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歷史全冊測試卷(2)

方松森老師 發佈 2022-11-25T06:21:37.037050+00:00

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砍伐了 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1分)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砍伐了 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銅表法》(  )

A.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B.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

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

D.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

2.(1分)《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穀物和乾魚……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雅典(  )

A.物產豐富 B.稱霸地中海

C.海上交通便利 D.工商業非常發達

3.(1分)「種姓是一種天生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把人分為思想家、戰士、商人、農民、手工業者等,因為這種刻意分工使得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效率更高,更容易獲得成就。」這段材料的主要觀點是種姓制度(  )

A.使社會等級十分森嚴 B.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C.造成社會的不公平 D.高等種姓中人才眾多

4.(1分)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就宣布「從今往後,任何一個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親自讀碑上內容,或者聽別人念其中的條款,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當得到的權利,從而獲得安慰。」此國王是(  )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漢謨拉比 D.穆罕默德

5.(1分)「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繫。」這個「歷史聯繫」就是歷史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下列選項中因果關係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A

凱撒命人編制「儒略曆」

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B

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

查理曼帝國走向分裂

C

拜占庭人長期採取封閉保守的態度

拜占庭文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

D

蘇格拉底將思考轉向人類社會

成為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邏輯學

A.A B.B C.C D.D

6.(1分)「農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歸領主所有,農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們。」文中的情景當出現於(  )

A.希臘「古典時代」 B.中國夏商時期

C.吠陀時期的印度 D.中世紀的西歐

7.(1分)琅城居民募集金錢,贖買了自治權,並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後,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權。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經過多年鬥爭,最終取得自治地位。由此可見,在爭取城市自治過程中的常用手段是(  )

①金錢贖買②獲得封地③武力鬥爭④興辦大學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8.(1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複。」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  )

A.全面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幾乎蔓延到了西歐所有國家

C.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9.(1分)「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占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並預付部分工資,最後收回製成的產品,並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  )

A.莊園制度的興起 B.租地農場的產生

C.手工工場的產生 D.工廠制度的建立

10.(1分)據統計,僅1500﹣﹣1650年的150年間,西班牙在美洲搜颳了1.6萬噸白銀和180噸黃金;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這主要反映了(  )

A.三角貿易的互利性 B.早期殖民活動的重要性

C.商品貿易的普遍性 D.資本原始積累的殘酷性

11.(1分)1775年4月19日,新大陸東北部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淨的天空,改變了這片大陸的歷史航道,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為戰爭,史稱「北美獨立戰爭」。依據所學知識,你知道這槍聲響起的地方是(  )

A.來克星頓 B.薩拉托加 C.約克鎮 D.紐約

12.(1分)「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於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並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強調新航路開闢(  )

A.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B.推動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

C.成功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

D.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13.(1分)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變為科學,開始指引工人運動沿著正確的道路迅速發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共產黨宣言》有力地指導了英國的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D.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

14.(1分)《劍橋歐洲經濟史》寫道:「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工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裡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了,織工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在家裡自由自在地投梭織布了。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  )

A.改變了傳統家庭結構 B.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

C.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D.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15.(1分)恩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崙並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這裡強調了拿破崙(  )

A.受到了德國人民的歡迎 B.損害了德國的利益

C.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 D.有利於德國的統一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10分,第17題5分,第18題12分,第19題8分,共35分。請按要求作答。

16.(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處死查理一世無疑是「革命」,但是經過「光榮革命」的「反革命」,英國用憲政框架吸納革命原則,成就了代表資本主義發展方向的近代憲政體制,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種政治發展的新模式。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達成了王權接受限制的持續妥協,維護了英國持久穩定的法治與和平。

——楊和平《查理一世之死與英國憲政體制的確立》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建立的「近代憲政體制」的類型,並從材料中歸納這種憲政體制的重要意義。

材料二 美國的開國者們因為長久的自治傳統……使他們對一個坐擁大權的政治首腦懷有極大的憂慮…因此他們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的權力。不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約束,甚至在憲法中加上了彈劾權,對犯有「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的總統和其他行政官員進行彈劾,並予罷免。

——《大國崛起•美國》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位美國的開國者,並概括指出美國是如何「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的權力」的。

