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如山 ‖ 北平城內的名勝——先農壇 社稷壇 文廟

京畿有道 發佈 2022-12-01T05:10:01.223760+00:00

此禮周朝即行之,實是敦本勸穡重農祈歲之義,《禮記》所記天子三推,諸侯五推者是也清朝最初對此禮未十分重視,自雍正始躬親行之,這種事情知道的也不多,也可以略談幾句,皇帝祭先農之禮,與祭日、月壇大致相同,惟祭完之後,須行躬耕禮,禮制極為隆重:皇帝穿黃龍袍補服,並有三王九卿從耕,這是周朝諸侯大夫之義。

先農壇




先農壇在永定門內街西。每歲二月或三月吉亥,皇帝舉耕藉禮,親祭先農。此禮周朝即行之,實是敦本勸穡重農祈歲之義,《禮記》所記天子三推,諸侯五推者是也清朝最初對此禮未十分重視,自雍正始躬親行之,這種事情知道的也不多,也可以略談幾句,皇帝祭先農之禮,與祭日、月壇大致相同,惟祭完之後,須行躬耕禮,禮制極為隆重:皇帝穿黃龍袍補服,並有三王九卿從耕,這是周朝諸侯大夫之義。



屆時把犁、牛等都備妥,皇帝行至地邊。鴻臚寺官贊曰「進犁」,戶部堂官北向跪進犁,皇帝右手接犁;又贊曰「進鞭」,順天府府尹北向跪進鞭,皇帝左手持鞭。耆者二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禮部、太常寺、鑾儀衛堂官恭導皇帝行耕藉禮,是時有歌禾詞者十四名,執杈扒杴帚者二十名,麾五色彩旗者五十名,順天府耆老三十四名,農夫等三十名,奏樂者幾十名,都於皇帝耕藉時,隨著奏樂歌舞;順天府官執著盛種子的箱子,戶部堂官隨著播種,皇帝三推三返,就算是禮成。

鴻臚寺官贊曰「接犁」,戶部堂官跪接犁;又贊「接鞭」,順天府府尹跪接鞭。皇帝耕完後,又到台上(此名觀耕台,現尚存在),觀看三位王爵五推五返,備用耆老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順天府廳官播種;又看九卿九推九返,亦用一人牽牛,二人扶犁,順天府兩縣各官隨後播種,這才算完。大家又與皇帝行三跪九叩首禮,皇帝又至齋宮,賜所有人員飲茶後還宮。請看這有多麼隆重,而且這也就是極簡單的寫寫。好在這所有的禮節,國家都有記載,要想知道,則隨時可查也。




社稷壇




社稷壇即現在之中山公園,在午門外之西邊,太廟則在東邊,古人所謂左宗廟而右社稷者是也。皇帝於每歲春秋仲月戊日祭太社、太稷於此。

民國後即開放為公園,這倒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不過凡所謂公園者,應該偏重天然景或野景,中國人多是有《紅樓夢》大觀園的思想,所以建築的亭子廊子很多,富麗華貴確是夠了,但與公園性質稍差,且花錢太多,似可移到別的地方應用,於人民益處更大。我問過他們,他們說這另有原因,因為園中有一筆存款,彼時軍閥最為厲害,這位打進來,那位退出去,他們搜索款項甚急,這筆款若被他們知道,是一定非搶走不可,所以他們想趕快把他花了,一時沒有其他用項,就把他修了廊子了。



因為有多年的古柏,又有富麗堂皇的建築,越發吸引遊人,所以此園到夏季,差不多天天是人滿的,各省人及外客到北平者,無不到此。尤其是此園遊客坐落的地方,可以說是分了類,這也是其他公園不多有的現象。例如:壇西卜士馨一帶,都是摩登的人員,此處人最多,外號「蒼蠅紙」。壇東來今雨軒,則多稍舊之官員。壇北河邊一帶,多是稍貧好靜之人。水榭北小島之上,則多是名士,如下棋及書畫等人。至於真正講衛生,呼吸新鮮空氣之人,則多是清早到太廟了。




文廟




文廟亦曰聖廟,即是祭孔子的廟堂。皇帝是每歲春秋仲月上丁日必要親身致祭的,禮節也極隆重,有許多王爺及官員陪祭。儀節與祭各壇差不了許多,不過彼多是用文武二舞,此則只用文舞耳。廟在安定門內西邊,與國子監為鄰,該處即名曰國子監胡同,惟平常只說國子監,不帶胡同兩字。國外人之到北平者,無不來觀光。



廟中之柏樹,有元朝栽種者,實在有一種森郁壯嚴的氣象。門內陳列有周朝的石鼓,門限外有乾隆新制的石鼓。外邊大院中,有明朝以來歷科的進士碑,每次會試、殿試放榜後,照例把此一科進士之名,完全刻於石上,樹立院中,也算是洋洋大觀。尤其是隔院之「辟雍」,為天子講學之所,《記》曰:「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辟雍」是圓池,「泮宮」是半圓池。所以除北平有「辟雍」外,其餘全國各府各縣,都是「泮宮」。這種建築制度,只有中國有之。

廟中配享的這些人員,也應該略談幾句,這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情形。孔子牌位兩旁的四位,名曰「四配」,乃顏子、曾子、子思、孟子。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一個門生,曾子是著過《大學》一書,子思是著過《中庸》一書,孟子是有《孟子》一書,都是於聖教有大幫助,所以特為四配。再下一點為十二哲,也都是孔門的高弟,其中有朱晦庵最晚。院中兩廡內,都是歷代各朝有功於聖教的學者,學者能夠在這裡邊列上一個牌位,是很難的,名詞叫做「入聖廟」,亦曰「從祀孔廟」,簡言之日「配享」,俏皮話曰「吃冷豬肉」。

為什麼很難呢?因為條件很多:一要有學問;二要有道德;三要有著作;四要有政績;五要有功於社會;六要證明沒有信其他教門的行為,一點也沒有;七總之對於聖教要身體力行。遇有這樣的人,他死後,由其同鄉或門生等等,詳開他的著作、事跡等等的證據,保舉到禮部,外省則保舉到督撫,由禮部或督撫奏明皇帝,皇帝再交禮部議奏,禮部乃詳細審察,總之上邊所談的幾種,差一點也不成。



記得清朝有一位大員(忘其名),經禮部審查都合格,應該准入聖廟,但有人奏參說該大員父親死的時候,念過一次和尚經,就這一點就不能入聖廟。後又有人替他辯白,說是他母親非念不可,他曾反對,當然有切實的證據,才又准其入了聖廟,因為他倘違母命,便算不孝,所以此層可以原諒,請看這有多難。‍




齊如山(1875—1962),名宗康,河北高陽人,戲曲理論家、民俗學家。19歲入同文館習外語,通德、英、法文。後留學西歐,涉獵外國戲劇,辛亥革命後回國。與梅蘭芳為契友並為他編寫劇本,曾任北平戲曲音樂分院副院長、《戲曲叢刊》和《國劇畫報》主編,發起組織北平國劇學會,出版《戲曲大辭典》等,為京劇的發展、普及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後居住在台灣。戲曲理論著作有《中國劇之組織》《國劇概論》《國劇漫談》等。歷史著作有《北平三百六十行》《故都瑣述》《北平零食》《北京土話》等,晚年撰《齊如山回憶錄》包羅萬象,在海外有「文豪」之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