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現捕野生梭子蟹,能吃一口全靠搶

食旅記 發佈 2022-09-18T21:19:11.701552+00:00

東海現捕野生梭子蟹,能吃一口全靠搶。「秋風起,蟹腳癢」,不吃螃蟹的秋天,是會後悔一整年的,隨著東海正式開漁,東海野生梭子蟹開啟霸屏模式。


東海現捕野生梭子蟹,能吃一口全靠搶。

「秋風起,蟹腳癢」,不吃螃蟹的秋天,是會後悔一整年的,隨著東海正式開漁,

東海野生梭子蟹開啟霸屏模式。

鮮活現捕,漁船直供,順豐空運次日達。

螃蟹上桌百味淡,一鍋鮮頂一桌菜,看似嶙峋堅硬的軀殼,卻藏著鮮靈柔嫩、肥美無比的肉質,一口咬下,白花花的蟹肉從殼裡擠壓出來,豐厚、鮮嫩、清甜,還能吃出大海的淡淡咸香,堪為直達靈魂的人間至味。



不同於人工養殖、全年都能吃到的梭子蟹。東海野生梭子蟹只有秋季開漁後才能吃到,經過數月的休養生息,個個身強體壯、肉鮮而肥。

而剛開漁的一個月,也就是9月,正是野生梭子蟹「價低物美」的時候,食客老饕們摩拳擦掌,能吃一口全靠搶。之後,產量越來越少,價格水漲船高,想搶可能都搶不到了。





- 鮮肥有底氣 -

它來自東海之濱,「中國梭子蟹之鄉」象山


梭子蟹全身披有堅硬的甲殼,因其形狀似織布梭子而得名。肉多、肉質潔白、細嫩,蟹黃味香,蟹膏飽滿,當地人俗稱「白蟹」。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鮮甜味,食之別有風味,正如古文所言:「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貴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



但都是梭子蟹,為什麼這隻梭子蟹不一般?因為它來自「中國梭子蟹之鄉」——浙江寧波象山。2009年,中國漁業協會將象山評為「中國梭子蟹之鄉」,同年「象山梭子蟹」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象山是中國四大漁港中心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就將美食疆域擴張到了豐饒的東海。數千年來,象山人世代耕海牧漁,「因漁而港,因港而城」,形成「月牙」狀封閉型港灣,不起眼的老碼頭,愣是占據了寧波漁業收入的半壁江山。



象山位於黃金北緯30°的東海海域附近。人們從象山出發,駛向東海深處,沿途捕撈野生的梭子蟹。優越的自然條件,使象山周邊海域成為梭子蟹的理想棲息地,個個膘肥體壯、口感上乘。



台灣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東海交匯,洋流攪動,海水溫度適中,同時奔流而來的江河水系帶來大量天然餌料。野生的梭子蟹,橫行霸道,以貝肉、小魚、小蝦、水藻嫩芽等為食,個頭更大,肉質更肥美緊實,蟹膏也更加濃郁。



許是生來就呼吸著大海的氣息,身壯肉多、味美色鮮梭子蟹比起一般江河湖泊里的螃蟹,更多了一分咸鮮的海味,令人慾罷不能。



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雅士都曾拜倒在梭子蟹的鮮腴之下。蘇軾曾在《丁公默送蝤蛑》中寫到對梭子蟹的喜愛:「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蝤蛑即是梭子蟹的雅稱,大如赤色的玉盤,大鰲雪白,這鮮美滋味配上美酒再好不過。



- 二母蟹,頂蓋肥 -

本地人才懂的挑蟹秘訣


9月梭子蟹以吃肉為主。很多外地人吃梭子蟹喜歡挑大蟹,認為蟹大則肥、味鮮,但當地食客、資深吃貨,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會在小蟹中挑挑揀揀,他們挑選的多是重3兩左右,蟹肚凸起、帶紅點的「二母蟹」,寧波人也俗稱「小娘蟹」。



「小娘蟹」是還沒有成熟的母蟹,這種螃蟹沒有產過籽,兼具公蟹和母蟹特點,殼裡有肉、有膏又有黃,加上要為產籽做準備,就有著「頂蓋肥」的壯碩。

別看個頭比公蟹小,但肉質充足,十分壓秤。用手一掂,有著沉甸甸的墜感,肚臍與蟹殼幾乎要被頂開,現在正是食用的好時節,如果等到蛻殼後就會變為成熟母蟹。



我們這次選擇是2-4兩的優質梭子蟹,裡面有公、有母,同時隨機的還有這種高性價比的「小娘蟹」。肉厚到捏不動,還有流沙般的白色膏體,鮮嫩甘甜中帶著肥腴,一口下去,吃到滿足。



秋之味

蒸炒醃鹵,梭子蟹的N種打開方式


不同於多用來清蒸的河蟹,梭子蟹有著各種各樣的做法。紅殼、粗腿、嫩肉,各個部位都可單獨成菜;清蒸、蔥油、紅燒、鹽滷等各式花樣,都能發揮它的鮮美,令人分外眼饞。

新手,建議清蒸,原汁原味。吃梭子蟹,沒有比清蒸更簡單的。螃蟹洗淨後,冷水上鍋蒸,肚皮朝上、蟹蓋朝下,倒扣在蒸屜上,這樣可以防止蟹內精華流失。



進階者可以來盤浙江人尤愛的梭子蟹炒年糕。

紀錄片《螃蟹的征途》專門介紹過這種吃法。原本軟糯滑嫩又充滿嚼勁的年糕,吸滿了梭子蟹的鮮香,美味直接沖頂。肥嘟嘟的蟹肉,手、口、唇、舌並用,咬、吮、掰、嚼上陣,角角縫縫的雪白肥腴也不能放過。


紀錄片《螃蟹的征途》


砂鍋粥店的鎮店之寶,也多有一道梭子蟹海鮮粥。周末在家,一隻梭子蟹半斤大蝦,熬一鍋鮮甜順滑的海鮮粥,專治各種沒胃口。



蔥油梭子蟹(像蔥油麵那樣,熱油潑香)、蔥姜炒梭子蟹青椒炒梭子蟹等等,都會讓你打開不一樣的美味世界。



- 次日達 -

碼頭直供,剛下船頭,就到舌尖


時節限定的鮮味,比的就是「速度和激情」,一切都在為「次日達」做準備。開漁期間,蟹籠船,流刺網船,小單拖船、拖蝦船……千帆競發,齊齊上陣。

晚上漁港亦通火通明,一艘艘滿載而歸的漁船向岸邊行駛,帶來浙江乃至全國人所期待的鮮。碼頭上,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裝箱、稱重、裝車、運貨。



分撿的阿姨們經驗十足,先把死蟹、弱蟹剔除,只挑鮮活肥壯、肉質飽滿的蟹子。再按重量、大小、公母分類,並用橡皮筋將蟹鉗扎綁起來,手法快到飛起,一個熟練的挑揀工,5秒就能綁好一隻蟹。



正常情況下,梭子蟹離開低溫海水和高氧環境,幾小時內就會死亡,所以很考驗裝蟹方式。我們採用泡沫箱+冰袋+保溫袋三重方式提高梭子蟹的存活率。



裝好箱的那一刻,順豐小哥立刻接收,直接裝車或運到飛機場,冷鏈保鮮,發往各地。為了這秋日的一口鮮,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剛下船頭,就到舌尖,次日到達餐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