材料三 法國革命是一件長期工作的最後完成,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築同樣也會倒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了。此後,很多地方的農民也效仿巴黎,摧毀了各地的監獄,焚毀了貴族的城堡。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在人民的推動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開始後,制憲議會通過了多項法令,廢除了種種貴族特權和封建地租,還通過了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人權宣言》,這成為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譽為「新制度的誕生證書」。1791年,制憲議會制定了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築同樣也會倒塌「的理解,並從材料中概括法國第三等級在大革命中的貢獻。

(4)綜上,概括三個國家在政治民主化進程中所體現的一種智慧。

17.(5分)閱讀材料後判斷。

發達的商品經濟,寬鬆的政治氛圍,使希臘城邦孕育、誕生了傑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個文明中,希臘文化最具有科學性與民主性。儘管希臘文化的文化基礎是吸收東方文化發展起來的,但其文化成果光輝蓋世,獲得「古典」的美名……古羅馬與古希臘一樣,同屬於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同樣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但古羅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和整個地中海區域的統一、東西方文化進一步交匯融合分不開的。它吸收了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尤其注意對希臘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由於受自身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文化成就上,只是在建築與法學方面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就。在文學與藝術等方面多是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成就,缺乏創新意識。但是,羅馬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希臘文化的吸收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對其精華採取拿來主義,對其糟粕加以拋棄。唯其如此,羅馬文化才得以繼承希臘傳統,又保持民族特色與獨立發展;羅馬文化才得以與希臘文化共同構成西方文化的古典傳統。

﹣﹣摘編自謝振玲《論古希臘文化對古典文化產生的影響的原因》

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塗「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塗「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塗「C」。

(1)古希臘文化的發展受到了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2)古羅馬在法學方面的成就對世界影響深遠。    

(3)古羅馬文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超越了古希臘文化。    

(4)古羅馬文化在各個方面都繼承並發展了古希臘文化。    

(5)相互交流與批判地吸收促進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發展。    

18.(12分)李老師組織某歷史興趣小組對人類近代以前的文明發展歷史進行專題探究。請你跟隨他們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一:第一組同學根據某旅行團的旅遊路線繪製了下圖一的簡圖(其中A、B、C、D四地代表人類古文明的幾大地區),同時,還精選了該旅行團拍攝的幾張照片(見如圖二、圖三、圖四)。


(1)請分別說出圖二、圖三、圖四的照片在圖一中的拍攝地點。(將圖一中的字母填入以下對應的括號中)

圖二     圖三     圖四    

探究二:第二組同學搜集了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古代戰爭與歷史演進的關係時的一段文字:暴力、戰爭、掠奪、搶劫等等被看作是歷史的動力…古老文明被蠻族破壞,災難深重,接著就重新形成另一種社會結構。對野蠻的征服者民族來說,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戰爭本身還是一種經常的交往形式。

(2)概括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並舉一例加以說明。

探究三:第三組同學在圖書館搜集了(美國)詹姆斯W•湯普遜《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中的一段材料:

13世紀的歐洲處於變革的陣痛之中,在經濟上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和工業化。工商業的興起促進了城市生活的產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紀社會產生了市民階級,市民階級公開提出政治代表權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這些經濟社會變革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

(3)根據第三組搜集的材料,歸納13世紀歐洲「經濟社會變革」的表現,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些經濟社會變革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這句話的理解。

探究四:如圖是李老師繪製的思維導圖。


(4)根據以上思維導圖並結合所學知識,按照圖中「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的模式,從A、B、C三處任選兩處補填方框的內容。

19.(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70年和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圖(資料來源:錢乘旦《第一個工業化社會》):


材料二: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麼誇大都不為過。…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人類還能開發儲藏在地下的其他礦物燃料,即石油和天然氣。例如,1875年,西歐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別為較少工業化的亞洲的11.5倍和29倍。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湧入工業中心。新城市的人口因為能從世界各地獲得糧食而得到供養。技術和醫學上的進步,其中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應潔淨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統和垃圾處理系統、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以及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也有可能使城市生活變得較可忍受、較合意。因而,這些城市以極快的速度發展。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1770年到1821年,英國國民總收入的結構發生的變化,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蒸汽機發明帶來的歷史意義。

(3)根據材料三,歸納世界各地城市急速發展的原因。

(4)綜上,你有什麼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按要求作答。

1.(1分)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砍伐了 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銅表法》(  )

