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隴西威震遠方 「西出長安第一樓」的傳說講給你聽

微遊甘肅 發佈 2022-08-19T15:14:40.998760+00:00

坐落於甘肅隴西縣城中心的威遠樓,翹脊瓦筒、雕樑畫棟,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其以雄偉的氣勢,悠久的歷史,精巧的造型而聞名於世,是隴西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落於甘肅隴西縣城中心的威遠樓,翹脊瓦筒、雕樑畫棟,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其以雄偉的氣勢,悠久的歷史,精巧的造型而聞名於世,是隴西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

威遠樓地處隴西縣城的中心位置:四周早已沒了蜿蜒的城牆,但黑黝黝的城磚就是威遠樓足夠古老的最有力的證明。

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的威遠樓,它的建造和得名,與北宋名臣韓琦分不開。韓琦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時稱「韓范」,當時邊塞上傳誦這樣的歌謠:「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夏聞之驚破膽。」

出於加強武備的需要,韓琦籌劃邊防時,在隴西城東一里處的北坊建一譙樓,名曰「威遠樓」,取威震遠方之意。

到了元初,開國功勳汪世顯父子在擴建城垣時,將威遠樓移建城中。當時元朝實行軍政合治,鞏昌總帥府就在威遠樓。

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移於城中。元順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又設銅壺滴漏,置更鼓於其上,於是得名「鼓樓」。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施工重建,懸「鞏昌雄鎮」之匾,遂得「雄鎮樓」之稱。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又作修繕。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在樓台東南角設置石晷,並移宋代(北宋崇寧五年)所鑄銅鐘於樓上,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從此又得「鐘鼓樓」名。

其還曾有過雄鎮樓之稱,那是在明初期,因樓木朽敗,施工重建。彼時,工匠們先砌一巨型磚墩台基,然後於台基之上架木構築高樓,這樣一來使得其外觀更加雄偉,故改名為雄鎮樓。

至於威遠樓現今的模樣,是於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加以擴建,改修為磚基三層木構樓而形成的。

(二)

白駒過隙,王朝更迭中,威遠樓的軍事底色漸漸消褪,卻於晨鐘暮鼓間融入了芸芸眾生的日常。即使今時早已聽不到威遠樓上的鐘鼓之聲,卻依然能想像到昔時其作為主導時空、報曉,示昏的不凡氣韻。

兩則有關威遠樓的傳說,饒是有趣:

據說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地方官紳要把重達4噸的銅鐘移到樓上,但由於樓基高10多米,誰都束手無策之際,卻有一衣衫襤褸的老農在一旁冷笑。郡守見狀便問老農莫非有什麼好法子。老農不冷不熱地回答:我已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還會有什麼好法子。郡守聞言,恍然大悟,急令人運土堆積,大銅鐘沿著土坡緩緩運到了樓上。此鍾現還懸掛於威遠樓上,為國家一級文物。

另一則說的是1920年12月16日的寧夏海原8.5級大地震,波及到隴西當地,堅不可摧的威遠樓基座居然裂了一條3寸寬的口子。後,有高明的匠人在裂縫上打了幾顆大螞蟥釘,奇怪的是那裂縫竟慢慢地合上了……據說現在到威遠樓還可以看見那幾顆螞蟥鐵釘。

(三)

現在遊人所看到的威遠樓是一座磚基為三層的木樓,樓高15米,通高26米。一層樓有24柱。有資料顯示,僅其座基就高11米,長27米,寬17米。

威遠樓三層均四面飛檐,朵朵斗拱支撐梁頭、枋頭、外檐出檐的重量,102朵斗拱將樓裝飾得富麗堂皇,光彩照人。形象獨特的曲線屋頂,巨大的體積和柔和的曲線使屋頂成為這一建築最美的一處。正脊、垂脊、戧脊構成歇山式的大屋頂,屋頂中直線和曲線巧妙結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檐,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泄雨水,而且增加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正脊兩鴟吻昂首高蹲,房脊雕花栩栩如生,脊中間飾一塔瓶,瓶高2米,垂脊飛龍走獸俯視著正四方,戧脊套獸為仙鶴、獅、馬、猴,飛檐翹角呈翼然之勢,其輪廓線不是直線而是鳥翼般展開的曲線,翼角給人以輕巧活潑之感。

且不說城樓之雄壯,只是那兩塊懸掛於其三樓東西兩檐的「鞏昌雄鎮」「聲聞四達」巨幅匾額,就已無聲地坐實了隴西千百年來的輝煌和氣勢。

打開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史典籍,隨處可見「隴西」(隴西郡、隴西成紀、渭州、鞏昌府、鞏昌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這個地名。

隴西地處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華夏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發源地,承載著兩千多年厚重的人文歷史。隴西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它就像一枚厚重的大印,蓋在百姓的生活畫卷上,讓人們內心踏實且有歸屬感。

來源|奔流新聞

雷媛 劉小雷 鳳凰網甘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