的『方隅山』『道祖山』『大靈山』等山就在句曲茅山。且李春芳(原名『果』)在《西遊記》詩歌中將『春』『芳(花)』『果』等隱射自己,這就弄清了『華陽洞天主人校』《西遊記》的大致原委,又為沈承慶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校定《西遊記》』之學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新證。」

盛世德星,文壇佳話。

我在拙作《句曲詩綜》之《後記》載:

「盛代德星,福種中華。拙作《句容古詩詞賦三千首》前由原江蘇大學人文學院笪遠毅院長(兼黨委書記)題序,《光緒續纂句容縣誌校注》(先於前書誕生而後出版)續由原江南大學太湖學院祝誠院長題序,今《句曲詩綜》又繼由原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今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文學院)豐家驊主任(院長)(91 歲)題序。三位文學院院長,盛世德星,文壇宿將,繼繼繩繩,殷殷厚望,耄耋之年尤情系國學,福系四方。茅山之幸,福澤可謂厚矣重矣!」

其七,句容「長城村」有「清官」徐九思《「讀書泉」吊唐固》詩。

「讀書泉」「長城村」梧竹園南。見《光緒續纂句容縣誌》:

讀書泉在句容鄉常城村梧竹園南。唐固嘗著書於此,故名。泉南崖石峭立,泉自石罅流出。齊梁時,紫芝生於石中,又名紫芝泉。前明知縣徐九思詩云:唐固讀書處,人亡泉尚存。我來一弔古,梧竹盡寒雲。

徐九思是誰?

(拙作贊助單位:句容市委辦公室、句容市委宣傳部、句容市赤山湖管委會、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句容詩協、句容醫保局、句容教育局、句容歷史文化研究會、後白鎮人民政府、後白鎮延福村、後白村、泗莊村、五星村、二聖村、張廟村、西城村、林梅村、徐巷村、長里崗村、淮道村、西馮村、東風村、槐道村、曹村、王莊村、淮源村、古村、夏王村、李家橋村、東灣村、江蘇大學、句容天王中學、行香中學、白兔鎮社教中心、天王中心小學、袁巷中心小學、天王中心幼兒園、天王浦溪幼兒園、袁巷中心幼兒園等)


據《乾隆句容縣誌》卷七:

「徐九思,一名九經,江西貴溪人。由舉人為句容令。清介愛民。嘗圖一菜於壁上曰:『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報政將遷,民詣部遮留再三。考『惠洽民安』。政詳祠祀。今刻菜於石,移置縣堂之西。」

2016年,句容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歐紅衛同志邀請我繁體簡化、標點並注釋《乾隆句容縣誌》,我在《乾隆句容縣誌(校注)》中對此處文字補充注釋有:

「徐九思:據《乾隆貴溪縣誌》卷七·鄉舉載:『(嘉靖四年乙酉科)徐九思,字子慎,在市東山嶺人,歷任工部郎中,升高州府知府,見列傳。』」

「一名九經:據《乾隆貴溪縣誌》卷八·吏曹載:『徐九經,仕政和縣丞 。』」

「由舉人為句容令:據《同治貴溪縣誌》卷八之二·人物·宦業載:『徐九思,嘉靖乙酉鄉薦,授句容知縣。』」

「民詣部遮留再三:據《同治貴溪縣誌》卷八之二·人物·宦業載:『久之,與應天府尹不合,為巡撫所劾,吏部尚書熊浹知其賢,特留之。積九載,遷工部主事,歷郎中。』」

「政詳祠祀:據《同治貴溪縣誌》卷八之二·人物·宦業載:『……功成,遂為永利。時工部尚書趙文華視師東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齎牒往謁,文華嫚罵而去。會遷高州知府,文華歸,修舊怨,與吏部尚書吳鵬合謀構之。遂坐九思老致仕。句容民為建祠茅山。九思家居二十二年,年八十五,抱疾,抗手曰:茅山迎我。遂卒。子貞明有傳《明史》。」

句容茅山有清官徐九思祠又見《光緒續纂句容縣誌》三卷:「茅山有徐(九思)、丁(賓)兩公遺愛祠』」。

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光緒續纂句容縣誌校注·序言》中也有涉及句容清官徐九思的評述:

