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分茶:「可人兩碗春風焙,滌我三升玉色醪」

彭克榮點茶 發佈 2022-11-21T18:43:41.641211+00:00

宋茶文化發展三百餘間:「分茶」由動詞演化為名詞;分茶動作過程演化為一種雜耍技巧玉兔奔月。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屬四川)人。公元1199年中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歷任國子正、武學博士、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出知嘉定府。

宋茶文化發展三百餘間:「分茶」由動詞演化為名詞;分茶動作過程演化為一種雜耍技巧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屬四川)人。

公元1199年中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歷任國子正、武學博士、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後歷知漢州、眉州、遂寧府、瀘州府、潼川府等地。

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起居舍人。

紹定五年(1232年),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

端平元年(1234年),召入朝任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旋即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之職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封臨邛郡開國侯。獲贈太師、秦國公,諡號「文靖」。

著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全宋詩》有其詩十四卷。

現摘錄分茶詩二首:


《再和招鶴》

蓬萊雲近綺疏明,

鶴砌分茶午夢晴。

何似林間看不足,

並呼鷗鷺狎齊盟。


《魯提干以詩惠分茶碗用韻為謝》

禿盡春窗千兔毫,

形容不盡意陶陶。

可人兩碗春風焙,

滌我三升玉色醪。

銅葉分花春意鬧,

銀瓶髮乳雨聲高。

試呼陶妓平章看,

正恐紅綃未足褒。

追尋宋人留下的文化印記,探尋宋茶文化的美妙瞬間。

分茶一詞,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的演變:

第一階段:點茶過程中分茶到盞的一個動作,作動詞用。

1,《文會圖》分茶。

2,《攆茶圖》分茶。

第二階段:點茶過程中湯紋水脈成象後帶圖案分茶到盞,品飲盞中留有湯花變幻的圖案的沫餑。

第三階段:流行在南宋時期,在點茶過程中加入雜耍技巧,成為玩茶的專用名詞。記載於《武林舊事》,收錄於《中國百戲史話》。

宋式點茶發展三百餘年間:「分茶」一詞由動詞演化為名詞;分茶動作過程演化為一種雜耍技巧。

分茶史話一盞茶湯的千年變遷,而陸羽在《茶經》中描述:「沫餑,湯之華也。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花,如棗花飄飄然於環池之上。……皤皤然若積雪耳。」揭示了一盞茶湯變幻現象的必然性。分茶是我國茶文化的偉大寶庫特有的一頁,更有待於我們大家去探索和認知,去傳承和創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