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晚年評孟良崮,認為不宜過度抹黑蔣介石,張靈甫並非孤軍冒進

有歷史 發佈 2022-10-07T15:49:57.572958+00:00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關注」,持續為您奉上誠意好文。1981年,粟裕突發腦溢血,雖然搶救回來,沒有生命危險,但愈後情況並不好,腦子反應變慢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關注」,持續為您奉上誠意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1981年,粟裕突發腦溢血,雖然搶救回來,沒有生命危險,但愈後情況並不好,腦子反應變慢了。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的回憶還是基本清晰的,縱然有時候反應慢一起,但仔細想一想,還能想起當年的事。據粟裕夫人回憶說,他病好之後最著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趕緊把戰爭回憶錄寫完。那時他已經無法執筆,便只能口述,讓工作人員記錄。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粟裕以驚人的毅力,對解放戰爭中幾次最關鍵的戰役作了清晰的回憶與判斷。尤其是對孟良崮戰役的回憶,有些細節與大眾理解很不一致。

一、蔣介石的戰略並無問題

粟裕曾經批評過一些人,對以往軍史理解出現形上學的傾向,把戰役勝利說成是我軍最高指揮員一開始就成竹在胸,一開始就把陷阱設好了,敵人傻傻地鑽進來。

其實哪有這樣傻的敵人?

就以孟良崮戰役的大背景來看,蔣介石的戰略安排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1947年三四月間,萊蕪戰役硝煙尚未散盡,蔣介石便安排了幾件大事。

第一,迫使黃河歸故。1938年花園口決堤後,黃河向東南奔流從江蘇入海。此時蔣介石下令沿黃諸省把河流堵回故道,重新從山東入海。這麼做的目的是把晉冀魯豫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隔離開。

第二,把在河南河北與劉鄧纏鬥的王敬久兵團調入山東。其中的重點是把邱清泉第五軍調入山東,第五軍與劉伯承大戰數次,在劉鄧大軍中落了個「逢五不戰」的所謂「美名」,其實並非劉伯承怕了這個邱清泉,而是該部幾乎全美械,一旦與其正面對壘,極有可能被其咬住,造成兩軍主力決戰的態勢。故而劉伯承主張慎重決戰,遇到第五軍儘量不與其硬拼。

第三,撤銷徐州、鄭州兩個綏靖公署,設立國防部徐州指揮所,統一指揮河南山東兩省的國軍,克服以往國軍分區過多、多頭指揮的問題。

這三條,可以說大方向都沒有任何問題。

再往深里說,蔣介石也抓住了全國戰略的重點。

金角銀邊草肚皮。

重點進攻的兩大方向,一個陝北,一個山東。兩個地方都屬於相對靠邊的位置。陝北雖然西有新甘寧青,北有內蒙,但再往外走都是人煙稀少之地,陝北可算一個邊角。山東是沿海省份,受攻方向少,不像河南河北兩湖和安徽屬於四戰之地。

中共在這兩大根據地下力極大,對其他戰場的支撐亦大,進攻也頗費精力。

蔣介石敢於把中原兵力調入山東,足見其戰略眼光不弱,分出了輕重主次。

當然也有人說,蔣介石攻城奪地,把他有限的機動兵力都用到固守城池上,減少了進攻的力量。這是智者之所為嗎?

這事其實要分兩面看。戰爭勝利的一大標誌就是奪取土地。養兵徵稅維持政府運轉,哪一樣不需要土地、不需要人口?我們所說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只是相對來說,丟不丟土地是講究先決條件的。

從蔣介石角度講,在他的根本重地沒有受到任何威脅,進攻兵力又足夠多的情況下,去爭奪更多地盤是合情合理合乎戰爭規律的。

換了誰在他這個位置也是這麼幹,沒有什麼疑義。

說完戰略,我們再看看戰役層面的安排。

二、國軍的打法也沒有錯

萊蕪戰役後,蔣介石召開了一個檢討會議,修改了戰法。

解放戰爭之初,國民黨軍自恃兵多將廣,對解放區往往採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法,但往往被我軍各個擊破。

萊蕪戰役時改了打法,集中兵力,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避免突出。但又因南北夾擊,被粟裕抓住北路弱點,破其一路而導致全盤崩潰。

因此進攻孟良崮時改為,密集靠攏,加強維繫,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就是說,不分兵了,把所有進攻兵力集中起來,一步一步往前挪,讓粟裕無隙可乘。