「如徐九思,原志說一作『九經』,現在徑直指出『實誤』。而有出豫劇就叫《徐九經升官記》,實際是以徐九思為原型創作的,可謂以訛傳訛。有的還補充了從其他著作中發現的更有價值的資料而彌補了本志的疏失……如關於《西遊記》之作者,除說是吳承恩外,還有邱處機、陳元之和句容人、狀元宰相李春芳(華陽洞天主人)之說。洪文同志已羅列了一些線索與證據,這便給後人進一步深入探索提供了方便。」

我在《光緒續纂句容縣誌校注·凡例》中對清官徐九思也給予評價:

「句容知縣徐九思,海內清官,名昭青史。《乾隆句容縣誌》誤作『一名九經』,前已校注。今人傳世作品誤會頗多,故於卷二『徐九思』下,據《乾隆貴溪縣誌》《同治貴溪縣誌》《明史》再行注釋,以昭信史。」

句容知縣徐九思(1495-1580)剛正廉潔、愛民如子、造福一方。去世之後,句容人有口皆碑,在茅山建立祠廟來祭祀他。晚年隱居句容茅山的李春芳(1511-1584)是親歷其事,對這位句容父母官是非常敬重熟悉的。故「游長城」並不是指到北方的長城上去遊玩,而是指到句容的長城村遊玩。因為此村有「清官」徐九思《「讀書泉」吊唐固》題詩,暗含「清官」同氣相求之意。

唐固是誰呢?

他是傑出的儒學大師,「句容鄉」長城村人。

《乾隆句容縣誌》(卷九·儒林)有唐固生平事跡記載:

吳,唐固,字子正。父翔,為丹陽太守,因家焉。固修謹,博通文史。吳主權甚重其賢,相見輒斂容。陸遜、張溫、駱統皆拜之,其為名流宗尚如此。黃武間,位僕射。所著有《國語公羊穀梁傳注》。 時方習於攻伐謀勇,而固獨以儒名於世。崇祀鄉賢。子瓊,別駕司馬。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遊記》中「游長城」之情節,即同時含有遊覽句容「人文景點」長城村,有尊崇先賢和文人惺惺相惜之意

其八,「西洋大海」影射句容茅山「海江山」。

句容茅山有「海江山」,見《弘治句容縣誌》四卷:「海江山,在慶雲洞上。」

《西遊記》第一回「漂洋過海尋仙道」影射美猴王從句容茅山大茅洞出來,經過句容茅山「海江山」,然後去尋找仙真之道。

過了「海江山」有沒有「仙道」可「尋」呢?

原來「海江山」下的「慶雲洞」東有「丹谷泉」,此泉正是「仙道」「取水合丹」之處。見《弘治句容縣誌》四卷:「丹谷泉在茅山慶雲洞東。《山記》云:昔有道人取水合丹,童子易他水,道人識之,由是得名。」

其九,「不覺八九年余」影射萬曆八年,李春芳葬母於家鄉句容。

大明首輔李春芳於明穆宗五年致仕,故「不覺八九年余」影射萬曆八年前後。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為什麼要寫萬曆八年這個時間點呢?

因為這一年,李春芳的母親去世了。

萬曆四年,李春芳父親去世。萬曆八年,李春芳母親去世。「葉落歸根」,葬父母於句容龍潭,從《李氏族譜·老大房》載可證:

「(李)鏜,字聲遠,號永懷。旭長子。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萬曆丙子年八月初十日。壽八十四。以子春芳貴,累贈光祿大夫、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娶徐氏,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初四日,卒萬曆庚辰年九月十八日。壽八十八,累封 一品夫人,生子二女三。合葬句容龍潭鎮諭塋。行實詳殷大司寇解參議志狀。」

《西遊記》不說「留都南京」,而說「南贍部洲」,隱藏巧妙。「南」影射「留都南京」,「贍」影射大明國賦稅財源主要來源於江南一帶,即江南賦稅「贍養」全國。從萬曆四年到萬曆八年,李春芳父母相繼去世,合葬父母於句容龍潭,人生軌跡是有到茅山「西北方」靠近「南京」之地的經歷的,故「不覺八九年余」,將家庭重大事件記載《西遊記》之中,這與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遊記》藏名、影射、諷喻、預言等之手法是一脈相承的。藏名藏事隱蔽,後世文人學者往往不能洞悉,當屬正常。故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有「料應必遇知音者」之預言。藏名五百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然「知音」誠難遇。而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之「知音」又必遇,則「沈公承慶」當之「五百年知音」誠足無愧矣!