A.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B.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

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

D.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

【解答】依據材料「有人砍伐了鄰居家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雖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可以看出羅馬法重視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和具有注重形式的特點,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AB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故選:C。

2.(1分)《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穀物和乾魚……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雅典(  )

A.物產豐富 B.稱霸地中海

C.海上交通便利 D.工商業非常發達

【解答】仔細分析材料「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可知,說明商品貿易發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雅典是歐洲文明的代表,以海洋為中心,工商業發達。

故選:D。

3.(1分)「種姓是一種天生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把人分為思想家、戰士、商人、農民、手工業者等,因為這種刻意分工使得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效率更高,更容易獲得成就。」這段材料的主要觀點是種姓制度(  )

A.使社會等級十分森嚴 B.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C.造成社會的不公平 D.高等種姓中人才眾多

【解答】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後,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各個等級之間高低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有資格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對後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以此分析材料可知,體現了對種姓制度不同的理解,表明種姓制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故選:B。

4.(1分)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就宣布「從今往後,任何一個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親自讀碑上內容,或者聽別人念其中的條款,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當得到的權利,從而獲得安慰。」此國王是(  )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漢謨拉比 D.穆罕默德

【解答】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石碑」,聯繫所學可知,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寫在一塊巨大的石柱上,這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故選:C。

5.(1分)「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繫。」這個「歷史聯繫」就是歷史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下列選項中因果關係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A

凱撒命人編制「儒略曆」

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B

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

查理曼帝國走向分裂

C

拜占庭人長期採取封閉保守的態度

拜占庭文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

D

蘇格拉底將思考轉向人類社會

成為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邏輯學

A.A B.B C.C D.D

【解答】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的是《羅馬民法大全》排除A;克洛維保留了羅馬大地主土地,羅馬大地主是克洛維的支持者之一,與查理曼帝國走向分裂無關,排除B;成為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邏輯學的是亞里士多德,排除D;拜占庭人長期採取封閉保守的態度,使得拜占庭文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C項正確。

故選:C。

6.(1分)「農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歸領主所有,農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們。」文中的情景當出現於(  )

A.希臘「古典時代」 B.中國夏商時期

C.吠陀時期的印度 D.中世紀的西歐

【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以莊園為基本單位的,它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農奴是莊園中的勞動者,他們沒有人身自由,不得隨意離開莊園,同時向領主繳納各種苛捐雜稅。農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歸領主所有,農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們,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和題干無關。

故選:D。

7.(1分)琅城居民募集金錢,贖買了自治權,並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後,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權。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經過多年鬥爭,最終取得自治地位。由此可見,在爭取城市自治過程中的常用手段是(  )

①金錢贖買

②獲得封地

③武力鬥爭

④興辦大學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答】由材料「琅城居民募集金錢,贖買了自治權,並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後,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權。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經過多年鬥爭,最終取得自治地位」可知,在爭取城市自治過程中的常用手段是金錢贖買和武力鬥爭,①③符合題意。獲得封地和興辦大學與城市自治沒有關係,排除②④。

故選:C。

8.(1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複。」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  )

A.全面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幾乎蔓延到了西歐所有國家

C.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解答】據題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複。」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從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倡導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些思想正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故選:C。

9.(1分)「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占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並預付部分工資,最後收回製成的產品,並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  )

A.莊園制度的興起 B.租地農場的產生

C.手工工場的產生 D.工廠制度的建立

【解答】11世紀以後,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一時期,手工業不斷發展,一方面,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也在家裡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據「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占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並預付部分工資,最後收回製成的產品,並投放到市場出售。」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場的產生。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10.(1分)據統計,僅1500﹣﹣1650年的150年間,西班牙在美洲搜颳了1.6萬噸白銀和180噸黃金;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這主要反映了(  )

A.三角貿易的互利性 B.早期殖民活動的重要性

C.商品貿易的普遍性 D.資本原始積累的殘酷性

【解答】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他們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枝、雜物等;在非洲通過各種卑鄙的方式擄獲黑人後運往美洲,然後把黑奴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然後帶著滿船的金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全程呈現三角形,因而稱為「三角貿易」。在黑奴由非洲運往美洲的過程中,大批黑奴死亡,這一滅絕人性的販賣黑人奴隸的行為持續了幾百年,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歐洲殖民者大發橫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原始資本積累上具有血腥的、罪惡的,據題干關鍵信息「僅1500﹣﹣1650年的150年間,西班牙在美洲搜颳了1.6萬噸白銀和180噸黃金」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主要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殘酷性。

