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泉山——懷柔聖泉山人文記(之一)

浩淼wd 發佈 2022-09-22T10:35:45.251676+00:00

圖文/王海聖泉山在懷柔城西北約一十二里的懷沙河左岸,口頭村北側。其山,橫列秀拔,徑曲谷幽,壑淺岩宕,石乜錯落,儼然神工雕塑。梁坡溝谷,林木森然,樹多松柏,間生橡榆,更有梨桃杏栗,柿棗核桃,還有紫荊榛灌,繡線黃菊叢生覆蓋。春時滿目蒼翠,秋日色彩斑斕。

圖文/王海


聖泉山在懷柔城西北約一十二里的懷沙河左岸,口頭村北側。

其山,橫列秀拔,徑曲谷幽,壑淺岩宕,石乜錯落,儼然神工雕塑。梁坡溝谷,林木森然,樹多松柏,間生橡榆,更有梨桃杏栗,柿棗核桃,還有紫荊榛灌,繡線黃菊叢生覆蓋。春時滿目蒼翠,秋日色彩斑斕。

山坳平緩有致,峰不蔽天,東迎旭日,西送夕輝。正合《說文》所云:山,宣也,宣氣散而生萬物。聖泉山原稱九龍山,山脊走南北,北連三渡河、慕田峪古關要塞,南抵九條綿延之山樑,其形酷似九條游龍騰雲翔霧。

明正統元年,該山始建的觀音禪寺,因附近有美泉,又名聖泉寺,又因禪寺所在,山水清幽,似有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之意境,常被文人雅稱為桃源寺。該寺因與紅螺、朝陽二寺為近鄰,名氣漸大,香火盛且信眾多。漸而九龍山就被稱為聖泉山。

聖泉山南北兩峰,南為彌勒頂,北為觀音巔。南山坡緩路迂,幾步一景,極富變化;北山植被茂密、怪石嶙峋、微風入林、怡情爽身。

聖泉山下,果林蔚然,三季花果,爭鮮鬥豔。清末懷柔名儒,貢生劉慶堂曾多次登臨聖泉山,深被空朦山色所折服,得暇就站在懷沙河岸久久仰望。

他在《望九龍山·之一》詩中寫到:「遠望秋山滿翠微,高低雲嶺對斜暉。遙知絕頂桃源寺,傍晚禪僧曳杖歸。」劉貢生在數次親歷、遙望的同時,還不滿足:「山峰繚繞似蓬壺,幾欲攀躋怯路迂。安得雲林高畫手,壁間繪作臥遊圖(《望九龍山·之二》)。

在詩人的心目中,那山峰繚繞的聖泉山亦如海中的蓬萊仙山,恨不得請來「元季四大家」之 一的山水畫家「雲林子」,把聖泉山全貌畫下來,懸於室壁,供以神遊。

聖泉山因古寺幽微而盡顯靈氣,聖泉寺則因聖泉山的擁護而禪意深濃。因此,聖泉山就了寬仁大善的意象。《韓詩外傳》雲;夫山,萬人之所瞻仰,材用生焉,寶藏植焉,飛禽萃焉,走獸伏焉。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所以樂山也。古人把大山比擬為「仁人志士」,是因為大山長期對人類精神和物質的奉獻。

由此,我們明白了孔夫子之所以有「仁者樂山」之慨,是因為山本身就是偉大的仁者。

的確,聖泉山就是寬厚的仁者,他以其無限的寬厚,靈智的神韻,為人們提供了豐碩的山珍和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可以想見清代那位詩人,在一個春日的傍晚,自彌勒頂尋徑而下吟誦著:「山谷崎嶇小徑遐,芳林深處少人家。桃源古寺參禪後,踏遍紅雪萬朵斜。」時,其精神家園是何等的豐富絢爛。


碑文中的地名印證了舊詩文中的「意象」

1.「層巒疊嶂水迴環,名士幽棲在此間。清福幾生修得到,課餘遊眺九龍山」。

作者——趙治邦 字鯉庭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趙治邦是口頭村鄉紳曹效先(字丹忱)的小舅子,密雲人,清末民初文人,《民國密雲縣誌》編纂之一。詩中的「九龍山」,即聖泉寺光緒碑中的九龍山。

2.「林泉靈秀繞連環,高尚名賢住此間。杖履優遊臨聖地,讀余散步九龍山」。

作者——傅琛:民國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傅琛,字葆忱,四季屯人。光緒丁酉拔貢。光緒二十六年京師大學堂法政優等畢業。清季官至吉林政法專門學校總辦。民國二年至十八年,曾任吉林長春地方審判廳、吉林高等審判廳、直隸萬全檢察廳、山西高等審判廳、山西高等法院推事、庭長、檢察長等職。有《法學通論》、《民法總則》、《財政學》、《各科講義集冊》存世。

傅琛詩文中不但也涉及了「九龍山」,而且介紹了劉慶堂所著「懷柔風土誌中的昌平口頭村之《桃源寺記》」。由此可見,清末民初時期,聖泉寺曾被習稱「桃源寺」,與聖泉寺光緒碑相符。

3.劉慶堂:

《望九龍山·之一》「遠望秋山滿翠微,高低雲嶺對斜暉。遙知絕頂桃源寺,傍晚禪僧曳杖歸」。

《望九龍山·之二》「山峰繚繞似蓬壺,幾欲攀躋怯路迂。安得雲林高畫手,壁間繪作臥遊圖。」

聖泉寺之名與斜井

現在口頭村北的「觀音禪寺」之名,已基本被「聖泉寺」取代。根據明清碑文可知,聖泉寺之稱,源於清光緒碑文中「考稽古碑,見有昌平州東北聖泉山觀音禪寺」之語。也就是說,因寺廟在「聖泉山」,寺以山名。

再由於碑文中還有聖泉山又名「九龍山」、以及「桃源」的記載,聖泉寺在舊詩文中又有了「桃園寺」之雅稱。

由此可見,聖泉寺、桃源寺、聖泉山等名都與「聖泉」有關。但在明清早期廟碑或文人的詩文中都沒有關於「聖泉」的解釋。

直到清同光時期,再次重修廟,勒碑記事,才提到了「聖泉」之名:「口頭村北九龍山後名曰桃源,北柏南松,堪稱絕景,……由麓至頂,峰巒之高峻足有數尋。而其建有古井焉,取之不竭用之有餘,無惑乎名為聖泉寺也。」

這就是說,九龍山後桃源之地有泉,可以圍泉建井,有了水源保障既可建寺,因這裡的井泉「取之不竭,用之有餘」而被譽為「聖泉」。所以,人們將觀音禪寺冠以聖泉之名,就就沒什麼可疑惑了。

根據光緒碑文對「古井」即聖泉的記述,參照實際地貌。所謂聖泉寺斜井,原是以高台之下,緊貼台壁的一個水泉而建。

台地上建寺後,為汲取方便,將水泉圍砌了貼壁井筒。因這眼地面水井,並非平地鑿鏨,又因台壁並非垂直,而稍外斜,其井筒也必顯傾斜。所以,此井就成了獨具特色的「斜井」。加之井筒曾孤懸在廟院邊緣台坎,因型賦義,似乎水井飄然而來,隨著歲月曆久,也就漸漸有了「韋馱背井倉促安放成斜井」之神話。

聖泉寺韋馱背井的神話非常有名,百年來口傳說文記總不衰,並被一些正規文史資料所收錄。但版本不一,細節各有簡繁,立意也不盡相同。筆者於十幾年前亦有一以此材料的小文,貼附在此,為自家之言。

2008年10月8日初記

2021年6月24日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