其十,「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與《西遊記》第七回中的「惡貫滿盈身受困」相呼應,影射南京七品言官王禎「為名利」誣告一品宰相李春芳的故事。與《西遊記》中的宰相(李春芳)「淡泊名利」作對襯。

惡貫滿盈身受困」影射誣陷李春芳之人得到報應。

惡貫滿盈身受困」一語雙關,表面寫孫悟空大鬧天宮,其實是寫涇河龍王,影射南京言官王禎。

涇河龍王聽了夜叉的話,在與袁守誠打賭后又私改下雨時辰和點數,後被「人曹郎」魏徵砍頭。《西遊記》中的涇河龍王被「天加譴」,即影射南京言官王禎被「天加譴」。而為什麼選擇魏徵來斬殺涇河龍王呢?只因魏徵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敢於直諫的言官。魏徵夢中斬殺涇河龍頭,影射當年七品言官王禎誣告一品首輔句容人李春芳罪大惡極該當砍頭。言官魏徵夢中都要斬殺涇河龍王,說明涇河龍王罪證確鑿,連大言官魏徵都不放過他,小言官王禎是必須要被「天加譴」的。《西遊記》故意不說魏徵為言官,而稱其為「人曹郎(戶部郎中)」,就是故意遮蔽言官其事也。

太宗答應涇河龍王不斬其頭,影射隆慶皇帝當年表態不追究言官王禎的誣告之「罪」。據《明實錄·穆宗實錄》:「隆慶五年四月壬辰朔……庚申(四月二十九),南京吏科給事中王禎等論大學士李春芳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緣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檢。春芳不能辭責。上切責禎等輕率妄言,排謗輔臣,有失國體,姑貰其罪。」

《西遊記》第七回的詞賦「富貴功名,前緣分定」中也藏有南京言官「王禎」之身影: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

「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影射當年言官王禎彈劾大明首輔李春芳的事情。「不分上下亂規箴」,與《西遊記》第六回和第七回情節無關,此句加塞進來,影射七品言官讒言彈劾「正大光明」的一品宰相,「只為心高圖罔極」而已,各人「富貴功名」是「前緣分定」,王禎「些些狂妄」將來一定會「天加譴」。

「天」有沒有「加譴」王禎呢?

《明實錄》(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四)載:「隆慶六年八月甲寅朔。庚午……降原任南京吏科給事中王禎為直隸南陵縣縣丞。」看來,王禎「些些狂妄」真的受到了「天加譴」,被「降級」處分了。

「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與《西遊記》中的宰相(李春芳)「淡泊名利」作鮮明對襯。

《西遊記》中多次寫到宰相「清淡閒居」不與人「爭名奪利」,與「清廉」意思一脈相承。

《西遊記》第一回有《爭名奪利幾時休》詩: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這首詩影射李春芳雖然官至首輔,卻淡泊名利。

《西遊記》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詞賦末尾有「猴王有分來天境,不墮人間點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潔(仙品一流)之用意。

《西遊記》第九回漁樵對話中涉及宰相致仕後的清淡閒居不戀榮貴之詩詞聯句居多,「綠蓑青笠隨時著,勝掛朝中紫綬衣。」「草履麻絛粗布被,心寬強似著羅衣。」「潛蹤避世妝痴蠢,隱姓埋名作啞聾。」「身安不說三公位,性定強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閫令,三公位顯聽宣聲。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據此陳述,「三公位(首)」的「宰相」李春芳清廉閒居、淡泊名利可見一斑。

據此,《西遊記》第一回「長城」影射句容「長城村」,此村有「清官」徐九思《「讀書泉」吊唐固》題詩,暗含「清廉者」同氣相求和「古文人」惺惺相惜;「小縣」影射「句容鄉」;「西洋大海」影射句容茅山「海江山」。「東勝神州」之「東勝」影射「中華神州戰勝東瀛倭寇」;「南贍部洲」「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影射南京言官王禎「為名利」誣告「清廉首輔」李春芳之時,無人為李春芳說「公道話」。

綜前所述,則今流行本小說《西遊記》作者所署之名「華陽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吳承恩其人。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貞愛國」「鬥戰奸惡」「復興中華」之精神自當傳承後世。今國家昌盛,各民族團結,文化繁榮,英才燁燁,學術爭鳴,盛況空前,拙作拋磚引玉,誠待四海博學之「知音」定讞可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