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佬的國學智慧:修身莫過於少求,養心莫善於寡慾

玄嵇閣 發佈 2022-10-04T02:00:13.418541+00:00

財富只是外形,心才是快樂的根有一天梁惠王在他的花園裡遊玩,欣賞著各種飛禽走獸,不禁為自己能得此樂而得意不已,便語帶譏諷地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意思是像你這樣的賢者也喜歡這些嗎?孟子不卑不亢,坦然對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財富只是外形,心才是快樂的根

有一天梁惠王在他的花園裡遊玩,欣賞著各種飛禽走獸,不禁為自己能得此樂而得意不已,便語帶譏諷地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意思是像你這樣的賢者也喜歡這些嗎?孟子不卑不亢,坦然對日:「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一個賢者,只有等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時,才會享受這種園林的樂趣。可是一個不賢的人,即使有了這樣的園林,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南懷瑾先生對梁惠王和孟子的這次對話感觸頗深。他將之與個人的心態聯繫起來,認為物質環境的好壞,固然可以影響到人的心情與思想。但有高度精神修養的人,同樣也能夠以自己的心去改變環境。如果沒有立身處世的道德標準和精神修養,縱然有再多的財富、再好的物質環境,他也不會快樂。

快樂是一種身心愉快的狀態,離苦得樂,是人最本質的需要。快樂很簡單,它與一個人的財富、地位、名氣無關,它不需要大量的金錢去支撐,也不需要以名氣為後盾,更不需要烏紗帽來提攜。相反,快樂只與一個人的內在有關,物質財富的獲得可能讓人獲得快樂,可是處理不當則會成為人生的負累,生活從此遠離快樂,永無寧日。

從前在峨眉山下有一個樵夫,他長年累月都以打柴為生,早出晚歸,風餐露宿,但是家裡仍然常常揭不開鍋。於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燒香,祈求佛祖慈悲,讓他們脫離苦海。

真是蒼天有眼,好運降臨。有一天樵夫在大樹底下挖出了十八個金羅漢。轉眼間,他就變成了百萬富翁。於是他買房置地,宴請賓朋,好不熱鬧。親朋好友也都像是一下子從地下冒出來似的,紛紛前來向他表示祝賀。

按理說樵夫應該非常滿足了,現在終於知道榮華富貴是什麼滋味了。可是他只高興了一陣子,就開始愁眉苦臉,吃睡不香,坐臥不安了。他的妻子看在眼裡,勸他說:「現在我們還有十七個金羅漢,吃穿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為什麼還是愁眉苦臉的呢?你這個喪氣鬼,天生就是個受窮的命!

樵夫聽到這裡,不耐煩了:「你個婦道人家懂得什麼?我們得到金羅漢的事情,人人都知道了。如果有人來偷來搶怎麼辦?我是愁沒有最好的地方來藏它們。」妻子聽過之後也覺得有理。於是夫妻二人開始找藏金羅漢的好地方。可是無論何地他們都覺得不安全,結果就這樣天天找,天天擔心,生活沒有了一刻的寧靜。

人生在世,名利錢財、金銀珠寶等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時時刻刻永不停息永無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相反,一味地追求反而丟失了生活的寧靜與快樂,真是得不償失。快樂無須附麗,它只是內心深處的富足,它像一縷清純的陽光,既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耀周圍的人。那此身無長物的人,同樣可以獲得人生的快樂

孔子說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短暫的一生,師從孔子,周遊列國,雖有滿腹經綸,德才兼備,但是甘於貧苦生活而不改其樂,可以說是樂由心生、無須附麗的典型了。

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說:「快樂是生命唯一的意義,沒有快樂的地方,人類的生活會變得瘋狂而可憐。」當我們哀嘆命運不公、抱怨時運不濟時,以為只有得到名利才快樂,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快樂其實很簡單,它就住在每個人的心裡,不過,需要你用心尋找。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只有心才是快樂的根。快樂不是霓虹燈下的買醉,不是一擲千金的快感。不放縱生命,不麻醉靈魂,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才是快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陽光雨露,忘卻曾經的苦痛,快樂之情會油然而生;歷盡滄桑後,快樂是一份安心,寵辱不驚,不為利驅,不為名逐,不為情惑,快樂是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的散淡安然

如果你希望有所成就並且生活得逍遙自在、豁達明朗,就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教養的人,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一個有豐富心靈的人,一個有益於他人的人,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那些使人沮喪和緊張的因素,從而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本身蘊含的樂趣,在任何情況下保持一種「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的心境,陶陶然樂在其中,不亦快哉!

