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島嶼讀書》當文學走上螢屏,余華蘇童帶我們找回閱讀的快樂

鐵任 發佈 2022-11-13T11:45:34.607868+00:00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讀書漸漸成為一件稀罕事,並不是我們不愛讀書,而是當下世界節奏太快、信息太雜,大家有點時間就趕快刷點資訊或小視頻,保持與外界信息同步已經手忙腳亂,哪裡還有時間坐下來閱讀,甚至有點像《黑客帝國》裡面腦後帶管的人類一樣,高效高能,卻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味道。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讀書漸漸成為一件稀罕事,並不是我們不愛讀書,而是當下世界節奏太快、信息太雜,大家有點時間就趕快刷點資訊或小視頻,保持與外界信息同步已經手忙腳亂,哪裡還有時間坐下來閱讀,甚至有點像《黑客帝國》裡面腦後帶管的人類一樣,高效高能,卻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味道。


所以很高興能看到江蘇衛視推出的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能夠和余華、蘇童、西川一起相會在海島,談談天讀讀書,呼吸一點新鮮空氣,暫時忘掉那些爭分奪秒的工作,就仿佛回到了曾經那個質樸而又豐富的讀書時代,

節目第一期就讓人耳目一新,想不到這些文壇大家走到台前都是如此親切活潑,聽他們講文壇往事,一樁樁一件件娓娓道來,都特別有趣,比如說蘇童寫字用力很大,給余華寫的約稿信上還有上一封寫給鐵凝的印痕;提起舊時光他們都像孩子似的開心,聊到好友史鐵生又不由傷感;西川說話很風趣,聊起全唐詩卻有一種詩人特有的格局和視野。


並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刻意強調或引導的話題,全都是由讀書引發的閒談。可是品味他們所講的每一句話,又都都蘊含著智慧與哲思,難得的是這種智慧並不需要具有很高的文學功底才能理解吸收,而是像他們的小說和詩歌一樣,具有一種雅俗共賞的質感與魅力。

比如了解到房琪平時讀郭敬明和韓寒,蘇童說書本身沒有貴賤之分,就像豬肉和魚肉的營養不同,瓊瑤的書能讓你走五米,托爾斯泰的書能讓你走一百米。相信觀眾聽完這席話之後都會受到啟發,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人適合通俗一點,有人就喜歡深刻一點,不必刻意追求所謂的高度。


聊起經典,這些已經佳作等身的作家也會表現出敬畏心,解讀魯迅的《孔乙己》好在哪裡,《老人與海》的意義,選嘆沈從文《湘行散記》的影響力,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品經過他們生動而又獨到的解讀,讓人豁然開朗,原來如此。如果說讀書是一種遇見,那麼經過這一期節目,很多人重新產生了與經典邂逅的衝動。

僅是第一期節目,《我在島嶼讀書》就體現了很強的實用價值和以及典藏價值,和許多隻顧眼前的節目不同,這檔節目就像書籍一樣可以收藏起來反覆欣賞,任何時候拿出來,再次品味其中的妙語,都能對閱讀產生幫助,更深入地了解文學,受益良多。


另一方面,這檔節目還可以視為文壇難得一見的老友會,除了余華、蘇童、西川作為常駐主理人走到台前,還有家葉兆言、祝勇、黃蓓佳、歐陽江河等著名作家會以飛行嘉賓的身份陸續登場,相信這些妙筆生花的老友聚在一起,還會擦出更多的火花,聊出更多的趣事,分享更多的好書。


在這個信息爆炸,流量稱王的時代,《我在島嶼讀書》不追求快與多,不計算流量和功利,真的就像藍天下一陣清新的海風,帶來了不一樣的愜意體驗,相信隨著節目的不斷播出,會有越來越多的觀眾會加入進來,找回閱讀的快樂,這是其它類型電視節目所不能比擬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