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底電纜斷裂,內外自帶三層「保護膜」,為何還是被破壞?

牧海 發佈 2022-10-11T21:23:38.264837+00:00

繼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發生神秘泄漏後,挪威的海底電纜又因不明原因發生斷裂。和天然氣的輸送管道不同,海底電纜不僅發揮著輸送能源的作用,還是穩定通信服務、金融網絡的重要渠道。

繼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發生神秘泄漏後,挪威的海底電纜又因不明原因發生斷裂。

和天然氣的輸送管道不同,海底電纜不僅發揮著輸送能源的作用,還是穩定通信服務、金融網絡的重要渠道。但離譜的是,自去年以來挪威的海底電纜頻繁發生斷裂,2021年11月、2022年1月均發生過一次,而在自然條件下海底電纜不大可能被破壞。

海底電纜:究竟有什麼作用?

海底電纜簡稱海纜,是指鋪設在海床內部或表面的電纜,傳輸介質被緻密的絕緣材料包裹。海纜的規格有粗也有細,近海的電纜更粗,深遠海的電纜更細(和環境擾動強度有關),現代電纜的常見直徑為25mm,每公里重約1.4噸。

根據功能劃分,海纜可分為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前者多用於海上風電等項目的電力輸送,鋪設距離較短,後者則用於連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通信,範圍和長度遠超電力電纜。

自1850年代第一條海底電纜鋪設開始,全球電纜的建設規模、設計理念不斷發展,目前的電纜不再局限於單一功能,光纖-電力的複合型電纜可同時實現傳輸電力和信號的功能,其內部既有導體又有光纖

據估計,海底電纜承載了全球95%以上的數據傳輸和國際語音,它的優勢很難被其他通信方式所取代。和傳統的無線電報相比,海底電纜可實現長距離語音通信,安全性更高,而且不容易被攔截。

和衛星通信相比,海纜通信的優勢也一目了然:性價比更高,通信容量更大,傳輸速度更快。這是因為海纜傳輸的信號是光束而非電流,通信載體是由玻璃製成的光導纖維,單條光纖直徑僅為0.1mm,重量輕,質地軟,數百條光纖集束製成光纜,增加了通信容量。光束以全反射的方式傳遞,損耗低,幾乎可實現瞬時通信

此外,海纜通信還不受電磁干擾,傳輸信號穩定,可靠性高,製作光纖的原材料(石英)也非常廉價。有諸多優勢傍身,海纜工程自然受到了各國重視,建造規模從20世紀90年代迅速擴大,如今全球已建成完善的海纜通信網絡。

歐洲是世界海纜鋪設密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錯綜複雜的海纜線路組成了網際網路數據的「水下大動脈」。在這當中,挪威的海纜又是歐洲網絡數據的重要拼圖,斷裂事故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

海纜自帶三層「保護膜」

海底電纜在通信領域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鋪設環境又決定了其經常受到海底洋流的衝擊、海底物質的摩擦。因此,海纜的設計非常講究,在出廠時就自帶保護層。

以目前主流的光纖-電力複合電纜為例,其核心部位是導體和光纖。其中,導體要求導電性能良好,一般由銅或鋁製成。相比之下,銅的載流能力優於鋁,選用銅導體還可降低鉛、鋼絲等外層材料的使用量。

但在相同的傳輸容量下,銅導體電纜的成本是鋁導體電纜的1.1~1.8倍,銅的材料成本更貴。但即便如此,多數製造商仍選擇銅作為供電導體,由此也可看出,海纜的質量比經濟性更受重視。