行走於青山綠水之間,且聽風吟,了無牽掛,快樂盈心!

世上無如人慾險

欲望本身就是一個具有誘惑力的字眼。人沒有欲望無法生存和進步,而有了太多欲望卻會讓自己永遠陷人矛盾與煩惱中,它是最純潔的也是最卑劣的。心理學上有句名言:人類的一切痛苦來源於人的欲望。因為欲望無窮無盡,它會生長。

南懷瑾先生談到欲望時,首先說明了欲望的合理性,《禮記》中有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是每一個人,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人人共有的大欲。但是先生接著又說,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

一次,齊宣王與孟子打啞謎,讓孟子猜其大欲,孟子欲擒故縱,開始時說他的欲望是為了物質聲色的享受,在齊宣王否定這個答案之後,孟子才回答說:「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大王您是想統一天下,讓諸國來朝啊,沒等齊宣王答話,孟子便接著說下去:「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角也。」就這樣一盆冷水澆了下來,卻澆不滅齊宣王心中的欲望之火。

明代的《解人頤》中有一篇很有哲學意味,描述人類欲望無止境的白話詩:「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人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真是精闢,將人類無窮的貪慾說盡了。

其實,欲望是把雙刃劍,處理好了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處理不好就成了萬惡之源。

有一個人窮困潦倒,家徒四壁,只有一條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那條長凳上睡覺。但是這個人卻很吝嗇。

他向佛祖祈禱:「如果我發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吝嗇。」

佛祖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裡有一枚金幣,當你把它拿出來以後,裡面就會又出現一枚金幣,但是你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用這些金幣。」

那個窮人得到這個錢袋,欣喜異常,他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合眼,地上到處都是金幣。這些金幣已經夠他花一輩子了,可是每次當他決心扔掉那個錢袋的時候,心中總有萬般不舍。於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金幣,直到屋子裡裝滿了金幣。

可他還是對自己說:「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出來,還是讓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了最後,他已經非常虛弱了,連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的力氣都沒有了,但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掉,最終死在了裝滿金幣的屋子裡。

一個人竟能因貪婪而喪命,可見欲望之可怕。如何處理這把雙刃劍,古人已經給出了答案。古人講:致虛極,守靜篤;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柔中帶剛,剛柔並進,含蓄不乏進取,何等之境界!總結起來,其實就是「無欲則剛」人若沒有私慾,品格自然高峻清潔、不染塵泥。

宋朝的雪竇禪師喜歡雲遊四方,這天,禪師在淮水旁遇到了曾會學士。

曾會問道:「禪師,您要往哪裡去?』

雪竇回答說:「說不準,也許去往錢塘,也許會去天台。」

曾會建議道:「靈隱寺的住持珊禪師和我交情甚篤,我給您寫封信帶給他,您一定會受到他的款待。』

於是雪竇禪師來到了靈隱寺,但他並沒有把曾會的信拿出來,而是潛身於普通僧眾之中,這一藏就是三年。

三年後,曾會出使浙江,便到靈隱寺去找雪竇禪師,但寺中人卻矢口否認有這樣一個人。曾會不信,便到雲水僧所住的僧房內,在一千多位僧眾中仔細尋找,終於找到了雪竇禪師。曾會不解地問:「禪師,為什麼您不去見住持而隱藏在這裡呢?是因為我為您寫的信丟了嗎?

雪竇禪師微笑著回答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個雲水僧,一無所有,所以我不會做您的郵差的!」

說完拿出信,原封不動地交還給曾會,兩人相視而笑。曾會隨即將雪竇引薦給住持珊禪師,珊禪師甚惜其才。

後來,蘇州翠峰寺缺少住持,珊禪師就推薦雪竇去任職。在那裡,雪竇終成一代名僧。

人無欲則剛,人無欲則明。無欲能使人在障眼的迷霧中辨明方向,也能使人在誘惑面前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清醒的頭腦,不喪失自我。在這個充滿誘惑的花花世界裡,要想真正地做到沒有一絲欲望,像水一樣平平淡淡、毫無牽掛的確很難。要想真正地做到「無欲」,首先要有一顆靜如止水的心。心淡如水是生命褪去了浮華之後,對生活中那些細微處的感動,只有用感恩的心去生活,才能尋找到生命的意義所在,才能做到不為「欲」所牽連、不為「欲」所迷惑,在物慾橫流、權欲泛濫、錢欲盛行、色慾蔓延的濁世之中仍能保持心中的一方淨土。無欲則剛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人若無欲,其品格就如蒼松翠柏,任憑烏雲翻卷、雨暴風狂,也能挺立世間,永不被摧折。

