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最小起搏器羊城應用,不足兩克也能讓心臟擁有足夠動力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發佈 2022-08-18T22:44:42.547209+00:00

重量不足兩克的全球最小、近似膠囊的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日前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植入一名耄耋老人心臟。別看這東西非常「mini」,但對於心動過緩患者而言,關鍵時候卻能激發起心臟澎湃的動力,保證循環不在話下。

重量不足兩克的全球最小、近似膠囊的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日前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植入一名耄耋老人心臟。別看這東西非常「mini」,但對於心動過緩患者而言,關鍵時候卻能激發起心臟澎湃的動力,保證循環不在話下。更為關鍵的是,該植入器械,廣東醫保患者可按照相應比例得到報銷,大大減少了患者的負擔。

心內科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郭軍教授介紹,與傳統導線起搏器相比,新型無導線起搏器無切口、無傷疤、無囊袋,對於身材特別瘦弱的心動過緩患者或高齡、超高齡患者而言,特別適宜。

耄耋高齡的王奶奶因為年事已高的緣故,其心臟房室傳導發生阻滯。激發心臟跳動電信號無法傳遞,心臟就顯得特別懶惰,每分鐘跳動僅為30次左右。即便老人非常瘦弱,這樣的心跳頻率也不足以支撐起老人的正常循環和全身血液灌注。再加上老人為腎衰竭患者,其右側鎖骨下靜脈及上腔靜脈有透析用的半永久置管存在。老人安裝傳統起搏器囊袋的空間都不好找。恰好此時,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全國首批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術開展醫院。該款不需要囊袋、植入體體積微小、植入過程又非常微創的新型起搏器更顯得是為老人量身定做。


在分析了患者情況和充分考慮患者及其家屬意願後,郭軍教授以及其團隊專家們為患者量身定製了縝密的手術方案。在郭軍教授、陳小明副主任醫師等起搏電生理專家團隊的精心組織下,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通過股靜脈穿刺,將起搏器通過導管植入到心腔內部,手術時間僅有30分鐘,患者術後反應良好。

「這款起搏器無需植入電極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解決了患者因透析管而不能植入起搏器的難點,並對於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病人能夠實現生理性順序的起搏。」郭軍教授表示,無導線起搏器是起搏領域的重大突破,新一代的無導線起搏器,不但繼承了第一代無導線起搏器的所有優點:比如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還通過算法革新,能智能感知心房信號,實現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無導線起搏器可以讓更多心動過緩的患者,如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也體會到了無導線起搏器帶來的額外獲益。

據悉,全新無導線起搏器的使用年限在8-13年。由於體積微小,即便該設備到了使用年限後,往往只需要重新植入一個膠囊起搏器即可。更為關鍵的是,隨著廣東省醫保政策對治療效果確切的高價值植入設備的保障傾斜,廣大參保人在植入該設備時是可以依比例享受醫保基金支持的。「Micra AV實現了無線起搏治療領域的升級再突破,為患者帶來生理、精準、符合人體需求的起搏。我們團隊未來也會將自身優勢轉化為區域優勢,探索起搏治療領域發展新道路,讓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能感受到精準醫療帶來的獲益。」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張燦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