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走近鎮江非遺「瓷刻藝人」李貴華

紫牛新聞 發佈 2022-10-01T21:58:21.164670+00:00

對於年近八旬的李貴華老人來說,這種「叮叮噹噹」的瓷刻時光很是陶醉與愜意。「瓷刻,又名刻瓷,就是在瓷器上,用金剛石或合金鋼製成的刀具,進行鏨刻、鑿鐫,刻畫。」

一把刻刀、一柄小錘,在潔白堅脆的白瓷上敲打。下手毫不拖泥帶水,伴隨著「叮叮噹噹」的清脆敲擊聲,運河古橋的畫面便一點點顯現出來……

非遺傳人李貴華

對於年近八旬的李貴華老人來說,這種「叮叮噹噹」的瓷刻時光很是陶醉與愜意。金秋時分,記者來到鎮江市潤州區寶塔街道運河社區李貴華家中,走近這位瓷刻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有他35年來的藝術追求與探索。

獨處陋室 結緣「瓷刻」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在瓷器上,用金剛石或合金鋼製成的刀具,進行鏨刻、鑿鐫,刻畫。」 9月25日,在其不大的書房裡,李貴華打開話匣子,生怕記者不明白,便操起小刀小錘,「叮叮噹噹」地敲將起來,那忘我而專注的神情,讓人見識到一位民間藝人的獨我境界。

說起與瓷刻結緣,李老的思緒飄回到60多年前。李老是土生土長的鎮江人,讀中學時,就喜歡寫寫畫畫、唱唱跳跳,後成為部隊的宣傳隊員。憑著天賦,出人意料地自學葫蘆絲和揚琴演奏,正是這段軍旅生涯激活了李貴華的「藝術細胞」。轉業到鎮江塑料廠,一曲《牡丹之歌》唱紅全廠,博得「牡丹廠長」的美譽。「那時物質生活是匱乏點,但文化生活相當活躍,以至最初接觸瓷刻,也源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 李貴華回味青春歲月,感觸頗深。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李貴華在下崗潮中,黯然離廠。為貼補家用,他遠赴景德鎮學習瓷像製作,就這樣進入「瓷藝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朋友家見到一件瓷刻作品《焦山秋景》,圖為寫意山水花鳥,極具中國文人畫之意境,觀有墨感,觸有手感。那一刻,李貴華仿佛發現「新大陸」。

這種「瓷器上刺繡」的獨特藝術,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並暗自決心要將這門技藝學到手。從1988年起,他便拜吳正金、沈富城等為師,先從竹刻上手,再把板畫原理運用到瓷刻上。

他邊研究邊琢磨邊請教,用近半年的時間,李貴華的第一件山水作品完成了。老師們在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指出 「技巧上黑白要大改進,線條不夠流暢,比較呆板」。直到現在,那懇切之言猶在耳畔,李貴華認為,既然學了瓷刻,就必須精益求精,把這門技藝發揚光大。

鍾愛瓷刻,快樂耕耘。從完成第一件作品開始,李貴華對瓷刻的熱愛一發不可收。他獨處陋室,以刀代筆,以瓷當紙,常年堅持夜修,痴心不改。 30多年來,李貴華先後刻瓷刻畫600餘件。在老人家中,不大的書房擺滿老人得意之作,《早春》《古渡石塔》《大橋夜景》,無不折射出古城自然與人文變遷,盡現著刻瓷人熱愛藝術、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愫。

賞析

樂在「瓷刻」 匠者風範

「瓷刻與繪畫不同,繪畫是在介質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加法藝術,瓷刻則是在瓷器上一點點削減釉彩和瓷質,是減法藝術。加法藝術可以修改,但減法藝術不行,一刀誤刻,前功盡棄!」李貴華樂在瓷刻,探索前行,但其過程的艱辛又可想而知。

