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事戰爭史-199》西方軍事技術和兵器的發展(下)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2-12-09T02:24:54.494060+00:00

近代海軍首先產生於西方,而近代海軍的變革則是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產生並完成的。這一變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由風帆驅動變為以蒸汽為動力,由木質戰艦變為鋼鐵戰艦,由威力較小的舷炮變為威力較大的套筒炮和可以旋轉的裝甲炮塔。

西方軍事技術和兵器的發展(下)


4.艦船技術

近代海軍首先產生於西方,而近代海軍的變革則是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產生並完成的。這一變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由風帆驅動變為以蒸汽為動力,由木質戰艦變為鋼鐵戰艦,由威力較小的舷炮變為威力較大的套筒炮和可以旋轉的裝甲炮塔。

蒸汽機出現後,很快被用於推進船舶。1807年,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製造了一艘名為"克拉蒙特號"、可供長距離航行的實用蒸汽船。這一事實說明,蒸汽機應用於軍艦已經為期不遠了。有趣的是,在此之前,當富爾頓於1803年向拿破崙建議用蒸汽機作動力建造無帆戰艦時,竟被拿破崙當作天方夜譚而輕率地否定了。儘管如此,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軍事家們還是很快便敏銳地發現了蒸汽船的潛在的軍事價值。1813年,富爾頓採用雙船體間夾單明輪的方法,在美國建造了第一艘叫做"狄莫羅哥斯號"的蒸汽艦(後改名為"富爾頓號")。英國也於1827年將蒸汽機運用到軍艦上。蒸汽機的應用,使艦船擺脫了風向和水流的影響,提高了航速,增加了機動性。

但是,新的蒸汽艦也帶了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暴露在外的機器和大型划水蹼輪易遭敵炮火攻擊,而且在船舷兩側的明輪占據了本來可以用於安裝火炮的寶貴空間;木質結構的船體防護力很弱。1837年,瑞士出生的工程師約翰.埃里克森發明了螺旋槳式推進器,並把機器置於艦船吃水線以下的艙室。這一艦船建造史上的創舉,解決了明輪和機器暴露在外的問題。在埃里克森的幫助下,美國海軍設計並製造了第一艘螺旋槳戰艦"普林斯頓號",向世人宣告了艦船動力革命的成功。1849年,法國也建造了一艘螺旋槳式戰鬥艦,並將其命名為"拿破崙號"。

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運用性能良好的鋼材製造裝甲軍艦成為可能,並且因為大馬力蒸汽機的運用,可以不必擔心艦船重量的增加。由於客觀上具備了這兩個條件,特別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在裝備有新型火炮的俄國海軍的攻擊下,木質艦船不堪一擊的事實,使得法國和英國在戰爭結束不久即開始建造第一艘裝甲蒸汽軍艦"光榮號"和"勇士號"。在美國內戰中,埃里克森於1862年又設計、製造出了船形較小、具有裝甲和裝甲甲板、裝有威力強大的達格爾倫滑膛炮的全新艦艇"班長號",並在3月份同南方盟軍艦隊的戰爭中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美國內戰的經驗,打破了一些人對以鐵代木建造艦船的懷疑,最終敲響了木質戰艦的喪鐘。

到19世紀60年代,裝甲蒸氣艦已開始全面取代在海戰史上雄踞幾百年的木質戰艦。許多國家的軍艦逐步披上鐵甲,並隨著火炮威力的增大而將鐵甲不斷加厚。據1864年6月英國《海陸軍報》記載,當時作好戰鬥準備的22艘英國軍艦中,已有一半是裝甲艦。

這一時期海軍軍艦的另一個重大進步,就是艦炮的改進和炮塔的發明。

1843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特雷德雷爾運用法國海軍軍官阿.蒂埃里用鐵箍緊套鑄鐵炮管的發明,為美國造了幾門套筒炮。採取這一措施後,炮管的應壓強度大大增強。但是,美國海軍在一個長時間裡卻沒有採用這種炮,而是用一種改進型的達格爾倫鑄鐵炮。這種重型鑄鐵炮口徑達15英寸,攻擊力很強,可以擊穿美國南方聯邦裝甲艦的鋼板。1859年,英國軍艦裝備了一大批阿姆斯特朗套筒炮;就在這一時期,克虜伯鋼炮也開始裝備海軍。