故選:D。

11.(1分)1775年4月19日,新大陸東北部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淨的天空,改變了這片大陸的歷史航道,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為戰爭,史稱「北美獨立戰爭」。依據所學知識,你知道這槍聲響起的地方是(  )

A.來克星頓 B.薩拉托加 C.約克鎮 D.紐約

【解答】據材料「1775年4月19日,新大陸東北部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淨的天空,改變了這片大陸的歷史航道,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為戰爭,史稱『美國獨立戰爭』。」可知,槍聲指的是來克星頓的槍聲。1775年4月18日晚上,駐紮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出發,去收繳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偵查員發現了這一情況,民兵迅速埋伏起來,4月19日冷晨,在一個名叫來克星頓的地方打響了抗英鬥爭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故選:A。

12.(1分)「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於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並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強調新航路開闢(  )

A.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B.推動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

C.成功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

D.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解答】據題干「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於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並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可知由於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並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這說明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故選:A。

13.(1分)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變為科學,開始指引工人運動沿著正確的道路迅速發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共產黨宣言》有力地指導了英國的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D.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

【解答】19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時期,1836年﹣1848年英國工人掀起了憲章運動,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要求改變自己生活困苦的處境,反對資本家的剝削,憲章運動被列寧評價為「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託,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選項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A。

14.(1分)《劍橋歐洲經濟史》寫道:「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工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裡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了,織工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在家裡自由自在地投梭織布了。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  )

A.改變了傳統家庭結構 B.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

C.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D.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解答】由「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工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裡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了,織工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在家裡自由自在地投梭織布了。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可以看出,機器生產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工廠制度確立。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B符合題意。

故選:B。

15.(1分)恩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崙並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這裡強調了拿破崙(  )

A.受到了德國人民的歡迎 B.損害了德國的利益

C.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 D.有利於德國的統一

【解答】據題干「對德國來說,拿破崙並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崙對外戰爭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鞏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帶到所到之處,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

故選: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10分,第17題5分,第18題12分,第19題8分,共35分。請按要求作答。

16.(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處死查理一世無疑是「革命」,但是經過「光榮革命」的「反革命」,英國用憲政框架吸納革命原則,成就了代表資本主義發展方向的近代憲政體制,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種政治發展的新模式。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達成了王權接受限制的持續妥協,維護了英國持久穩定的法治與和平。

——楊和平《查理一世之死與英國憲政體制的確立》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建立的「近代憲政體制」的類型,並從材料中歸納這種憲政體制的重要意義。

材料二 美國的開國者們因為長久的自治傳統……使他們對一個坐擁大權的政治首腦懷有極大的憂慮…因此他們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的權力。不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約束,甚至在憲法中加上了彈劾權,對犯有「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的總統和其他行政官員進行彈劾,並予罷免。

——《大國崛起•美國》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位美國的開國者,並概括指出美國是如何「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的權力」的。

材料三 法國革命是一件長期工作的最後完成,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築同樣也會倒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了。此後,很多地方的農民也效仿巴黎,摧毀了各地的監獄,焚毀了貴族的城堡。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在人民的推動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開始後,制憲議會通過了多項法令,廢除了種種貴族特權和封建地租,還通過了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人權宣言》,這成為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譽為「新制度的誕生證書」。1791年,制憲議會制定了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即使它沒有發生,古老的社會建築同樣也會倒塌「的理解,並從材料中概括法國第三等級在大革命中的貢獻。