留一隻眼睛,看住心中的狂野與貪婪

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意思是說:一件東西,用秤稱過,才知道它的輕重;用尺量過,才知道它的長短。世間萬物,也都是這個樣子,要經過某些標準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個人的心理,更應該如此,經常反省衡量,才能認識自己、改善自己。

南懷瑾先生作為一位國學大師,其自身的修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但他仍然堅持自我反省。先生認為,我們如果不及時反省,就會犯錯誤,而反省對道德修養的重要,就像秤與尺在權衡上所占的分量一樣重要,所以,檢討自己的行為,多加反省,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標準。如不反省,就無法知道自己的思想、心理行為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過,有哪些地方需要發揚光大。

有位哲學家在他晚年的時候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別人都不理解他的這一舉動。他說,我只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上帝在每個人的肩上都掛了兩個袋子,一個在胸前,一個在背後。前面的袋子裝著自己的優點,後面的袋子則裝著自己的缺點,結果,每個人只要一睜開眼睛,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所以,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優秀,而別人最愚蠢,因而對別人總是求全責備,對自己總是肯定讚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聰明人必須具備自知之明。何謂自知之明?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學生曾子也強調:「吾日三省吾身。」聖人都有自知之明,無非是因為他們都留著一隻眼睛審視著自己。

有位家庭主婦,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她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中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當她送花到佛堂時,碰巧遇見智閒禪師從佛堂出來。智閒禪師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以鮮花供佛,根據佛典記載,常以鮮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信徒聞言十分欣喜,又有幾分疑惑:「我每次來您這裡禮佛時,覺得心靈就像被洗滌過一樣,清涼無比,但回到家中,很快就心煩意亂起來。作為一名家庭主婦,我該如何在喧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涼純潔的心呢?」

智閒禪師反問道:「你以花禮佛,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這一截花梗已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謝!」智閒禪師說:「這就是保持一顆清涼純潔之心的方法。我們生活的環境就像瓶中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通過不停地換水,即不停地自省、檢討,改掉陋習、缺點,才能淨化我們的心靈,不斷吸收來自大自然的養分。」

信徒聽後,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智閒禪師的話說得對,我們的心靈在複雜的環境中,難免要沾惹灰塵,使靈性被掩蓋,因此要時時清理。只有善於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見性、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們要留一隻眼睛看自己,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顆狂野的心和無限的貪慾,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誰,你才能明白這世間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從而看清別人。因為你所思正是別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別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別人所苦,這樣推已及人,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別人。只有這樣,才能明白人生在世,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獲得內心的自在和寧靜。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那些認真審視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覺悟。反省是一棵智慧樹,只有深植在心中,它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忙著為別人服役,還是忙著為自己生活

《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中,莊子說:「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莊子一句話揭開了人生的內幕,人一輩子都忙忙碌碌做什麼呢?「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做自己身體的奴隸,做物質的奴隸,做別人的奴隸,為兒女、親戚工作,終身都在服役,最後卻一無所成地離去。南懷瑾先生用《易經》中的一句坤卦總結:「無成有終」。一生看不到成果,生命便結束了。

一大早,太陽還沒有出來,一個漁夫來到了河邊,在岸上他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在腳底下,後來發現是一小袋的石頭。他撿起袋子,放在一旁,坐在岸邊等待黎明,以便開始一天的工作,實在沒有其他的事可做,他懶洋洋地從袋子裡拿出一塊塊的石頭丟進水裡。

慢慢的,太陽升起,大地重現光明,這時除了一塊石頭之外其他的石頭都丟光了,最後一塊石頭在他的手裡。當他借著白天的光看到手中所拿的東西時,發現那是一顆寶石!原來在黑暗中,他把整袋的寶石都丟光了!他充滿懊悔,咒罵著自己,傷心得幾乎要失去理智。