由於這類炮具有後裝、套筒和有膛線三個特點,炮彈的命中精度和末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成為當時對付裝甲艦的一種具有較大威力的火炮。這一時期在海軍發展上還有一項重要成果,就是炮塔的發明。直到美國內戰之前,艦船上的火炮都是固定的,在戰鬥中成為制約火力發揮的一個重要原因。內戰爆發後,才華橫溢的設計家埃里克森於1861年發明了旋轉炮塔,將其應用於新建的"班長號"軍艦,從而使艦炮可以靈活自如地向不伺方向射擊,大大提高了軍艦的攻擊力。此外,在美國南北戰爭中,還出現了潛艇和水雷,並在實戰中獲得成功。

近代後期艦船技術在以上這些方面的重大發展,使海軍建設產生了質的飛躍,實現了機動力、打擊力和防護力的高度統一。到19世紀70年代,蒸汽裝甲軍艦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從動力來看,一些大型蒸汽艦已有6千至8千馬力,排水量達8千至9千噸;從火力來看,艦上裝備有25噸至100噸重的線鏜炮,有旋轉的炮塔,能將300至2000磅重的炮彈發射到前所未有的距離,而艦艇的裝甲厚度則達200至300毫米。這些都標誌著海軍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5.通信技術

19世紀上半葉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樣有力地推動了軍事通信技術的進步,這突出地表現在電報的運用和電話的發明上。

19世紀30年代,歐洲和美洲先後出現了商用電報機。在這方面有代表性的發明家是英國的高斯、韋伯和美國的莫爾斯。1833年,高斯和韋伯製作出第一個可供實用的電磁指針電報機。此後不久,另一個年輕的英國人庫克和倫敦高等學院的教授惠斯登發明了新型電報機,並取得第一個專利。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的發明,把電報技術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他用一套點、劃符號代表字母和數字(即莫爾斯電碼),並設計了一套線路,發報端是一個電鍵,該電鍵把以長短電流脈衝形式出現的電碼饋入導線,在接收端電流脈衝激勵電報裝置中的電磁鐵,使筆尖在不斷移動的紙帶上記錄下電碼。經過不斷改進,這套電報系統於1844年達到實用階段,在巴爾的摩和華盛頓之間首次建立了電報聯繫。

由於戰爭比人類任何其它活動都更加依賴於當時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因此電報一經出現,便立即引起了軍界的關注。1854年,英軍第一次在戰爭中採用了電報。海底電報約於1851年開始用於多佛和加萊之間,然後發展到一方面用於倫敦和巴黎之間的遠距離電報通訊,另一方面則用於協約國克里米亞戰爭的瓦諾基地。1857年,在印度的獨立戰爭中,設在加爾各答的政府和四處分散的英軍所以能保持聯繫,主要靠的是電報。

1861至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是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電信技術的戰爭。戰爭期間,聯邦政府架設了2400公里的電報線路,把北方部隊同陸軍部和陸軍司令聯結在一起,共發送了650萬份電報。陸軍的一名上校邁爾,不僅發明了旗語通信,還於1861年夏發明了一種能夠溝通集團軍司令和下屬部隊聯繫的輕便發報裝置,在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恩格斯在談到近代電報的軍事功能時指出:"戰略行動-各軍隊集團行動的協調-應當由一個中樞地點用電報線路來指揮","而不用電報,就絕對不可能指揮他們。"

由於電報在收發時需要轉譯電碼,人們嫌它遲緩不便,於是便進一步尋求更便捷的通訊方式,電話也就應運而生。英國的胡克首先提出在遠距離上傳輸語音的建議。1837年,美國醫生佩奇發現,當鐵的磁性迅速改變時,會發出一種音樂般的悅耳聲音,這種聲音的響度隨磁性變化的頻率而改變。他把這種聲音稱作"電流音樂"。大約在1860年,德國的賴斯第一次將一曲旋律用電發送了一段距離,他把這個裝置叫作"電話",這個名稱於是沿用下來。直到1876年,美國的貝爾終於發明了第一台電話機。電話及此前發明的電報的運用,使軍事通訊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6.軍事技術的發展對作戰方式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與軍事上的革命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固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或直接或間接、或多或少地受到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但軍事始終是對科學技術最新成果利用得最多和最快的一個領域。而軍事技術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會改善軍隊作戰的物質手段,帶來戰鬥力的飛躍。科學家貝爾納認為:"科學與戰爭一直是極其密切地聯繫著的;實際上,除了19世紀的某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公正地說:"大部分重要的技術和科學進展是海陸軍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通過改革技術而生產出來的新式的或更精良的武器可以決定勝負"。近代後期軍事技術的長足發展,給軍事活動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推動了作戰方式的改變。