(4)綜上,概括三個國家在政治民主化進程中所體現的一種智慧。

【解答】(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建立的「近代憲政體制」的類型是君主立憲制。根據材料「國用憲政框架吸納革命原則,成就了代表資本主義發展方向的近代憲政體制,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種政治發展的新模式。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達成了王權接受限制的持續妥協,維護了英國持久穩定的法治與和平。」材料中歸納可知,這種憲政體制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種政治發展的新模式。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達成了王權接受限制的持續妥協,維護了英國持久穩定的法治與和平。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開國者有華盛頓、傑斐遜等。美國制定《1787 年憲法》,實行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原則,實現了「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的權力」。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因為法國的封建專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法國第三等級在大革命中的貢獻是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引爆法國大革命;掀起全國性的人民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法國舊制度在城鄉的統治;在人民的推動下,處死國王路易十六;支持君主立憲派制定憲法,通過了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人權宣言》,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三個國家在政治民主化進程中所體現的一種智慧是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主義制度;通過法律文件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並建立分權制衡的民主制度,是法國走上近代民主化道路。

故答案為:

(1)君主立憲制。這種憲政體制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種政治發展的新模式。資產階級與王權之間達成了王權接受限制的持續妥協,維護了英國持久穩定的法治與和平。

(2)華盛頓、傑斐遜等;實行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原則。

(3)因為法國的封建專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貢獻: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引爆法國大革命;掀起全國性的人民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法國舊制度在城鄉的統治;在人民的推動下,處死國王路易十六;支持君主立憲派制定憲法,通過了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人權宣言》,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主義制度;通過法律文件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並建立分權制衡的民主制度,是法國走上近代民主化道路。

17.(5分)閱讀材料後判斷。

發達的商品經濟,寬鬆的政治氛圍,使希臘城邦孕育、誕生了傑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個文明中,希臘文化最具有科學性與民主性。儘管希臘文化的文化基礎是吸收東方文化發展起來的,但其文化成果光輝蓋世,獲得「古典」的美名……古羅馬與古希臘一樣,同屬於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同樣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但古羅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和整個地中海區域的統一、東西方文化進一步交匯融合分不開的。它吸收了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尤其注意對希臘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由於受自身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文化成就上,只是在建築與法學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成就。

在文學與藝術等方面多是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成就,缺乏創新意識。但是,羅馬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希臘文化的吸收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對其精華採取拿來主義,對其糟粕加以拋棄。唯其如此,羅馬文化才得以繼承希臘傳統,又保持民族特色與獨立發展;羅馬文化才得以與希臘文化共同構成西方文化的古典傳統。

﹣﹣摘編自謝振玲《論古希臘文化對古典文化產生的影響的原因》

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塗「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塗「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塗「C」。

(1)古希臘文化的發展受到了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A 

(2)古羅馬在法學方面的成就對世界影響深遠。  C 

(3)古羅馬文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超越了古希臘文化。  B 

(4)古羅馬文化在各個方面都繼承並發展了古希臘文化。  B 

(5)相互交流與批判地吸收促進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發展。  A 

【解答】(1)據「由於受自身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文化成就上,只是在建築和法學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成就」可知,古希臘文化的發展受到了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故填A。

(2)古羅馬的法學是世界古代人類文明的一朵奇葩。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組織法學家,編成了《羅馬民法大全》。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後世西方大陸法系的基石,對除了英國以外的歐洲各國法律產生了巨大影響,故觀點正確,但以上材料沒有涉及。故填C。

(3)據「世界各個文明之中,希臘文化最有科學性和民主性」可知,希臘文化最有科學性和民主性,故觀點錯誤。故填B。

(4)據「在文學、藝術等方面多是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成就,缺乏創新意識。但是,羅馬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希臘文化的吸收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對其精華採取拿來主義,對其糟粕加以拋棄」可知,古羅馬文化並不是在各個方面都繼承並發展了古希臘文化。觀點錯誤。故填B。

(5)據「古羅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和整個地中海區域的統一、東西方文化進一步交匯融合分不開的」可知,相互交流與批判地吸收促進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發展,觀點正確。故填A。

答案為:

(1)A。

(2)C。

(3)B。

(4)B。

(5)A。

18.(12分)李老師組織某歷史興趣小組對人類近代以前的文明發展歷史進行專題探究。請你跟隨他們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一:第一組同學根據某旅行團的旅遊路線繪製了下圖一的簡圖(其中A、B、C、D四地代表人類古文明的幾大地區),同時,還精選了該旅行團拍攝的幾張照片(見如圖二、圖三、圖四)。

(1)請分別說出圖二、圖三、圖四的照片在圖一中的拍攝地點。(將圖一中的字母填入以下對應的括號中)