說起質量,關鍵還是要看三大防護層:絕緣-屏蔽層防護層以及鎧裝層

1,絕緣-屏蔽層。絕緣材質包括交聯聚乙烯、乙丙橡膠,前者的應用最為廣泛,英文縮寫為XLPE。該材料是含有有機過氧化物的高級聚乙烯,比普通聚乙烯更耐熱、耐腐蝕

除了絕緣層,導體和光纖外還包裹著屏蔽層,如導體屏蔽、絕緣屏蔽。據調查,多數製造商選用三層供擠和乾式交聯管制造交聯聚乙烯電纜,為導體構成了「導體屏蔽-絕緣-絕緣屏蔽」系統,形成穩定的介質界面,屏蔽效果頗為理想。

2,防護層。海底電纜的內部和外部都有防護結構,內部有金合鉛套、半導體PE護套,能保護金屬免受腐蝕和磨損。內護套多採用聚乙烯材料,有的款式也添加炭黑的半導電聚乙烯料,製造出聚合物護套。

外層的防護結構同樣也有多種材質組合,如:橡膠棉布帶、PP內墊層、瀝青層以及PP外被層。其中,橡膠棉布帶的標稱厚度為0.1mm,內墊層厚2.0mm,瀝青層厚0.5mm,外圍層厚4.0mm。外層防護與海水直接接觸,抗腐蝕能力強,為方便水下辨識,外被層普遍帶有顏色標記。

3,鎧裝層。除了絕緣和防護材質,鎧裝也是海底電纜的關鍵構件。所謂鎧裝,是由青銅、黃銅、銅或鋁等金屬按電纜的延伸方向以一定的節距絞制而成,常見的有1~2層。因而,鎧裝層具有金屬的結構強度,可為海底電纜提供機械保護。

有了這三層防護,海底電纜可經受大部分海底環境的考驗,正常使用壽命可達15~20年。除了材質本身的耐磨、耐蝕防護,工程人員還通過埋設、溝槽、穿管以及覆蓋的方式保護電纜,主流的埋設保護是將電纜埋在海床2.5~3.0m深處,最大限度減少了自然因素的影響。

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海纜才可能會被破壞,比如:鯊魚啃咬,地震、海嘯等災害。但上述因素的發生率很低,並不是電纜破壞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曾對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纜維修事故進行過統計,結果顯示:在1959~1996年間,所有電纜事故中自然故障的占比不到9%,有90%以上的電纜事故都和人為活動有關。

造成電纜故障的人為因素,多見於拖網漁船作業、船隻拋錨,當然,也不排除有人蓄意破壞。真正棘手的是,海底電纜鋪設環境隱蔽,缺少水下監控證據,一旦被人為破壞就難以修復,也很難找出罪魁禍首。

海底電纜出現故障,維修究竟有多難?

海底電纜的維修是海洋工程中最大的難點之一。相對陸上電纜而言,海底電纜的維修時間更緊迫,施工風險大,受天氣、海域深度影響顯著,維修成本高出幾十至數百倍。

海纜維修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斷裂點。故障定位一般選用萬用表、兆歐表檢測故障電纜的對地絕緣電阻、相間電阻,初步判斷故障的性質。然後再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或擴頻時域反射儀(SSTDR)等測量故障點,初步推斷出斷裂點距離平台或陸地的相對距離。

第二步是派遣維修船隻前往故障預測點,拋錨就位,在斷點附近放置標記浮標。關鍵性的程序是利用帶有剛性尖頭的抓斗在海床上來回拖拽,「耙地式」打撈電纜。接著將故障電纜用浮標綁定出水,用同樣的方式撈出另一端的電纜,兩端電纜在甲板上完成對接。

接下來的過程和陸地電纜的維修大致相同:切除故障點,進行導體直流電阻測量、絕緣測量、耐壓試驗,確定無故障後再連接接頭。

最後一步是檢驗接好的海纜,確保絕緣性能、通信質量。根據維修要求,接入海纜的長度比原先的故障海纜更長,最後呈U字型鋪設在海底。

在電纜維修方面,挪威顯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上斷裂點距離平台較近,海水深度適宜,預計幾天至一周就能修復。至於事故調查真相,相信也一定會水落石出,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