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底火山不會被海水澆滅?

新湖南 發佈 2022-12-06T23:12:49.444141+00:00

我們在災難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海底的火山劇烈噴發,翻攪出可怕的渦流和巨浪……面對這個畫面,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曾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海底的火山不會被海水澆滅呢?

我們在災難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海底的火山劇烈噴發,翻攪出可怕的渦流和巨浪……

面對這個畫面,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曾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海底的火山不會被海水澆滅呢?

海底火山噴發,圖片來源:theconversation

01

火山≠噴火的山

在理解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糾正部分人的錯誤印象。

很多人在想起火山時,第一反應可能是一座高聳的錐形山,正在噴出粗大的煙柱——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座正在噴火的山。

而在火山噴發之後,大面積飄落的大量白色火山灰,也與我們常見的菸灰極為類似,都是細顆粒的灰塵,都是灰白色。

所以很多人下意識認為火山=噴火的山。但如果我們拉近視角,近距離觀察火山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

因為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實際上是一種高溫流體,在本質上與水並無差別,反而與火是截然不同的物質。

許多熔岩的近距離照片都可以明顯看出它們很多時候與液體無異。

我們從小學習物理的時候就知道物質存在三種相態的變化:氣體、液體、固體。與相態變化相關的則是熔點和沸點。

以水為例,水的熔點是 0℃,沸點是 100℃,當溫度低於 0℃ 時,我們見到的固態水——冰;

當溫度處於 0℃—100℃ 之間時,我們見到的是液態水;

而當溫度高於 100℃ 時,我們見到的則是氣態水——水蒸氣。

基本上所有物質都是這樣,有熔點和沸點,並會隨著溫度而改變相態。

岩漿則是熔融的岩石——由於岩石成分非常複雜,其內部不同成分的熔點和沸點均不一致,所以其實大部分岩漿是固液氣混合物。

而與之相比,火焰則是可燃物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光和熱以及各種化學產物的過程。

在火焰中,主要物質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氣、氧氣、氮氣等氣體。理解了火山噴出的是岩漿,而岩漿是高溫熔融體而不是火這一點之後,我們應該就能理解:當海底火山噴發的時候,岩漿進入海水中其實就好像在冷水槽中通入熱水一樣,而不是從海底噴出的大火。

冷水會讓熱水降溫,但卻無法像撲滅火焰一樣,讓熱水消失,除非我們手動關閉熱水水龍頭。

0

海底火山從哪裡來?

所以問題到了這裡就變成,既然海底火山如同一個不斷噴出熱水的水龍頭,而海水又會讓岩漿降溫變成岩石。

那麼巨量的海水無疑能讓噴出來的岩漿都凝固,從而堵塞火山口,讓海底火山再也無法噴發吧?

答案是不能。

因為火山實際上是行星級別的熱量和物質循環的產物,地球不死,火山就不會停止活動。

整個地球其實是遵循著基本的物理和化學規律在運轉的,這些規律並不深奧。

比如火山的形成和活動,就可以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解釋——聽起來很專業,但它的其中一種表述(克勞修斯表述)卻很貼近我們的生活:熱量總是自發地從高溫熱源流向低溫熱源,而不是相反。

如果追溯地球 46 億年的演化歷史就會發現這一規律的作用:

大約 46 億年前,地球在無數星子的碰撞中逐漸誕生,碰撞的能量轉換為熱量。

因此,當時的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岩漿球(整個或大部分地表都是岩漿),其表面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

無數小行星的撞擊下地球就是一個紅彤彤的岩漿球,圖片中的環狀就是撞擊產生的。

圖片來源:flickr/Kevin Gill

隨後,由於岩漿是可流動的,因此重的物質下沉,輕的物質上浮(看,這裡又是一條物理規則)。

重的物質下沉時,重力勢能會轉化為熱能;同時,原本分散在星子中的放射性元素也因此而聚集在一起,不斷進行衰變,同時釋放出能量。

這些能量讓地球內部的岩漿一直處於加熱狀態。

但與此同時,由於宇宙背景溫度很低,平均為 -270℃,所以地球以熱輻射的方式不斷向外傳遞熱量(熱量傳遞三種方式:

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但宇宙中為真空,沒有介質,所以地球只能以熱輻射形式向外傳遞熱量)。

