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維,大唐詩仙與詩佛,為何兩人一生無交集?

有書快看 發佈 2022-10-02T15:14:25.701511+00:00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此絢麗多彩,離不開兩位盛唐詩匠的才藝貢獻,那就是李白和王維。他們倆,一個詩仙,一個詩佛,驚艷了大唐詩壇星河,卻從未「同台」 對酒當歌。若我們用如今綜藝節目的方式,來想像一下大唐詩匠們,對酒當歌、吟詩作賦的盛會,那肯定是一場多姿多彩的群星薈萃。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此絢麗多彩,離不開兩位盛唐詩匠的才藝貢獻,那就是李白和王維。他們倆,一個詩仙,一個詩佛,驚艷了大唐詩壇星河,卻從未「同台」 對酒當歌。

若我們用如今綜藝節目的方式,來想像一下大唐詩匠們,對酒當歌、吟詩作賦的盛會,那肯定是一場多姿多彩的群星薈萃。

李白,一襲白衣,仙風道骨,熱情奔放,嘯傲天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王維,琵琶奏樂,寫詩作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樣精彩的壓軸大戲,賦詩唱和、論道談禪、說文詠句、詩情畫意,定會讓眾人一飽眼福。

可是,真讓人遺憾,據史載,這兩位巨星,別說同台了,連相互交往的歷史都沒有。雖然二人同是大詩人孟浩然的至交好友,一生也從未有過交集。

有李白的酒席沒王維,有王維的聚會沒李白,好像刻意避而不見,這令人有點不可思議。

據坊間傳聞,他倆彼此心生嫌隙,毫無交往之意,與一位大名鼎鼎的紅顏知己有關,是真的如此嗎?我們來一起全面探究。

01 出身不同,地位迥異

巧合的是,李白和王維,同年同月同日, 出生於701年2月28日,但家庭出身背景卻完全不同,年輕時的二人,地位簡直是天壤之別。

王維出生於山西祁縣,一個有權有勢的貴族家庭王氏,父母均出自名門望族。父親曾是汾州司馬,媽媽通曉佛經,喜好繪畫,爺爺精通音律。

維自幼便受到了書香世家的薰陶,耳濡目染,15歲時,在琴棋書畫等方面就已經才藝出眾,可謂少年天才。

而李白的家族背景卻是個迷,包括他的出生地,也有各種說法。唯一可知曉的是,李白的家族從他祖父一代開始經商,到他父親這輩時,已是當地富商,故李白可稱作是當時的「富二代」。

王維21歲時,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因遇見在朝貴人相助,他受到了岐王和玉真公主的賞識,一舉奪魁,成為長安城裡才華橫溢的狀元郎。

隨後,他被安排在皇帝身邊,擔任太樂丞,負責宮廷歌舞編排。雖不是高官,但年紀輕輕,他已在權貴中自由穿梭。

然而,此時21歲的李白,剛剛從外地遊玩歸家,正準備此後三年讀書寫詩的計劃。因為家庭富裕,他整天遊山玩水,呼朋喚友,談天說地,吃喝玩樂。

江湖遊歷讓他從年輕時,就養成了飄逸不羈、熱情奔放的氣概。

當時,唐朝非常重視出身背景,「士農工商」的等級地位鮮明,商人地位很低,並且有明確規定,商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因為父輩從商,故李白根本就毫無資格參加科舉考試,踏入仕途。

如此看來,從家族背景和身份地位方面,王維和李白的境況大相逕庭,由此而產生了不同的成長軌跡。在成長發展的道路上,他們幾乎不可能相遇。

02 性格差異,志趣不投

李白和王維,一個狂傲張揚,一個低調內斂,性格截然不同。

王維從小受佛教影響,性格樸素自然,完全是傳統文人的體現。他得失隨意,與世無爭,在他眼裡,世事名利,皆是浮雲。

他將身心寄託於山水田園之間,內心寧靜致遠,是超凡脫俗的空靈之態。

翻閱他的詩卷,「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盡顯靈氣和禪意,展現出他滄海一粟,活在當下的大智慧。


而李白的性格,又是另一種獨特。他樂觀自信、熱情豪放、個性張揚,生就一副傲骨,決不卑躬屈膝。他憤世嫉俗,蕩平天下濁氣,揭露社會黑暗。在他的不少詩詞間,盡顯其大俠英雄風範。

翻開他的詩篇,「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都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的體現。

李白志在求官,而王維志在修禪,性格和志趣不同,即使相識相處,未必會有共同語言,也不一定能成為好友。

03 紅顏知己,情感衝突

李白和王維,難道是情敵,故刻意不相往來?

