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蘇聯進行史上最大計算機掃盲,學生在紙上編程靠大腦運行

非常x視界 發佈 2022-08-23T16:22:50.695922+00:00

現在三四十歲以上的人,很多在2000年前可能都沒怎麼見過計算機,然而在1985年,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就已經開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算機掃盲運動,要讓計算機編程成為一種通用技能,普及到每一個中學生。

你接觸計算機是在什麼時候?現在三四十歲以上的人,很多在2000年前可能都沒怎麼見過計算機,然而在1985年,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就已經開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算機掃盲運動,要讓計算機編程成為一種通用技能,普及到每一個中學生。近40年過去了,這項運動怎麼樣了,取得什麼成效了呢?

計算機的誕生

計算機誕生於1940年代,第一代計算機是龐大的真空管計算機,要用屋子來裝;1955年,電晶體取代真空管,更小、壽命更長的第二代計算機成為主流;1964年,集成電路計算機出現,導致微處理器的發明,第三代商業和個人用途計算機呈爆發式增長;1970年代,計算機普遍採用集成電路技術,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計算機從此開始走向千家萬戶,1972年後的計算機就被稱為了第四代計算機。

1976年,賈伯斯創立蘋果公司,推出了蘋果電腦;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進入學校和教廷,Intel 80286集成了134000個電晶體,每秒可執行270萬條指令。

法國全民計算計劃

1980年,英國政府發起了一項計劃,為學校購買了數千台BBC Micros電腦,受到了廣泛歡迎,並取得了很大成功。

受此鼓舞,法國在1985年1月發起了全民計算計劃,準備向全國1100萬學生普及計算機,目標是在50000所學校中安裝12萬台計算機,培訓11萬名教師,成本約18億法郎。該計劃成功地普及了中型計算機網絡,但計劃啟動幾個月後,由於教師培訓時間不夠,計算機也有一些問題,導致大量閒置,只有10%的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到1989年宣布失敗。

蘇聯計算機掃盲運動

1985年3月,戈巴契夫上台,可能是受到英國、法國的鼓舞,認識到計算機在未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蘇聯及加盟共和國普及信息學和計算技術基礎,讓所有學生都學會編程。為此需要給130000多所中學提供100萬台以上的計算機,推出15種國家語言編寫的新教科書,培訓10萬名教師,並從當年9月9年級的新學年開始全面開課。

與此同時,一部8月份開始在雜誌上連載的科幻太空旅行小說《Kon-Tiki:通往地球的路》也開始走紅。小說講述一名工程師和一名飛行員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把月球登陸器從月球飛回地球,巧妙地將編程和故事聯繫在一起,每一部分都邀請讀者成為飛行員,拿起計算器,把宇宙飛船開回地球。

小說和編程課程激發了學生們的夢想,然而蘇聯通過國際招標購買計算機卻不順利,機器五花八門,硬體軟體兼容性不足,不符合性能和衛生要求,最大的問題是電腦質量不好,本來要求10000個小時的可靠性能,很多電腦卻不足1000個小時就開始出現問題。最大的失誤則是當時英特爾架構計算機價格昂貴,沒有選用,但後來計算機價格迅速降低時已經晚了。

學生用大腦運行程序

根據當時的統計,整個5年間學校獲得的計算機數量不足10萬台,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是沒有計算機的,於是老師們鼓勵學生用計算器和鉛筆,在紙上寫出程序,並在大腦中通過想像力來運行程序。然後也出現了一些情景劇的場景,由學生扮演機器人,根據程序指令來關窗戶、擦黑板等。

當學生們寫信給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安德烈·葉爾紹夫時,葉爾紹夫沒有同情他們,反而說設計算法和編程是必不可少的,無論他們是否會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程序,你不能呆在那裡一學年,期望老師可憐你,給你一個滿意的分數。沒有算法,沒有程序,沒有計劃,坐在電腦前是沒有意義的。只要主動去學習,他們仍有機會「趕上通往未來的火車」。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這項史上最大的計算機掃盲運動也壽終正寢,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運動取得的效果令人意外,既提升了國民整體的計算機素養,又培養了一大批計算機技術人員和程式設計師,因為當時在莫斯科的精英學校,以及富有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支持的學校,學生們還是能夠得到實際操作經驗的。

所以這項計劃的初衷其實非常好,高瞻遠矚,如果不是失誤,或者咬牙堅持按計劃進行,真的讓所有中學生都學會編程,你能想像俄羅斯現在在計算機信息領域會是什麼樣子嗎?說不定最大的搜尋引擎、最大的社交軟體、電腦手機作業系統等現在都花落俄羅斯了。

當然,歷史沒有假設,只有一步一步堅定地走下去,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