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土地論壇 發佈 2022-11-07T12:58:42.971969+00:00

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它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

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它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那麼,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冬至是幾月幾日2022?

一、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都可以吃餃子,但是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更為普遍,俗話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1、立冬吃餃子

立冬在11月7-8日之間,立冬的「立」字,意思就是初冬的開始。立冬節氣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餃子」又名交子,有新舊交替之意,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2.冬至吃餃子

冬至在12月21日-23日之間,冬至的「至」字,意思是寒冷將至。中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二、冬至是幾月幾日2022?

2022年冬至陽曆時間為2022年12月22日,陰曆時間為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九號。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三、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1、吃餃子

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在京津地區,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有的還講究吃「倭瓜」餡的餃子。「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2、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3、吃甘蔗、炒香飯

在福建、潮汕,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不僅可以保護牙齒,還能起到滋補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補冬」的食物之一。

4、吃羊肉

立冬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立冬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總的來說,立冬和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俗,不同的是,冬至吃餃子更普遍一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