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薑母鴨

山貓生活 發佈 2022-11-14T20:59:26.970742+00:00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台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咸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有一次,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疑惑地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不用公鴨?」我說這塊招牌要用台語發音,薑母的「母」是形容詞,老的意思,無關鴨子的性別。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台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咸信它能舒筋暢脈,袪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從前的台灣社會有一個迷信:女子不能吃薑母鴨,否則皮膚的毛細孔會像鴨的羽毛般粗大。這種謠言一定是貪婪又小氣的男人杜撰出來的,面對美食,竟深恐自己的老婆和姊妹來分享。

  此物源自漢人的食補文化,流行成台灣的街頭小吃不過是近二、三十年的事。食補意識在台灣根深蒂固地發展,為了延年益壽或養胃健脾,被視為奇珍異饈的野生動物遂進入藥膳名單,甚至許多小吃也帶著食補觀念;為了止瀉固精,薑母鴨里有了鴨睪丸。

  薑母鴨最要緊的是那鍋湯──先以黑麻油翻炒老薑和鴨肉至熟,再用米酒和中藥材熬煮。中藥材其實是可有可無的龍套;主角自然是鴨肉塊,以紅面番鴨為尊,此鴨體型大,肉質豐厚,較耐燉煮,酒和麻油又令它久煮不柴,且越煮越香越甘。

  這種專賣店往往不需要招牌;若有招牌,命名多帶著草莽氣,如「霸王」、「霸味」、「帝王食補」、「君王」、「皇宮」、「至尊」……雖然命名力爭尊貴,卻是市井吃食。

  我最常吃的是「帝王食補」和「霸味」。這些店從來不會出現高雅細緻的裝潢,通常是簡陋的吃食環境,鬧哄哄的氛圍,帶著濃烈的野性。因此,若巧遇稍微周到一點的服務員要懂得感恩。我常見食客頻頻起身,尋找餐具、濕紙巾、面紙,或醬油、辣椒、豆腐乳醬;大家都不以為忤,常嘴角流油,邊走邊嚼食鴨肉。

薑母鴨的吃法類似火鍋,可邊吃邊續料。不僅鴨肉,鴨肝、鴨心都很好吃。豆皮、鴨血糕、菇蕈類也都能豐富那湯鍋的內容。不吃白飯時,不妨吃一份麻油拌麵線。

  高麗菜是美妙的搭配,有時我們太專心吃鴨,忘記高麗菜這配角,它並不因而自暴自棄,一方面釋放自己的甘甜,一方面吸收湯汁的精華,即使煮爛了亦有另一番風味。茼蒿雖然味美,卻不耐煮,須掌握燙煮的時間。

吃薑母鴨別怕米酒,那鍋麻油炒香的老薑鴨肉湯,需要米酒的陪襯才能彰顯特殊的香醇和甘美,怕酒的人不妨請店家只注入半瓶,並將酒精燒至揮發。從前一隻紅面番鴨要用五瓶紅標米酒去煮,紅標米酒大幅調漲後,店家只好採用其它米酒取代,使薑母鴨的風味大遜,這真是台灣史上的一場災難。


台灣人愛吃鴨,所消耗的鴨多用於煮薑母鴨。薑母鴨已形成台灣特有的庶民文化,其工藝、食材都簡單而質樸,自我表述著多元意義,生猛,又略帶嘉年華式的愉悅,二三十年來正形塑著我們的集體記憶。



  這年頭我們很習慣強調主體性,歷史的主體性,語言的主體性,文化的主體性,這個主體性那個主體性,一直虛構並改寫飄浮不定的主體性。我卻在一鍋薑母鴨中認同了台灣人的主體性。或許,我愛上的非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深度,一種活躍的庶民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