當時國民黨軍投入山東戰場的兵力多達45.5萬人,其中25.5萬人是機動進攻的兵力,另外20萬人分別駐守於徐州、濟南、兗州等地,構成外圍堅固的支點。

華野當時主力共九個縱隊,約20萬人,彼此實力相當。但同等數量兵員下,國民黨軍的裝備、後勤供應顯然要優於我軍。從這個角度看,國軍的進攻安排也沒有錯。

萊蕪戰役國軍南重北輕,結果北面軍隊被吃掉,為防此悲劇重新上演,國軍把最強的三個主力軍(師)分別放在三個兵團中,張靈甫整編74師在第一兵團,胡璉整編11師在第二兵團,邱清泉第五軍在第三兵團,每個主力師左右翼又配置幾個戰鬥力稍次一些的主力師,就像帶刀護衛一樣,簇擁著三個主力密集開進,讓粟裕無從下口,任你想單獨吃哪一路,都必將遭遇死戰。

三個兵團自臨沂、泗水、泰安一字排開,形成一個大弧,步步為營,企圖把華野壓縮進沂蒙山深處,逼其在此決戰。

起碼從這個陣勢上看,國軍足可立於不敗之地。

三、粟裕調動敵人未奏效

面對敵人這種密集陣形,我軍慣用的穿插分割、迂迴包圍等經典戰術無法再用,敵人太密集,咬不動。

毛澤東注意到山東戰場的空前壓力,給陳毅粟裕發電報說,一定要保持耐心,集中足夠主力。

粟裕本來把三個縱隊分散出去了,想在魯南製造假象,迫使敵主力回援保衛徐州。但國軍在徐州有一個整編師,足以衛護後方,顧祝同嚴令前方三個兵團一兵一卒也不要受敵干擾,一心向前。

粟裕不得不命令三個縱隊停止南進,最南面的六縱就在隱藏在魯南不要動,還未南下的兩縱回歸防地,不再南下。

局面越來越緊張。

粟裕不得不在西起泰安、東至莒縣的狹小空間裡來回閃轉騰挪,頻繁調動兵力,企圖挖出敵人一個主力整編師吃掉,標誌性的有兩次,一次勝,一次未果。

勝的是圍攻泰安的整編72師。當時華野主力撤出泰安,敵72師隨即進占。粟裕派出四個縱隊包圍泰安,企圖吸引敵人來援,但國軍學乖了,坐視72師被包圍殲滅,始終不出一一兵一卒救援。

另一次是半月之後,粟裕有意放棄新泰縣城,吸引胡璉整編11師進來。整編72師是次等部隊,國軍主力大可不管,任由粟裕吃掉。整編11師是五大主力,蔣介石的心頭肉,國軍各部不可能不來救。果然,粟裕4個縱隊剛圍上來,附近的第二兵團司令官王敬久便指揮大隊人馬趕了過來。粟裕自忖4個縱隊不一定能攻下新泰城,一旦被粘住就糟了,於是速令撤退。

這其中透露著什麼信號呢?

第一,國軍學乖了,能夠識破粟裕的招數。

第二,國軍有備而來,胡璉被圍後,立即就有友軍跑來救援,這個很可怕。

也正是這次沒有達成的圍殲戰,令粟裕充分提高了重視,打這幾二十多萬國軍必須高度重視,必須留足充足的打援兵力,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直到此時,相信大家都能明白,粟裕遇到空前的危機了。

怎麼辦呢?真不知道該怎樣打破僵局。

從毛澤東與陳毅、粟裕來往的電報,就能看出局面之困難。

1947年4月15日,毛澤東電告陳粟,忍耐等候不驕不躁,可以尋得殲敵機會。

5月4日,毛澤東感覺華野似乎沒有太好的破敵機會,讓劉鄧在中原想辦法,協力擊破顧祝同系統(指徐州指揮所下屬部隊)。

同是這一天,毛澤東再致電陳粟,把之前說過的方略拓展了一下說:

第一,陳粟可以一直退,誘敵深入,甚至可以把沂蒙山根據地全放棄掉,退到膠東、渤海。

第二,要有極大耐心。

第三,不要分兵。

第四,不要過早驚動敵人的後方,誘使其放膽北進。

5月6日,安慰粟裕不要因為青駝寺未殲滅敵人灰心,一定要集中主力,同時說,沒料到湯兵團北上。

5月6日再電,讓粟裕試攻昌樂、濰縣(今山東濰坊市),誘敵深入。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直接轉移作戰方向了,或許因為過於離奇,粟裕沒有執行。不執行也是對的,毛澤東也在電報中說了,行不行你們前線自己商量著辦。

5月8日,毛澤東再電華野,讓集中27個旅的兵力,做好殲敵準備。想表達什麼意思呢?恕筆者才疏學淺,沒能分析透,大概是傳達中央的態度吧,不能鬆懈,不能灰心,堅持堅持再堅持。

直到5月12日,顧祝同下令各兵團同時進攻,毛澤東感到機會終於來了,致電華野說:第五軍、十一師、七十四師均已前進,你們聚精會神打好一路。

也就是臨戰前這封電報,毛澤東才稍有興奮激動之感。

一個月之中,華野東奔西走,為了吸引敵人調動走了不少路,部隊沒打上痛快仗,光走路了,難免有牢騷,著名的「陳司令的電報嗒嗒嗒,小兵的腳板撲撲撲」,就是這個時候將士們傳出來的。

四、粟裕勝在何處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哪裡呢?