二人在生命中,先後遇見了同一個紅顏知己,那就是玉真公主。她是唐玄宗的妹妹,地位高貴,志趣高雅,且喜好與各方才子聚會,暢享琴棋書畫之樂。

千年以來坊間傳聞,李白和王維之所以未有交集,是因為玉真公主,隔在他們倆中間。

王維與玉真公主最先遇見。在720年,王維考中進士,進入朝廷後,很快就與玉真公主相識。

多才多藝、年輕有為的王維,在玉真公主面前,才華橫溢,大顯身手,既寫詩作畫,又琵琶彈奏,一曲《郁輪袍》,玉真公主完全被面前的才子迷住了。

之後,王維又考中狀元,玉真公主對他更是喜歡不已。然而,玉真公主因豆蔻年華,選擇修道,故彼此之間,只能以紅顏知己的身份交往。

幾個月後,王維因為一個小錯誤被貶官離職。眾人猜測議論,是因為王維擅自娶了家中的」娃娃親「做妻,激怒了玉真公主,所以才被貶官。


而李白卻晚了幾年到長安尋求仕途發展。但他才華出眾,既是詩人,又是俠客,很快就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和器重。在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大力推薦下,李白順利地進入朝廷,做了唐玄宗的御用文人。

後來玉真公主到了敬亭山修道,李白隨即偷偷趕去幽會,兩人相互走進對方的心裡。故李白的那首「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很多人認為是寫給玉真公主的。

才子佳人,傾心蕩漾,自然引起眾人猜想,後世眾說紛紜,不知真假。

也許其間真有情感交集,但考慮到玉真公主的高貴身份,以及兩位大詩人的名譽聲響,故當時的文藝圈,可能都閉口不談他們之間的緋聞,以至於史書都無據可查。

而王維和李白之間的「情敵」效應,也許就是後人想法子,給他們倆毫無交遊,找了一個富有情趣的理由吧。

04 信仰不同,風格各異

李白和王維,一個追尋道教,一個信奉佛教。

李白被號稱「詩仙」,是因為他自幼就喜歡聽道士談經論道,一直對道家思想很感興趣。

後來,他也與不少道士之友聚合,如岑夫子、丹丘生,都是盛唐有名的道士,常常一起對酒當歌,作詩論道。

而王維被號稱「詩佛」,是因為他在佛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他在不惑之年,遇見了南宗的神會大師,至此,大徹大悟,遁入佛門。

他被深厚的佛學知識所打動,並被「無念禪」開啟了心智。之後,他以禪誦為事,以玄談為樂,寫下了許多與佛教有關的詩文。

他以平和閒適的「禪心」,寫詩作畫,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看來,信仰不同,當然詩風各異。

李白是仙,是活在夢想中的人,他把豪情奔放、宏偉壯麗的「浪漫主義詩歌」推向了高峰。

而王維是佛,是活在空寂中的人,他把閒適舒逸、恬靜之美的「山水田園詩」發揮到了極致。

正所謂,詩佛與詩仙,佛家和道家,各領風騷,各達巔峰。

正是因為李白和王維,二人信仰不同,再加上在唐朝 「佛道之爭」 比比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他們一生無交集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05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傳統。

身為盛唐兩位勢均力敵的大詩人,李白的狂傲自負,王維的孤芳自賞,也許就是延續了自古以來,文人間的那種鄙視之俗,藐視之風。

如此看來,在這兩位頂級詩人之間,可能就是存在著競爭關係,彼此在骨子裡誰也不服對方,更別提彼此相約交友了。


總之,李白和王維,都為盛唐的詩歌文學,創造了震古爍今的成就。李白留下了近千首詩作,王維留下了四百首詩歌,為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受益匪淺。

如果他們倆能夠一起對酒當歌,吟詩作賦的話,那將會為大唐詩壇碰撞出燦爛的星光火花,想必會有更多的精彩和輝煌,留存世間,照見古今。

但是,他們始終就是兩條平行線,從未相交,實在是唐朝詩壇的一件憾事。

但轉念一想,李白奔放,王維閒適;李白仙氣,王維禪境。雖無如飴之甘,但有似水之淡。其實天地間,我們知有其人其作,足矣,又何必見戴他們是否交集?

-END-

作者:Sonia 海納百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