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前的大約200年的歷史中,西方陸軍採用的大都是線式編隊的作戰方式。所謂"線式隊形",就是將士兵排成線式橫隊作戰。這種作戰隊形開始是很密集的,其縱深曾達到10列,後來隨著彈藥裝填方法的改進,逐步減少到兩三列。在接近敵方陣地時,第一列士兵取跪姿,第二列取立姿,按照統一的口令齊射,然後向反方向行進換藥裝彈;接著,後面兩列已作好射擊準備的士兵依次前進一起射擊。在實施反方向行進過程中,整個隊形仍在向前推進,最後用刺刀同敵人短兵相接。所以採取這種線式隊形,主要是因為當時士兵裝備的是帶刺刀的燧發槍,而這種槍裝換彈藥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射擊精度也不高。為增強作戰的火力,也為保證軍官能有效地控制戰場,就需要士兵排成有一定厚度的編隊,並按照統一的命令進行齊射。

線式隊形只能用於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戰,軍隊移動很慢,不便機動,兩翼容易受到敵騎兵的攻擊,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種戰術的採用,最明顯不過地反映了作戰方法取決於人員素質和武器性能這一客觀規律。恩格斯有一段話對此講得十分透徹:"當時的步兵是由經過嚴格訓練的,但是完全不可靠的諸侯僱傭兵組成的,他們是從社會中最墮落的分子中招募來的,他們只有在鞭笞下才俯首聽命……這種士兵能夠應用新武器的唯一戰鬥形式就是線式戰術。"同有效射程僅有100米的燧發槍相比,當時的火炮卻具有射程遠、殺傷力大的特點,因而成為占優勢的兵器。尤其是在拿破崙時期,火炮擔當了攻城戰和野戰的主角,成為殺傷敵人的主要軍種。

進入19世紀以後,軍事技術首先是步兵的武器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來復槍代替了滑膛槍,後裝藥代替了前裝藥,連發射擊代替了單發射擊,這一系列變化使步槍的威力一時超過了火炮,兩者殺傷力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逆轉。在美國內戰中,輕武器(大多數是步槍)造成的傷亡占86%,火炮只占9%,帶刀武器占5%。在普法戰爭中,步槍造成的傷亡大約為火炮的10倍。

以前步兵射擊是從距敵50米到100米開始,現在則從400米就開始。技術決定戰術。作戰方式和戰術必須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而變化。在這種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的武器面前,如果刻守傳統的、刻板的線式隊形,只能遭致失敗。在這方面,克里木戰爭的情況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克里木戰爭時期,與英、法聯軍相比,俄軍不僅在軍隊的數量和火器的數量、質量上處於劣勢,而且在作戰中採取的是過時的縱隊突擊戰術。聯軍則採用了新的散兵戰術,步兵在接敵運動中成疏開隊形行動,在達到步槍射程之內時分散成散兵線,一面射擊,一面利用地形掩護前進;到達衝擊出發地區時再會齊,然後運用火力優勢向敵展開突擊。這一戰法的採用,使全部或大部裝備了後裝線膛槍的英、法聯軍能充分發揮自己手中速射火器的戰鬥力,並將火力、機動與突擊很好地結合起來,有效地達到了殲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這是聯軍取勝的一條重要原因。美國內戰的情況對這一點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戰爭初期,比較正規的北方士兵在開闊的戰場上仍機械地按操典規定,保持整齊、密集的戰鬥隊形,從而成為南軍士兵射擊的良好目標,吃了不少虧。而半游擊性的南軍士兵在戰鬥中則分散為一個個的小群,每兩個士兵又拉開一定的距離。當軍官揮動軍刀下達"衝鋒"命令後,所有士兵迅速向前衝進,雖然既不整齊也無秩序,但其力量卻是不可抗拒的。到戰爭快要結束時,雙方都已清楚地出現了將士兵疏散配置的傾向。後來,其他國家普遍認真吸取了美國內戰的這一經驗教訓。戰爭實踐的發展,終於逐步將縱隊突擊戰術淘汰,而代之以散兵線這一新的技術。對此,在19世紀中後期歐洲各國軍隊頒布的一些戰鬥條令和教令中都作了規定。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