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秋季養生要訣,陰平陽秘、收斂閉藏、防秋燥

中醫養生專家陳新 發佈 2022-09-25T04:30:51.992333+00:00

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今年是23日),太陽到達黃經180°,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是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全球各地在秋分這一天晝夜等長。秋分時節,我國南方的氣候才開始正式入秋,此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已進入涼爽的秋季。

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今年是23日),太陽到達黃經180°,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是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全球各地在秋分這一天晝夜等長。

秋分時節,我國南方的氣候才開始正式入秋,此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已進入涼爽的秋季。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一些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在秋分過後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


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將開始逐漸乾涸,因此我們會覺得空氣越來越乾燥。


秋分時節養生要訣:陰平陽秘、收斂閉藏


01慎起居、防秋燥

秋分作為晝夜平分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態。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一場秋雨一場寒」,大家要根據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服,謹防感冒。


秋季天氣乾燥,導致感冒的外感邪氣主要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但到底是涼燥還是溫燥,還與個人體質有關。關於防治秋燥,請參見公眾號「推陳出新談健康」「秋季養生保健——秋燥篇」



02精氣內守,以養「收」氣

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

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

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此時需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食療益氣養肺

在秋分之際防範呼吸道疾病,可在日常飲食調攝中適添加黃芪、太子參、杏仁等入肺經、補肺氣的藥物,以日常煲湯、茶飲等方式食用。


⚠️同時應少食蔥、姜、蒜、韭、椒等新香辛發散之物,適當多吃一些酸甘養陰的蔬菜水果,如梨、石榴、葡萄、柿子、甘蔗、藕、百合、銀耳、蜂蜜等。


關於秋季適合喝的食療養生茶,請參見公眾號「推陳出新談健康」秋冬交季喝什麼茶?


運動促運化


秋季健身運動講求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合一」,此時開展適當適量的運動,尤其是伸展運動,可提高身體的靈活度,具有「運化作用」,能滋脾補筋,收斂心神。


所謂「運之始暢,化之始通」,意思是呼吸舒暢時可從呼吸帶動氣血循環、脾胃消化、津液代謝一路順暢,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秋季運動推薦室內室外均可開展的五禽戲、八段錦、六字訣等健身功法。


例如八段錦中的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即通過「左右開弓」的動作達到肝肺二者相互協調、氣機條暢的生理作用。


「左右開弓」在中醫理論中是講「左肝右肺」的意思。此式動作有擴胸作用,除了對肝肺兩者有保健作用外,對位於胸腔內的各個臟器也都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秋季穴位保健

足三里

足陽明胃經上的此穴為保健養生要穴,具有強力滋補的功能,每天按摩此穴15分鐘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以及增強抗病能力。



豐隆穴

同屬足陽明胃經的豐隆穴為健脾祛濕保健要穴,主治由痰飲而引起的頭痛、眩暈、胸悶以及咳嗽痰多等病證,所以每天堅持按揉豐隆穴15分鐘,聯合按揉足三里、解溪等穴位可增強化痰祛濕的功效。



特別提示:


早晚室外濕冷,運動儘量室內開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更需注意合理健康的運動方式。


秋季進補要注意不要過補,否則會給腸胃造成負擔,以致胃腸功能失調,過猶不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