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媽媽在初三兒子書包里發現拆封保險套引熱議,專家這麼說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發佈 2022-12-08T08:49:14.187478+00:00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樊鵬莉近日,一則名為「媽媽在初三兒子書包里發現拆封保險套」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對於「性教育」的熱烈討論。「不能逃避這個話題」「要抓住這個契機普及性知識」……儘管網友對於性教育的呼聲強烈,但現實生活中,這個話題仍然讓家長們覺得「難以開口」。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樊鵬莉


近日,一則名為「媽媽在初三兒子書包里發現拆封保險套」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對於「性教育」的熱烈討論。「不能逃避這個話題」「要抓住這個契機普及性知識」……儘管網友對於性教育的呼聲強烈,但現實生活中,這個話題仍然讓家長們覺得「難以開口」。一邊是迫切需要性教育的青少年,一邊是「談性色變」的家長,究竟該如何跨越這道溝通的「鴻溝」,給孩子科學的性教育呢?


「避而不談」的話題

日前,杭州的徐女士在初三兒子的書包裡面發現了一隻拆封的保險套,兒子解釋道,是班裡的兩個男生不知道從哪裡拿到了一個保險套,拆了之後在教室裡面當做氣球吹,不小心掉到自己的書包里的,徐女士對兒子說,保險套本身並不難以啟齒,但兩個同學不該在教室里玩這個,說完,她給兒子普及了保險套的用途,還拿了本生理衛生的書給他看。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們一般都是如何處理的呢?他們會像徐女士一樣理性看待、耐心解答嗎?

李女士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和孩子談論過這個話題。」李女士覺得,談論這種話題會讓自己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儘量「避而不談」,但不談論並不代表真的可以「逃避」。「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翻出了保險套,他拿著問我,媽媽這是什麼東西?」李女士回憶稱,當時自己覺得十分尷尬,趕緊收起了保險套並解釋道:「你還小,不懂。」與李女士一樣,家長汪先生也認為,關於性教育方面的問題,等到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懂了,並不需要人教。有的家長認為性教育是難以啟齒的話題,有的家長認為應當「好好談一談」,但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談起、怎麼談。

戴著「恥於談性」的緊箍咒,家長們始終無法從性教育這個話題中「脫敏」,雖然家長不與孩子們談論,但這一點兒也不影響孩子們學習性知識,「一般是通過網絡或者聽到同學談論知道的。」一位初中生向記者透露。2018年,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網絡和朋友是我國青少年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


「等不起」的性教育 

《素媛》是一部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積極面對生活的故事,真實的案件是血淋淋的教訓。青少年性教育不能等,更等不起。

「性教育應該趁早。」去年,濟南市天橋區大橋中心幼兒園大一班教師任美玉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場性教育專題活動,任美玉稱,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比較懵懂,缺少辨別對錯和反抗的能力,「性教育,是讓孩子們學會自我保護的第一步。」在任美玉的帶領下,孩子們懂得了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不能被人偷看和亂摸,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學會了如果一旦遇到侵害,應該怎樣做。任美玉稱,活動得到了家長的積極反饋,也取得了預期效果,「讓孩子在生命之初欣喜接受自己身體的變化和成長,接受自己性別的特徵,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才能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和自我保護意識。」

今年31歲的馮女士至今還記得,小時候自己的遠房表哥曾對自己實施猥褻,「那時候並不懂,也不知道該不該反抗,跟家裡人說過,但家裡人說那是在跟我鬧著玩,讓我不要亂說,我那時候也搞不明白。」馮女士說,直到後來她才明白,那是猥褻,是犯罪。馮女士告訴記者,直到現在,她還會在偶然間想起那一幕,「雖然我長大了,但是那道疤卻一直沒能癒合。」

今年3月,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和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布《「女童保護」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共223起,受害人數569人,受害人年齡最小的僅2歲。遭遇性侵人數中男童比例明顯上升,整體上14歲以下兒童超七成,而施害人中,年齡最小的僅12歲,最大的89歲。對性遮遮掩掩,閉口不談,這讓不少青少年缺乏對性的正確認知,缺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性教育要趁早

猥褻、性侵女童案件頻發、青少年性知識「來路不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未成年人性教育問題。去年3月,浙江蕭山一小學發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遭到家長吐槽:「太直白」「尺度太大」「黃色」。可其實書中只是將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無碼」呈現,讓孩子認識生殖器官而已,最終這本性教育讀本在網友們的炮轟下,慘澹下架。未成年人到底需要怎樣的性教育?家長該如何與孩子談論這個話題呢?

濟南市首批「立德樹人」雙領軍團隊成員、市優秀班主任,濟南市歷下區德潤初級中學教學管理部副主任張柳悅告訴記者,性教育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和接受的,「學校目前開展性教育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初中的生物課,初中生物在講人體結構的時候,就會講到性器官,這個時候,性教育就已經隨著課程在推進了,老師會引導孩子們以一種科學的視角來面對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就是班主任通過組織班會,與學生開展主題研討。」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治醫師張冬冬表示,在門診工作中,她經常會碰到家長因為孩子性教育問題前來諮詢的情況,總結起來,家長在性教育方面有這樣幾個誤區:家長對孩子的某些行為過於焦慮,未及時調整親子相處模式而產生越界行為;家長對於孩子早戀過於恐懼等。

「性教育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張冬冬稱,孩子在小時候就會問「我是怎麼來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要糊弄孩子說「垃圾桶撿來的」。「應該從小開始,讓孩子逐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男孩及女孩有何不同及如何自我保護,一些正規出版社關於兩性教育的繪本或圖書是很好的選擇。」此外,在與孩子溝通時,家長也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及理解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要讓孩子明白這不是個神秘的事情。

張冬冬還提醒,如果孩子在電視或視頻上看到接吻及相關性行為視頻、報導的強姦案件等,家長們也可以藉機擴展,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教會孩子正確的和異性相處方式,相處中的注意事項及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劉慶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