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龍門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

依然笑看生活 發佈 2022-12-10T02:50:35.489274+00:00

樊會濤院士曾任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總設計師、副院長,2021年受聘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校長。龍門實驗室是河南省實驗室,是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

龍門實驗室主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擔任。

樊會濤院士曾任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總設計師、副院長,2021年受聘為鄭州大學洛陽校區校長。


龍門實驗室是河南省實驗室,是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由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牽頭,聯合18家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龍頭企業組建,總部設在洛陽。龍門實驗室以「立足中原、智造中國、裝備世界」為使命,聚焦新材料與智能裝備領域的戰略性前沿性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打造突破型、引領型、平台型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將成為新材料與智能裝備領域的高端人才集聚地、原始創新策源地、傳統產業煥新地、新興產業孵化地、未來產業發源地,強力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有力支撐河南省裝備製造業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龍門實驗室現已建立起智能製造基礎研究、智能裝備先進材料、智能裝備關鍵基礎件、智能系統、成套裝備五個科創中心和綜合管理部、科研發展部、人力資源部、財務資產部、成果轉移轉化部五個運營服務部門,正逐步構築以高層次人才為主導、科研骨幹人才為支撐、專業技術人才為支持、職業管理人才為保障的一流人才格局。

國家實驗室為目前國內實驗室的最高級別。國家實驗室往往代表了一國相關領域的最高科技水平,堪稱「國之重器」。

省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分別對標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建設的省實驗室,可以說是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他們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含金量最高」的國家實驗室。

而在全國範圍內,從2017年起,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等多個省市紛紛投入重金、聘請學術「大腕」,甚至當地領導「掛帥」,為布局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省實驗室「招兵買馬」。

嵩山實驗室與宇通客車公司、復旦大學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內生安全關鍵技術研究,提出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的一體化內生保障方法,突破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一體化安全的技術瓶頸,形成一套內生安全智能網聯汽車的方案。

神農種業實驗室圍繞作物經濟性狀的遺傳機制解析取得進展,挖掘出多個控制小麥品質性狀的基因位點,掌握了花生單染色體塗染技術,並在染色體層面上揭示花生染色體的演化機制。

黃河實驗室研究開發的小浪底與花園口間洪水預報及極端暴雨洪水移植分析研究系統,可將洪水預見期從目前的7小時提高到20小時,計劃今年汛前投入使用。 目前,河南正在積極謀劃龍門實驗室、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和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等新一批省實驗室。

洛陽市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記者9月2日從市統計局獲悉,2021年,我市研發投入強度(全社會研發投入與GDP之比)達到2.83%,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並連續三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研發投入強度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據統計,2021年,我市研發經費投入153.91億元,比上年增加10.44億元,增長7.3%,占全省的15.1%;研發投入強度2.83%,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39和1.10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增強,為洛陽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洛陽,不斷匯聚的創新資源,打造研發投入的新生力量。龍門實驗室成功躋身省實驗室序列,正在努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逐步釋放「龍頭」效應;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製的問天艙太陽能帆板對日向心機構用軸承,為中國航天提供「洛陽動力」;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研發的智能農機平台,以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助力「三夏」麥收,在央視平台唱響「洛陽創新」……從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位造產業研發基地到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從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寒武紀」到在手機蓋板檢測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中科慧遠,我市創新平台加速集聚,創新「龍頭」動力十足。

不斷優化的創新生態,激發起研發投入內生動力。我市加強政府引導,完善政策體系,構建形成以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領,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孵化育成體系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體系構建等一攬子政策為支撐的「1+N」科技政策體系,覆蓋科技研發、轉化、服務等科技創新全鏈條。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據統計,去年,我市各類企業研發經費123.7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比上年增長9.6%,投入強度為2.14%,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我市將進一步深化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預計覆蓋率達到62.4%,較去年年底的46.3%提高16.1個百分點,5個縣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在70%以上。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抓好龍頭帶動、創新平台、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創新轉化、科技改革,深入開展研發投入「增量進位」行動,以建設「兩基地、三載體」為重點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矩陣,持續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科技企業培育機制,推動科技型企業量質齊升,進一步把創新落到產業上、把主體落到企業上、把重點落到轉化上,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增勢賦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