圖二  D  圖三  C  圖四  B 

探究二:第二組同學搜集了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古代戰爭與歷史演進的關係時的一段文字:暴力、戰爭、掠奪、搶劫等等被看作是歷史的動力…古老文明被蠻族破壞,災難深重,接著就重新形成另一種社會結構。對野蠻的征服者民族來說,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戰爭本身還是一種經常的交往形式。

(2)概括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並舉一例加以說明。

探究三:第三組同學在圖書館搜集了(美國)詹姆斯W•湯普遜《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中的一段材料:

13世紀的歐洲處於變革的陣痛之中,在經濟上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和工業化。工商業的興起促進了城市生活的產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紀社會產生了市民階級,市民階級公開提出政治代表權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這些經濟社會變革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

(3)根據第三組搜集的材料,歸納13世紀歐洲「經濟社會變革」的表現,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些經濟社會變革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這句話的理解。

探究四:如圖是李老師繪製的思維導圖。


(4)根據以上思維導圖並結合所學知識,按照圖中「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的模式,從A、B、C三處任選兩處補填方框的內容。

【解答】(1)據題干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二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角,即圖一中的D處;圖三古巴比倫城遺址位於兩河流域,即圖一中的C處;圖四摩亨佐•達羅遺址位於古印度,即圖一中的B處。

(2)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是戰爭充滿暴力但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發展。如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3)根據材料「在經濟上變得越來越商業化和工業化。工商業的興起促進了城市生活的產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紀社會產生了市民階級,市民階級公開提出政治代表權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可知,13世紀歐洲「經濟社會變革」的表現有工商業興起,城市生活產生,市民階級形成並提出政治要求。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些變革產生的影響有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衝擊封建統治,促進資本主義興起,推動歐洲由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等。

(4)根據以上思維導圖並結合所學知識,按照圖中「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的模式,從A、B、C三處選擇A、B兩處。伊斯蘭教的創立,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在西歐逐步確立了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

故答案為:

(1)圖二:D;圖三:C處;圖四:B。

(2)戰爭充滿暴力但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發展;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3)工商業興起,城市生活產生,市民階級形成並提出政治要求;改變了歐洲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衝擊封建統治,促進資本主義興起,推動歐洲由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等。

(4)A:伊斯蘭教的創立,促進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B: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在西歐逐步確立了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

19.(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70年和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圖(資料來源:錢乘旦《第一個工業化社會》):


材料二: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麼誇大都不為過。…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人類還能開發儲藏在地下的其他礦物燃料,即石油和天然氣。例如,1875年,西歐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別為較少工業化的亞洲的11.5倍和29倍。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湧入工業中心。新城市的人口因為能從世界各地獲得糧食而得到供養。技術和醫學上的進步,其中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應潔淨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統和垃圾處理系統、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以及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也有可能使城市生活變得較可忍受、較合意。因而,這些城市以極快的速度發展。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1770年到1821年,英國國民總收入的結構發生的變化,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蒸汽機發明帶來的歷史意義。

(3)根據材料三,歸納世界各地城市急速發展的原因。

(4)綜上,你有什麼認識。

【解答】(1)據材料一「1770年和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圖」並結合所學可知,從1770年到1821年,英國的工業產值在經濟結構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農業產值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這主要是由於工業革命的開展,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從而造成了英國的工業產值在經濟結構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的現象。

(2)根據材料二「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麼誇大都不為過。……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概括可知,蒸汽機極大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為驅動其它機器的運轉提供了動力,人類擺脫了自然條件的束縛。

(3)根據材料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湧入工業中心。新城市的人口因為能從世界各地獲得糧食而得到供養。技術和醫學上的進步,其中較重要的包括……」歸納可知,世界各地城市急速發展的原因有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人口的大量湧入城市;世界各地獲得糧食而得到供養;技術和醫學上的進步等。

(4)綜合以上材料可知,要大力發展科技,提高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注意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注意產業結構的調整等。

故答案為:

(1)變化:英國的工業產值在經濟結構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農業產值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原因:由於工業革命的開展,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

(2)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為驅動其它機器的運轉提供了動力,人類擺脫了自然條件的束縛。

(3)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人口的大量湧入城市;世界各地獲得糧食而得到供養;技術和醫學上的進步等。

(4)要大力發展科技,提高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注意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注意產業結構的調整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