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真的對身體好嗎?喝水也有這些講究,別亂喝,或對身體有害

醫學減重丁醫生 發佈 2024-05-09T05:31:45.621976+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王同學熱衷於減肥,看到網絡上明星分享喝水減肥法,於是開始效仿,每天大量飲水。某天大量飲水後,出現全身乏力、頭痛、噁心、心慌等症狀,被室友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王同學患上了「水中毒」,經過住院治療,最終脫離了危險。醫生說,幸虧就醫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王同學熱衷於減肥,看到網絡上明星分享喝水減肥法,於是開始效仿,每天大量飲水。

某天大量飲水後,出現全身乏力、頭痛、噁心、心慌等症狀,被室友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王同學患上了「水中毒」,經過住院治療,最終脫離了危險。醫生說,幸虧就醫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王同學很不解,多喝水不是有利於身體健康嗎,怎麼還會中毒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王同學一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詳細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水中毒」,我們應該怎麼樣避免水中毒,健康飲水,科學補水。

一、水中毒是真的嗎,原因是什麼?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從小家長就告訴我們,要多喝水,喝水對身體好。但其實,喝水也不是越多越好,飲水需要適量,否則也只會適得其反,水中毒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水又沒有毒,怎麼會中毒呢?

其實,「中毒」不僅指攝入有毒的物質,任何東西超過了一定量,對身體造成了傷害,都可以叫做中毒。

如果喝水過多,身體來不及將這些水排出去,就有可能會稀釋血液的濃度。血液中的血漿蛋白、血紅蛋白,還有鉀、鈉、氯等離子的濃度降低,水分會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流向離子含量更多的細胞內,被組織細胞吸收。細胞吸水後會膨脹腫大,細胞內部的結構和功能也會被破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中毒」。

我們都知道,腎臟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物、毒物,但是過量飲水卻會增加腎臟負擔。對於腎臟健康的人來說,出現水中毒後,症狀比較輕微,但是對於一些本身就有基礎疾病、腎臟功能不太好的人來說,出現水中毒的概率會增加,而且症狀會比較嚴重,比如慢性腎炎、心臟疾病、尿崩症等。

所以說,喝水雖好,可過量真的會導致中毒,那麼水中毒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我們一次性喝多少水就有可能引發水中毒呢?

二、一次性喝多少水會導致水中毒?

水中毒這麼可怕,那麼究竟喝多少水會導致水中毒呢?其實這沒有固定的量,與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有關。

如果是高強度運動,大量出汗,每小時排出的水分就會比這個多,相應的補充水分也可以適當增加,可即使是這樣,每個小時喝水量也不要超過1.5升

如果是腎臟功能不太好,喝水的量就要更少,少量多次飲水,慢慢喝,才能減少水中毒的發生。

不過,有點需要提前說明: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功能強弱不同,排水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同,那麼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嬰兒、孕婦等,需要怎麼樣進行補水,補水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老年人主動喝水

老年人敏感度比較低,不太容易察覺出口渴、皮膚乾燥等這些身體所發出的缺水信號,所以應該注意,主動喝水。

尤其是起床後、餐前一小時、餐後兩小時這些喝水的最佳時段,要記得補水。喝水時要少量多次,慢慢喝,切忌一次性喝的過多或者過快。

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降低,身體的各個器官也都老化,腎臟的功能也不如年輕時好,如果一次性喝水過多或者過快,很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腎臟不能及時將多餘的水分排出。尤其是對於有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的老年人來說,喝水的量就更要注意。

孕婦的代謝較快,應適當多補水。

孕婦要掌握好喝水的時間,主動喝水,最好是每隔兩個小時就補充一點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因為感覺口渴的時候,體內的水分已經不足,這對胎兒發育是不利的。

早上起床後,可以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這樣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可以防止便秘。但是也應注意,喝水不能過量,孕婦本就容易浮腫,如果飲水量過多,不能及時排出,會加重浮腫。