一刀刀刻下的,是李貴華跳動的匠心和執著的追求。他追隨傳統瓷刻的發展軌跡,四處尋訪民間高手,請教技藝要領。「瓷刻作畫至少有4道工序,下圖稿、雕刻、上色、配架,最難的是雕刻這道關。」李老邊說邊比畫,「先將圖畫或照片按相應比例放大,貼合於瓷胚,複寫紙放在兩者之間;準備好後,用中性筆按圖稿紋路描摹,留下相應痕跡;再用刻刀細細雕刻……」此時此刻的他,一臉認真,全然一副匠者風範。

作品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就是李貴華這類藝人,刻刀在他的手上連續均勻地敲擊著瓷盤,塑造出富有張力且極具變化的線條;執錘手腕的力度和執鑿角度的變化,勾勒成生動且有層次的刻面……在記者看來,每一步操作在他手裡都是那麼自然流暢。

其實,修煉瓷刻技藝並非一帆風順。李老告訴記者,瓷盤經過1800多度高溫燒制,硬度高達70多度,用刻刀在瓷面作畫是「硬碰硬」。有時一不小心,鐵錘打滑,刻刀就會割破手指。更扎心的是,一件作品經過10天半月的心血熬製,眼瞅著大功告成,不料一刀下去,力度或角度稍欠,瓷面瞬間砰然碎裂。「那太慘了!」李老猛呷一口茶,微笑中甘苦自知。

藝海無涯苦作舟。李貴華則在苦中生樂,在單調乏味中刻畫藝術亮色。他用純藝術的思維創作,每一件瓷刻作品都講究慢工出細活。一幅戲劇臉譜瓷刻,看似造型簡單,但往往單色上盤就得層層覆蓋30遍。但他說自己是在創造生命,每天10個小時的創作過程「是種精神享受」。

情系公益 傳承「瓷刻」

「瓷刻藝術,於方寸之間表現出耐人尋味的博大精深,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需要有更多的人來學習她、傳承她和發展她。」李貴華語氣堅定,表情嚴肅。出於對瓷刻的熱愛,也擔憂後繼乏人,這些年來,他義不容辭地當起瓷刻畫「非遺傳承人」,形式多樣地宣傳推廣這一神奇藝術。

李貴華從小生活在古運河畔,對運河有著太多的美好記憶和觸及靈魂的天然感情,雖然幾度搬遷,但是始終鄰河而棲。當街道以古運河為紐帶,打造「印象•運河」文化帶時,李老不顧年逾古稀,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其間,讓運河文化「流入尋常百姓家」。他拿起數位相機,徜徉於運河風光帶,用欣賞的眼光觀察運河滄桑變遷,拍下一張張主題圖。爾後,經過構思設計,剪輯取捨,放大成畫稿,再「叮叮噹噹」「繡」於瓷器之上。就這樣,一組組「觸有手感、觀有筆墨」的「印象•運河」瓷刻畫精美「出爐」:淡黃的柳葉、泛青的河面、古樸的石橋,明快生動的岸線……手工里的鎮江元素,淋漓盡致地詮釋著「運河美家鄉好」的藝術表達。

而在傳承這門技藝上,李貴華也是不遺餘力。他應邀到鎮江運河社區舉辦「運河傳情、瓷刻傳承」小課堂活動,引導青少年欣賞瓷刻畫,指導孩子們動手學習瓷刻技巧。「我是非遺傳承人,傳承非遺是要為社會服務的。真心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非遺傳承隊伍。」李貴華如是說,記者感受到了那目光的熾熱。

在潤州區非遺文化展覽館內,一件《紅船魂》瓷刻畫十分引人注目,而捐獻者正是有著56年黨齡的李貴華。「瓷刻以點坑為最小元素,表現點、線、面、體。」李老告訴記者,為了表現畫面的層次感和質感,《紅船魂》的鑿數達6萬多點。心手合一、耐力韌勁,敲打出的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位「非遺傳人」的精神之魂!

通訊員 解西輝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凌雲 文/攝

校對 陶善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