一個樵夫經過,問他怎麼回事。漁夫如此這般說明之後,樵夫大笑,說:「你還是幸運的啊,在你將最後那顆寶石丟掉之前,天已經亮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

生活中,大多數的人或許不會那麼的幸運,當周圍一片漆黑,太陽尚未升起時就已經兩手空空了。生命是一個很大的寶庫,生活的秘密、奧妙、快樂、解脫、慈悲和智能..都期待我們好好掌握和利用,如果沒有好好利用,只是白白地將它浪費掉,等到我們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時,已經將時光消磨殆盡

假定你修道,真做到了長生不死,有什麼用處呢?就算活一萬年,也不過多等了一萬年才死。所以這個形體的生命,不是真道。長命百歲,終是年老力衰,「其心與之然,」「心」已經隨著身體外形變化,體能的消耗,也演變去了。「可不謂之大哀乎?」活長了又有什麼用?這是真正的大悲哀。

鹿和馬都被公認為是跑得最快的動物,只不過鹿在森林中,馬在草原上,它們都對彼此有親切感,但是關係還僅限於偶爾碰面時打個招呼而已。既然雙方都有成為朋友的心願,何不進一步促進彼此的關係呢?於是,鹿就邀請馬到家裡來玩,馬欣然同意了。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後,馬踏入了森林。然而,馬很快就後悔了。這裡是和草原完全不同的世界,越往森林裡面走,樹木就越高大,綠葉也越來越茂密,重重疊疊地遮蔽了天空,草原上那高掛天空的太陽,在這裡完全看不見。懷著不安的馬,陡然對住在這種地方的鹿害怕起來。它不得不承認,只有靈敏的鹿才適合這座密林,

後來,人類邀請馬與他們合作,馬看到了人類的智慧和無盡的財富,被吸引了。有一天,人說:「其實你應該是世界上最快的,現在我們提供給你豐盛的食物,如果你能夠依照我們的方法去做,即使是在森林裡,你也一定能夠跑贏鹿」不知道為什麼,馬竟然答應了。人類利用可以讓馬吃飽為條件,堂堂正正地騎到了它的背上,一起進入森林裡追趕、獵捕鹿。一場陰謀開始了。

被追得走投無路的可憐的鹿在疑惑之中,滿懷著悲傷,對馬露出悲哀和疑惑的神情。可是,此時的馬被鞭打的疼痛和韁繩操縱的窘迫弄得頭腦麻木,它或許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察覺鹿的變化。從那次狩獵結束之後,人類便把馬的韁繩緊緊抓在手中了,他們餵養馬,並把它們綁在專門建造的馬廄里。

人,有的可以永遠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有的只配永遠做自己生活的奴隸就像故事中的馬一樣,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填滿自己妒忌的心,卻永遠地丟棄了自由的權利。你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就會享有什麼樣的人生。所以,無論你要選擇什麼、放棄什麼,都要弄清楚這樣做值不值得。

拋下入世心的包袱

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在物質的世界當中,「乘物以游心」,抱著一種超然物外、遊戲人間的心理看待人生,即「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南懷瑾先生進一步講解,遊戲人間不是玩世不恭,而是讓自己的心境輕鬆,守住做人的本分,從俗事中解脫,不被物質所累

生而為人,便應遵循人生的價值,為了國家為了天下,乃至宗教所說的為了救人救世,明知道這條命要賠進去,也是十分坦然的,是「托不得已」的命之所在,義之所在。「以養中」這個「中」,即內心的道,自己修的道。誠心修道,掌握了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真正的有道之士。「以出世之精神,做人世之事業」這是朱光潛先生對弘一法師的評價,也是對莊子這段話的最佳詮釋

生活中,人們總是牽掛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情緒起伏很大。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人,不可能活出酒脫的境界。愛默生曾解釋過什麼是成功:「笑口常開,贏得智者的尊重和孩子的熱愛;獲得評論家真誠的讚賞,並容忍假朋友的出賣;欣賞美的事物,發掘別人的優點;留給世界一此美好,無論是一位健康的孩子,個小園地或一個獲得改善的社會現狀都可以,知道至少一人因你的存在而過得更快樂自在,這就是成功。」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不讓世俗功利蒙蔽你的心靈,淡然面對得失,坦然接受成敗,才能超脫物我,找到生命的真諦。

