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賽事屢見不鮮 到底該怪誰?

一古人云 發佈 2022-10-03T05:08:56.689421+00:00

近年來,隨著賽事頻率和規模的不斷提高,艱難賽事的發生率似乎也在提高,比賽歸巢難的情況屢見不鮮,或是因為高溫,或是因為逆風,或是因為複雜的地形地貌條件等等,總而言之,天氣環境似乎成了比賽失利的罪魁禍首。

近年來,隨著賽事頻率和規模的不斷提高,艱難賽事的發生率似乎也在提高,比賽歸巢難的情況屢見不鮮,或是因為高溫,或是因為逆風,或是因為複雜的地形地貌條件等等,總而言之,天氣環境似乎成了比賽失利的罪魁禍首。然而明明種、養、訓、賽才是鴿界公認的養鴿四部曲,為什麼真正遇到了麻煩之後,反倒是把天氣環境當成了大冤種?


首先,賽鴿絕不是嬌滴滴的花骨朵,除非是遇到極端惡劣天氣,否則賽鴿是應當擁有適應一般天氣條件的能力的。想要奪冠爭魁的勇士,如果連點風雨都扛不住,那還做什麼贏獎取勝的夢?適應氣候應該是賽鴿的基本生存能力,否則遇到鷹隼追擊時,難道還能指望向天敵求饒:「大哥,別追我,我逆風了?」


再者說,甭管是多艱難的賽事,歸巢率再低也還是有鴿子回來了。現如今集鴿羽數動不動就成千上萬,哪怕是兩三成的歸巢率,掐指一算也有上百羽回來了,成功歸巢總歸不是個例。這就說明歸巢率低的本質,並不是賽鴿沒有潛力,而是因為大部分參賽鴿的賽前質量沒能達到比賽及格線。

除了天氣以外,比賽賽線也總是被看作是導致艱難賽事的幫凶。諸如「山地高原不好飛」、「山高林密增加了比賽難度」等說法,仿佛給這部分地區的比賽套上了一個金鐘罩,比賽飛得不好,那是「艱難賽事,理所應當」;比賽飛得好了,那是「不畏艱難,創造奇蹟」。反正甭管比賽飛成什麼樣,不是天氣的錯,就是賽線環境惹的禍!


鴿無定數,賽鴿運動的門道太多了,因為比賽成績不如意,就刨根問底似的揪住不放,這樣自然不好。但是艱難賽事當真不是一般天氣環境就能造就的,為了強行託辭而盲目甩鍋,更加難以讓人信服。同樣的賽線,同樣的逆風,有的比賽結果讓鴿友失望透頂,而有的比賽卻展示出了舉辦方的強大養功,讓鴿友們滿載而歸。同等條件下的不同表現,其間的差距妙不可言。

回到開頭說的話,種、養、訓、賽是四部曲。前期的引種育種乃至交鴿,鴿友們務必細心考量。交鴿之後的飼養訓練,也有賴於主辦方精益求精。最後輪到比賽時,老天爺說了算?怎麼可能!比賽成績是賽鴿種養訓賽質量的綜合體現,只有各個環節都做到細緻周全,才能飛出好成績。鴿友們自己的賽鴿成績不如意,只能怪自己交的鴿不行。比賽整體成績不如意,辦成了艱難賽事,你說該怪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