華野不斷北退,一退再退,萊蕪、泰安、蒙陰、新泰等新奪取的還有老早就占據的縣城,全都放棄了。

蔣介石、陳誠、顧祝同一致判斷,華野疲憊至極,已無力抵抗,目前正處在退卻之中,因此速令三個兵團全線發起進攻。

粟裕當時正準備製造機會,圍殲處於最東邊的桂系第七軍,這個軍位於國民黨軍整個陣線的最東端,有分割包圍的可能性。但粟裕素來知道桂系第七軍是白崇禧多年經營的王牌,裝備可能不如中央軍五大主力,但這支部隊打仗狡猾,又能打硬仗,不一定好啃。

正當粟裕猶豫不定時,湯恩伯率領張靈甫等部隊撲上來了。

於是就有了那場著名的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之戰。

其實,張靈甫整編74師當時並沒有冒進,其左右翼的整編25師、83師與其就保持著5公里左右的距離,強行軍也就半小時。與此同時,兩個帶刀護衛25師、83師的側翼,又分別跟著兩個整編師。

也就是說,湯恩伯用了7個軍(整編師)的兵力,互相咬合,像一個齒輪一樣,讓你無法插進。

唯一疏漏,可能就是張靈甫與83師李天霞、25師黃百韜,素來配合的不是很好,兩個帶刀護衛並不是真心護衛。

粟裕就是抓的這個空隙,把整編74師圍住吃掉了。

我們反過頭來看整個過程,想一想蔣介石、顧祝同、湯恩伯、張靈甫這四個層面,究竟哪個環節做錯了呢?

蔣介石管的是戰略層面,把重點兵力投入山東,這是對的。

顧祝同身為亞戰略層面的指揮官,對山東戰場的調度也基本沒有錯,包括命令三個兵團全部進攻,也是沒有錯的,畢竟粟裕在一直後退,你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粟裕跑掉吧!這種局面,相信易地而處之,讓粟裕坐在顧祝同這個位置,也會追擊。

湯恩伯層面呢?就稍稍有點問題了,粟裕反覆在西線泰安附近造勢,打下泰安,又襲擊新泰,讓胡璉出了一身冷汗,所以王敬久兵團、歐震兵團都有點小心謹慎,發起進攻時沒有讓第五軍和整編11師快速前進,而是始終提防粟裕會不會掉頭咬自己一口。所以當孟良崮之戰爆發時,西線兩個兵團不能快速到來。

但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湯兵團有十幾萬人,七個軍對解放軍八個縱隊,無論如何也不至於馬上潰敗。大不了打不贏,等另外兩個兵團來援救唄。

真正的問題出在戰術層面,也就是張靈甫,有點急躁了。

華野白跑了一個月的路很急躁,張靈甫空坐了一個月,也很急躁。等到真正開戰了,有點急不可耐了。本來可以和兩個帶刀護衛保持更近距離的,有點立功心切,稍微拉開了一點點,但絕不是孤軍冒進。試想,五公里,槍炮聲相聞,半小時就能互相救援到,這對軍級作戰單位來說,和同床共枕、大被同眠幾乎沒有區別了,畢竟一個軍級單位的防禦線就可以拉開幾公里到十幾公里。

而粟裕,抓的就是戰術層面這一點點空間,強行把局勢逆轉過來了。

簡單的類比一下,就像兩個武功絕頂的劍客比武,武功相當,兵器相當,體力相當……幾乎所有的條件都差不多,誰也不敢說誰能打敗誰,比到最後,可能就是一劍刺出細微的方向差別,有一點點勁沒用准,雖說並不會致命,但絕頂高手就可以抓住一點點破綻,抓住打,令你無法調整姿勢,無法續力,無法扳回局面,眼睜睜看著本來是均勢的局面變成一邊倒。

粟裕大將的指揮功力,真乃絕頂也!

也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粟裕在《戰爭回憶錄》中這樣說:

「在這裡我想指出,在後來的若干材料中,把我軍捕捉孟良崮戰機,說成是敵整編第74師孤軍冒進,送上門來的。這種說法是不符合戰場實際的,既沒有反映敵軍的作戰企圖和動向,也沒有反映我軍的預見和戰役決策。由於敵人擬對我實施中央突破,敵第74師的態勢勢必稍形突出,但在戰役發起前敵兩翼部隊距74師僅四至六公里。上述說法,可能是由於不了解我們創造和捕捉戰機的過程的緣故,從我軍通常採用的傳統戰法出發來臆想戰場情況,這未免是削足適履,而且也把敵人想得過於愚蠢。」

不抹黑敵人,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