有個匪徒跟蹤一個珠寶商人來到了大山里,一路上他總是沒有機會下手。到了大山里,四周沒有一個人,匪徒終於找到了下手的好機會,他攔住了珠寶商人的去路。面對劫匪,商人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即逃跑。於是,一個拼命逃亡,另一個窮追不捨。走投無路的商人鑽進了一個山洞裡,匪徒也跟了進去。在山洞裡,匪徒抓住了商人,不但搶了他的珠寶,連商人準備在夜間照明用的火把也槍去了。那個匪徒還算沒有喪心病狂,他只圖財沒有害命。

之後,兩個人各自尋找山洞的出口。山洞裡黑極了,沒有一絲光亮。匪徒慶幸自己把商人的火把搶來了,要不然到死也走不出這個縱橫交錯的山洞。他將火把點燃,借著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為他的行走帶來了方便,他能看清腳下的石塊,能看清周圍的石壁,因而他不會碰壁,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他始終沒有走出這個山洞,最後餓死在裡面。

商人失去了火把,心想著自己將要永遠留在這個山洞裡了,但是他又不甘心沒有了照明,他就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頭不時碰在堅硬的石壁上,身體不時被石塊絆倒,跌得鼻青臉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看到從遠處傳來一絲光亮,那正是山洞的出口。正是因為他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所以能看見那一抹細微的光亮。他便迎著那縷微光摸索爬行,最終逃離了山洞。

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最終走出了黑暗,有火把照明的人卻永遠留在了黑暗的山洞中,這並不奇怪,世間有很多事情都遵循這樣的道理。我們總想得到什麼,而不願失去,卻總是忘記,有時失去會讓我們得到更多想得到的東西,包括生命。

有時候,人們就像那個匪徒,為了心中的妄念,做出違背自我的事情,因為手中擁有的東西比別人多,最終反而陷人人生的困境。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以恬淡的心境面對萬事萬物,反而能夠「無心插柳柳成蔭」。

人生如棋,輸贏看一招

人的一生會偶遇各種人和事,作一分析總結,總是利弊相生,禍福無常。天下萬事萬物皆是如此,身處世間,需用一種辯證的思維面對。

孟子在齊國時,和齊宣王談起他的御花園中「囿」的大小。南懷瑾先生說,造囿一是為了奉宗廟社稷,把祖宗牌位擺在裡面,作為國家的象徵。另外一個宗旨則是訓練部隊、以戒備國家的不時之虞。可是國家到了鼎盛時期,這種戒備心理就鬆弛了、結果園囿變成了玩樂之地,最後還是被敵人占領去了。可見,造囿也是有反效果的、所以天下事都有正的一面和反的一面。

牽牛花靠攀附在籬笆支架上成長。有人貶斥它是軟骨頭,沒有人格,靠依附,可悲。有人讚美它,能利用他物發展自己,開花結果,成就一番事業,可喜

小草與莊稼爭肥料,爭地盤,影響莊稼生長,農民把它斬草除根。但它生命力極強,高山、石隙、窪地,都茁壯成長。人們常用「疾風知勁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讚頌它。

一次,莊子與其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溪旁,十分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如此好的木材,怎麼一直無人砍伐?以致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這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做舟船,則沉於水;用來做棺材,腐爛很快;用來做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做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中用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

樹因其「不材」而得以保存千年,「不材」雖為一件壞事,但是卻因之留得性命,變成了一件好事,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天下事皆如此,正反相生,利弊相隨,只有全面地去看,才能識其本質,不可只注重一面,造成偏頗。老子講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此道理。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區,有一位莊園主,靠種植蘋果謀生。這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已長得七八成熟的蘋果打得遍體鱗傷,令豐收在望的莊園主心痛不已。莊園主不甘心就這樣失去一年的收成,為了能把這些傷痕累累的蘋果名正言順地推銷出去,他一直在冥思苦想。

一個月以後,這些蘋果的「傷口」漸漸癒合,蘋果成熟了,但卻變得面目全非,一個個像雕琢過的「工藝品」,莊園主隨手摘下一個有疤痢的蘋果,嘗了一口,意外地發現這些蘋果清脆異常、酸甜可口。直到這時,莊園主的心一下子豁然開朗、胸有成竹了。他決心換個說法和賣法。他在發給每一個客戶的訂單上寫道:「今年的蘋果終於有了高原地區的特有標誌冰雹打擊過的明顯痕跡。這些蘋果不光從外表上而且從口味上更加體現了高原蘋果的獨特風味,實屬難得的佳品。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人們紛紛前來欣賞和品嘗這種具有「高原特徵」的蘋果,蘋果很快銷售一空。

