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 會「餓」出膽結石嗎

光明網 發佈 2022-09-24T00:01:53.621123+00:00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種說法:「經常不吃早飯的人會得膽結石。」這是真的嗎?膽結石是怎樣形成的?我們能否預防膽結石呢?01膽結石是怎樣形成的人們常說的膽結石是膽囊結石,是指膽囊內發生結石的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膽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種說法:「經常不吃早飯的人會得膽結石。」這是真的嗎?膽結石是怎樣形成的?我們能否預防膽結石呢?

01

膽結石是怎樣形成的

人們常說的膽結石是膽囊結石,是指膽囊內發生結石的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膽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膽結石的形成原因複雜,與多種因素有關。膽汁主要由肝細胞分泌,其主要成分是水、膽汁酸鹽、膽固醇、磷脂和膽紅素等。膽固醇不溶於水,而膽汁中的膽鹽和磷脂形成的微膠粒可包裹膽固醇,將其溶解在膽汁中,使膽固醇不易析出形成結石。但是,如果膽汁中的膽固醇過多、濃度明顯增高,超出了膽鹽和磷脂微膠粒的溶解轉運能力,膽固醇就容易沉澱、析出,形成結石。當人們出現膽囊功能異常,比如收縮排空功能減弱時,就會使膽囊內的膽汁淤滯,促進膽固醇結晶、聚集,進而形成膽結石。

02

膽結石有什麼表現

有些人可能並沒有身體不適的表現,只是在體檢中偶然發現自己存在膽囊結石,這種情況稱為無症狀膽結石。還有一種情況被稱為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主要有以下表現:

膽絞痛 膽結石的典型表現是膽絞痛,通常是在患者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或臥床休息、體位改變時發作,表現為右上腹或上腹部陣發性疼痛,或持續疼痛伴陣發性加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可伴有噁心、嘔吐。

消化不良 有些膽結石患者僅表現為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如上腹部隱痛,或有飽脹不適、噯氣、打嗝等,因而會誤認為自己有胃病。嚴重的膽囊結石甚至可發生膽囊穿孔、梗阻性黃疸、膽源性胰腺炎、膽囊癌等,使患者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全身不適 急性膽囊炎、膽源性胰腺炎病情加劇時,患者可出現乏力、不適、寒戰、高熱等全身炎症反應,此時往往提示病情較重。

03

哪些人要當心膽結石

任何影響膽汁中膽固醇濃度或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均有利於膽結石形成。總的來說,存在以下因素的人應提高警惕。

高脂肪飲食者 這種不均衡的飲食結構會使人體膽汁中的化學成分比例失調,致使膽汁中某種成分增多或減少,為膽石症的發生埋下隱患。高飽和脂肪(動物性油脂)和高膽固醇膳食、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肝硬化等是膽結石的高危因素。

長期不吃早飯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不吃早飯或習慣早飯和中飯一起吃,這樣做並不好。長期不吃早餐會影響膽囊排空功能,導致膽汁淤滯,使人更易患上膽結石。

女性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可促進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高,妊娠則會影響膽囊排空功能,這也是膽結石多見於女性的原因。

此外,缺乏鍛鍊、長期飲酒等不良習慣,可通過影響膽固醇代謝、膽汁腸肝循環和膽囊功能,促使膽結石形成;家族遺傳因素等也與膽結石的形成有關。有上述情況的人應當心膽結石。

03

如何預防膽結石

規律飲食 不僅要吃早餐,還要規律三餐,不能長期空腹。

定期體檢 高危人群要做到定期檢查。查膽結石,首選B超。對於直徑只有3毫米的結石,B超的診斷率高達90%以上。如果想看到更小的結石,可以選擇CT檢查。一旦確診膽結石,應儘快就醫,如選擇保守治療,最好每3個月複查一次。

避免過度節食 過度節食會導致膽汁中各種成分比例失調,膽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結石。

需要提醒的是,飲食不節制、常吃大魚大肉的人還容易出現膽固醇「超標」的情況,可能增加膽固醇結石的發生風險。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宋自芳

來源: 健康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