既然傳遞了熱量,那麼地球肯定要降溫——地表最先降溫,於是這裡的岩漿就會先冷卻下來形成岩石,這就是最初的地殼了。

靠近橫行的克卜勒-78b 行星,其表面被灼熱成熾熱的岩漿。圖片來源:wikipedia/Jack Madden

到了現在,地球已經演化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結構,其溫度也是從地殼到地核越來越高。

同時,因為重的物質不斷下沉,導致其密度也是越來越高的——地殼平均密度 2.8g/cm3,地幔平均密度 4.59 g/cm3,地核平均密度 11 g/cm3。

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地殼就是「漂浮」在地幔之上的——就跟木板漂在水上一樣。到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地球想像成一個火鍋——

地核是火爐,能量來源於重力勢能以及放射熱能;

地幔是火鍋湯底,因為火爐的炙烤不斷升溫;

地殼則是漂浮在最上層的白菜幫子。

在地核加熱下,地幔不斷產生熱對流——熱的地幔從地核處往上運動,冷的地幔物質從地殼之下往下層鑽。

地幔中的熱循環模式,有人認為是全幔循環,有人認為是上下地幔分別循環。圖片來源:wikipedia

而地殼部分相對於地幔和地核非常薄,地殼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大陸地殼 33 千米,海洋地殼 10 千米),就算加上上地幔頂部部分固態岩石後組成的岩石圈,其厚度也只有 100 千米左右。

與之相比,地幔厚度則高達 2850 千米,因此,在地幔運動的帶動下,這些薄薄的固態岩層必然會被撕裂開來,並隨著地幔而運動——

就好像火鍋上的白菜幫子會因為火鍋湯底的翻騰而運動不休一樣。

被撕裂的地殼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板塊,而隨著地殼的運動,板塊之間也會運動起來,有些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有些板塊之間相互分離。

從常識就能知道,這些相互分離的板塊邊界處又薄又脆弱,其下的地幔物質也很容易突破岩層的封鎖,噴出地表——

這樣就會沿著板塊邊界形成一長溜火山帶。

而隨著板塊之間分開的越來越遠,板塊邊界處火山噴發後的岩漿冷卻,就形成了薄薄的地層,也就是洋殼。

由於這裡相對於板塊內部地層薄很多,因此自然就是低洼地帶,所以就會積水形成海洋。

事實上海洋也就是這麼形成的,而海洋的形成也與板塊運動息息相關。

我們在目前的地球上就能找到各個生長階段的海洋:

裂谷-小洋盆-成熟的洋盆-消亡階段的洋盆-死亡即將閉合的洋盆-完全閉合的洋盆。這在地質學中被稱為威爾遜循環。

威爾遜循環。圖片來源:wikipedia

所以,海底火山實際上就是板塊運動的結果,其中絕大部分海底火山都位於板塊分離的邊界。

從二戰以後,隨著人類對海洋探索的深入,我們已經發現了漫長的海底火山帶,它們大多位於海洋中間的位置,被稱為洋中脊。

它們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總長度約有8萬千米。

地球上的洋中脊分布圖,有洋中脊的地方就有海底火山。圖片來源:wikipedia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海底火山。它們的形成與地幔熱柱的活動有關係。

在地幔處並不是處處均勻受熱的,其中部分地幔物質要比其他地方熱很多,熱了就會向上跑,於是它們就會形成直達地殼之下的地幔熱柱。

地幔熱柱頂端可能還會分出不少分支小熱柱來,它們的活動也會頂破薄薄的洋殼的束縛,成為不斷噴涌的海底火山。夏威夷島鏈的形成就與此有關。

在這個理論中,地幔熱柱的位置是不變的,但是由於地殼運動(圖中深藍色箭頭),地幔熱柱就在地殼上形成一系列火山。圖中的數字是島嶼的形成年代,單位為百萬年,比如4.89,就是489萬年。圖片來源:getarchive.net

從太空中俯瞰夏威夷島鏈。圖片來源:wikipedia

但無論是板塊邊緣,還是地幔熱柱,火山的形成都是地球內部熱量循環的結果,僅靠地表這薄薄的一層海水是無法讓地球內部停止活動的。

所以說,大家就不必為海底的火山而擔心啦!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地星引力

監製:中國科普博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