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鮮只做無添加:為什麼說調味品應當做減法

和鮮 發佈 2022-11-04T10:02:35.932935+00:00

吃碗麻辣燙,碗邊居然能刮出污垢?看到視頻的人今晚多半沒什麼食慾光顧大排檔了。這碗是多久沒認認真真地洗過熱水澡了。食品衛生的事暫且放到一邊,前段時間醬油行業的潮起潮落,海克斯科技全網瘋傳,更是讓食品安全這類報導熱度不下,而關於食品添加劑的爭論從未止息。

吃碗麻辣燙,碗邊居然能刮出污垢?看到視頻的人今晚多半沒什麼食慾光顧大排檔了。這碗是多久沒認認真真地洗過熱水澡了。食品衛生的事暫且放到一邊,前段時間醬油行業的潮起潮落,海克斯科技全網瘋傳,更是讓食品安全這類報導熱度不下,而關於食品添加劑的爭論從未止息。

畢竟,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兩件事關係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馬虎不得。風波之下,自然無添加、乾淨衛生的健康食品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此種情形下,一家在無添加劑調味品賽道精心耕耘數年的食品企業悄然抬頭。

和鮮,正如它的名字一般,「以和為道、以鮮為美」,帶著讓人類在享受美食中健康起來的一腔孤勇,在追尋食物本味的路上執著做減法,重新喚起人們對於不同食材的不同鮮味記憶。

作為人苦苦追尋的一種極致味覺體驗,鮮味在數千年飲食文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夙沙氏用火將海水煎至成海鹽,鹽就作為初代調味品閃亮登場。食物的鮮味之旅就此開始。

桃之夭夭的三月,詩人張志和感嘆「桃花流水鱖魚肥」;金秋十月,陽澄湖大閘蟹膏肥體美。不時不食,食物中的不同胺基酸組合,讓山珍海味有了區別於其它食物的獨特鮮味。

而食品添加劑的出現,讓這種獨特鮮味能隨時隨地出現在餐桌上,也模糊了食材之間的味道界限。當大豆蛋白、食品添加劑和澱粉構成的蟹肉棒也能冠上蟹的美名,一場場味覺欺騙在餐桌上爭相上演,我們的口味越來越重,食物的美味也變得千篇一律,健康更是被排除在短暫的味覺享受之外。

這樣的鮮味是我們所追求的嗎?對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人來說,顯然不是。

當人們不斷在食物上做著化學加法時,我們應當在調料上做些減法。就像和鮮一直堅守的那樣,去掉那些不明身份的科技與狠活,回歸食材本身,給味覺減負,享受專屬於特定食材的真正鮮味。

來自潔淨海域的深海紅磷蝦冷鏈運輸一路北上,簡單搭配咸辣椒和豆豉等簡單明了的輔料,造就了天然的鮮香風味。整粒整粒的鮮蝦,這是人工堆砌的碎肉醬料無法比擬的人間鮮味,純粹自然,獨一無二。只做無添加劑健康美食的用心,和鮮做到了,而我們也該想想等待一季,吃到時令蔬果時,那份最初的悸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