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北上廣深!徽派小城蕪湖如何闖入機器人高端賽道?

搜狐城市 發佈 2022-09-02T15:48:11.073558+00:00

近日,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發布「中國機器人城市綜合實力排名TOP10」榜單,其中蕪湖位居第8,與上海、深圳、蘇州、南京、北京、廣州、杭州、東莞、武漢等頂尖強市同處全國第一梯隊。

蕪湖,一座GDP排名全國60開外的徽派小城,卻在「機器人」這一高端賽道中名聲大噪。

近日,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發布「中國機器人城市綜合實力排名TOP10」榜單,其中蕪湖位居第8,與上海、深圳、蘇州、南京、北京、廣州、杭州、東莞、武漢等頂尖強市同處全國第一梯隊。

從10餘年前的無心插柳,到如今的名聲大噪,小城蕪湖憑實力在機器人產業闖出了一片天。

-01-

工業基礎與創新基因

近兩年,蕪湖的存在感大多來自於一個「WUHOO,起飛」的網絡熱梗。但在近現代甚至更早以前,蕪湖其實也是個明星城市。

蕪湖位於安徽皖南東部,北與合肥、馬鞍山毗鄰,南與宣城、池州接壤,是皖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民國時被孫中山譽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長江和青弋江在此交匯,奠定了蕪湖「江南四大米市之首」的地位,也成就了近代開埠以來「安徽第一港」的霸氣。

蕪湖是有工業基因的。早在明朝時期,宋應星在 《天工開物》裡就贊道:「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彼時的蕪湖是全國著名漿染業中心,與蘇杭的絲織業、景德鎮的制瓷業等齊名。1876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蕪湖成為安徽首個開埠口岸,工商業更是迎來飛速發展。

改革開放後,蕪湖成為全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還建成了安徽首個國家級開發區——蕪湖經濟開發區。上世紀90年代,蕪湖誕生了海螺集團、奇瑞汽車等標誌性本土企業,又引進了美的電器,此後逐漸發展形成了四大支柱產業:材料產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電線電纜。

過去20年,蕪湖的二產占比從未低於40%,甚至一度超過60%。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蕪湖的經濟總量飛速增長,2008年超過安慶後,一直是安徽經濟第二城。蕪湖的機器人產業,正是在這一時期,脫胎於汽車產業發展而成的。

-02-

無心插柳到名聲大噪

蕪湖進軍機器人產業,最初只是為了解決奇瑞的造車設備維護成本過高的問題。

據當地政府平台公司蕪湖濱江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服務部部長陳衛民介紹,蕪湖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埃夫特,最早只是奇瑞公司的一個設備部,由於採用的是德國的先進設備,購買和維護成本很高,於是有了自主開發工業機器人的念頭。

由於蕪湖缺少相關方面的人才,埃夫特盯上了有「機器人黃埔軍校」之稱的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年,埃夫特與哈工大展開「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啟動了工業機器人項目。2008年,埃夫特研發出國內首台重載165公斤點焊機器人,載入中國企業創新紀錄。

2013年,埃夫特逐步走出汽車行業,將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衛浴、陶瓷、家電、3C電子、家具等細分行業,成為國內自主品牌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

埃夫特的成功為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也助力蕪湖拿下了巨大的政策利好。2013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批覆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實施方案,支持安徽打造以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為主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2015年,蕪湖又成功獲批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成為國家級、省級機器人產業雙基地。

經過多年深耕,蕪湖建成了全國首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涵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服務機器人、人工智慧、智能裝備等六大板塊。蕪湖的機器人產業,從2013年的5家企業、不足4億元的年產值,到如今集聚上下游產業鏈企業200多家,規上企業超過100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

當地龍頭企業埃夫特,已成長為國內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銷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並於2020年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以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為主營業務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不過,雖然蕪湖的機器人產業能在頂尖城市中占據一席之地,但仍有一些短板有待彌補。

-03-

人才短缺與研發短板

與機器人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其他頂尖城市相比,蕪湖的最大短板就是人才短缺。

蕪湖本地的人才儲備水平尚可,全市擁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年均畢業大學生約有4萬人。但對於方興未艾的機器人產業來說,經驗豐富的複合型人才,特別是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研發人才仍處於極度稀缺狀態。尤其近年埃夫特等企業收購了一批海外優秀公司,因此對精通外語和機器人應用的複合型人才更有著迫切需求。

然而蕪湖作為一個經濟總量不足5000億元的長三角城市,對於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並不突出。2010-2020年,蕪湖常住人口僅增長9.94萬人,在安徽甚至排不上前三。「十三五」時期,蕪湖年均引進大學生2萬人左右,與北上廣深等頂尖強市無法比擬。

對此,蕪湖一方面抓緊內部培養,一方面加快外部引進。2019年,安徽工程學院依託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智能科學與技術等新工科專業,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這些人才將為本地機器人產業帶來一定補充。對於外部引進,相信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等戰略加持下,加速融入長三角的蕪湖有望迎來新突破。

蕪湖的另一大短板,是自主研發能力尚有欠缺。目前蕪湖雖然已集聚上下游產業鏈企業200餘家,但仍缺乏核心部件生產能力。工業機器人生產的三大核心部件——減速機、伺服電機和控制器國產化率相對較低,基本被美國和日本高端品牌壟斷。根據2019年數據,蕪湖部分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率為50%,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蕪湖表示,下一步將從三個方面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首先就是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聚焦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二是強化人才培育,打造高端製造領域人才高地;三是加強雙招雙引力度,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10餘年前便憑藉強大的工業基礎與創新基因脫穎而出的蕪湖,正奮力攻破一個個關口,攀登新的高峰。

參考資料:

[1] 各市統計局

[2] 安徽第二城,究竟如何「起飛飛飛飛飛飛」?地道風物

[3] 蕪湖:一座強 IP 城市和他的人才爭奪戰.21世紀經濟報導

[4] 埃夫特許禮進:從步履蹣跚到小巨人的這些年.經濟觀察報

[5] 蕪湖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情況.金帆 方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