即將成熟的蘋果被一場意外的冰雹打得遍體鱗傷,凸凹不平,這對莊園主而言,無疑是一場意外的災難,然而,精明的莊園主卻獨具慧眼,在蘋果的「傷痕」上大做文章,宣揚自己的蘋果是地道的「高原蘋果」,實現了由劣勢向優勢的轉化,使自己的「高原蘋果」成為暢銷品。這正是喜與悲、難與易、福與禍、優勢與劣勢、勝與負、利與弊等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的道理。

人間萬事總有兩面,禍福相依,正反相生。在人生路上,要時刻記得這個道理,處在順境時,不要貪圖安逸、不思進取;處在逆境時,也不要喪失鬥志和信心,一蹶不振。

人生就是一盤棋,輸贏只合轉眼看。

生如夏花,淡然綻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道。」古今繁華與平淡,都付於其中。一個人的一生也如此,無論曾經有多麼輝煌,也只如曇花一現,花終究要落,人也終究要老去。正如東坡先生另一首詞所云:「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齊宣王在向孟子談自己天下歸心的大欲望時,孟子以「緣木求魚」作為回答。南懷瑾先生講解孟子,提到緣木求魚,同時聯想到另一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雖說其與緣木求魚不同,意在鼓勵別人,但是南懷瑾先生卻另闢蹊徑,挖掘出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百尺竿頭,如果再進一步,豈不是落空了?所以先生認為,這句話是勉勵人,要由崇高歸於平淡,也就是《中庸》所說的「極高明而道中庸」。一個人的人生,在絢爛之後,要歸於平淡。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泊非真的平淡,是經絢爛之後對人生的領悟。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華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他是一位「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而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他有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1918年,在其藝術事業處於巔峰時,他卻剃度出家,從此通入空門。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唯嚼不盡的精神財富。趙朴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在他藝術征途如日中天的時候,決意埋名通世,過起芒鞋藜杖的艱苦生活,他是中國絢爛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麼一法師通人佛門雖有其自身的緣由、但是他能夠拋卻身前榮華富貴,隻身歸隱,也說明他深知盛極而衰的道理

急流勇退是人生的智慧,而中國歷史上諸多功成身退的故事,則體現出了對世道人心的透徹了解,從而讓自己從歷史的風口浪尖上全身而退

張良是漢室三傑之首,他以總攬全局的戰略眼光和決勝千里的超人智慧,為建立強大的漢王朝立下了不朽之功。一代文宗蘇軾在其《留侯論》中稱頌他有「蓋世之才」。但他在漢朝建國以後,卻沒有擔任什麼具體的顯官要職。

劉邦滅了項羽稱帝後大封功臣,劉邦稱,「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叫張良選擇有三萬戶的齊地作為封地,張良婉言謝絕,他對劉邦說,我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失敗,逃到下邳來避難,最早和您相識於留(今微山島西南),我對那座小城難以忘懷,您實在要封就封我做留侯吧。劉邦「乃封良為留侯」。因此,張良被稱為留侯。

留是座小城,只有萬戶。張良自述心志說:「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赤松子是神話傳說中的「仙人」,他要跟隨赤松子求「仙」去了。而他也因此巧妙避禍,沒被劉邦和呂后殺掉,落了一個善終的好結局。

只有經歷了人生風雨,才能悟出人生的淡味,因為人生之所以要平淡,是因為有了先前的絢爛。絢爛至極過後的平淡不是平庸,也非淡而無味,而是素淨質樸,寧靜深沉,是深人的淡定,是物我兩忘。作為做人的一種準則和風格,它是對人生的深層領悟,是人生境界的極致

心靈淡然若水,人生便人自由之境,輕盈飄逸。正所謂:「人生本如此,鹹淡兩由之。」在平淡中,我們生長在大千世界上,生活在芸芸眾生中,攝取日月精華、天地雨露,達到與環境的和諧,淡人淡出,物我兩忘。平淡,是有取有棄有收有放、有失有得。我們應該抱有這樣的人生態度,積極面對生活,努力進取。只是內心深處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一份淡然。

聲明:尊重經典原義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筆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本文筆者,會及時進行處理。


聲明:尊重經典原義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筆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本文筆者,會及時進行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