另外,孕婦最好飲用礦物質水,其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可以補充孕期所需。

除了孕婦,新生兒補水也需要額外注意。

嬰兒不會自己表達口渴想喝水的需求,就需要照料嬰兒的人多注意觀察,最好按時按量給予補水。如果嬰兒口唇發乾,就表明嬰兒明顯缺水了。

母乳是嬰兒補充水分和能量的主要來源,母乳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所以在新生兒時期,奶水充足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缺水的情況。

隨著嬰幼兒逐漸長大,飲水量和次數都會有所增加。但是在給寶寶餵水的時候,要注意,儘量給他喝白開水不要喝有甜味的飲料

一方面,飲料裡面含有添加劑,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利,另一方面,寶寶喝了帶甜味的飲料,就不願意再喝母乳了。

一般我們會選擇在兩次餵奶中間的時間給嬰兒餵水,洗澡後、睡覺前等也需要適當給嬰兒補水。如果嬰兒不缺水,也不要強行給嬰兒餵水,因為寶寶的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功能也不如成年人,如果體內水分過多,會增加嬰兒腎臟負擔。

這些特殊人群在補水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應該如何進行健康補水呢?

三、如何健康補水?

首先,喝水應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大多數的飲料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劑,例如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增稠劑等。這些食品添加劑能夠防止飲料腐壞變質,提升飲料的顏色和口感。

雖然我國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嚴格的要求,但是也會有一些無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在添加劑中混入一些有害成分,或者是超出正常的量。

尤其是一些小孩子,特別喜歡喝碳酸飲料,這對於孩子骨骼和牙齒都是十分有害的。碳酸飲料中的磷酸,會影響人體對於鈣的吸收,從而引發骨骼發育緩慢、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疾病。

碳酸飲料中的碳酸,會抑制人體內的有益菌,破壞消化系統。而且飲料中釋放的二氧化碳會引起腹脹,影響食慾。另外,很多飲料的含糖量也非常高,過量的糖分被人體吸收後,容易引發肥胖

其次,應該合理分配喝水的時間,喝水不要集中在一個時間段,更不能感覺口渴才開始喝水,喝大量的水。

早上起來後,喝一杯溫開水,有助於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飯前一小時飲水,可以清理腸胃,幫助胃排空,增加胃液的分泌,促進消化。飯後兩小時飲水,可以幫助消化吸收。

在身體不舒服時,也可以通過喝水來改善。

比如,當我們感冒的時候,就會聽到醫生叮囑「一定要多喝熱水」。這是因為當我們感冒發燒的時候,出於自我保護機制,會通過出汗來幫助身體降溫,這個時候就需要多補充一些水分,促進排汗和排尿,改善代謝。

咳嗽咳痰時,也需要多喝開水。飲水可以稀釋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如果心臟不太好,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水,這樣可以減少血液的粘稠度,降低心梗等疾病的發生。

劇烈運動,大量出汗以後,可以適量喝一些淡鹽水,因為在我們排汗的時候,體內的鹽分也會隨著汗液排出,這個時候,補充一點鹽分,可以保證血液的滲透壓,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水鹽平衡。

其實,喝水也並不是水分攝入的唯一來源。我們吃的水果、蔬菜,喝的湯等,裡面都包含了大量的水分。所以每天喝多少水,怎麼補水,也是要依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的哦。

比如,我們吃了很多蔬菜水果,或者是喝了湯,那麼這些食物也會給我們身體提供必要的水分,額外的喝水量就可以適當減少;如果我們日常的飲食中,不習慣喝湯,也不經常吃水果,那么喝水的量也要適當增加。

文章最後: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但凡事過猶不及,喝水過多過快,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出現水中毒,輕則噁心嘔吐,重則危及生命。我們在喝水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少量多次,一口一口慢慢喝,這樣才會對身體有好處。

參考文獻

[1]阮光鋒.多喝水好,但喝太多也不行[J].大眾健康,2022(06):82-83.

[2]申正日.水喝多了也中毒?[J].中醫健康養生,2020,6(10):29-31.

[3]馬善恆.碳酸飲料對身體的危害[J].2017(Z2):86-87.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