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絲綢之路的前哨--烽燧

錢candy 發佈 2022-12-23T11:14:38.052115+00:00

克孜爾嘎哈烽燧烽燧,一般都稱烽火台,它是中國古老的軍事通訊報警系統,也是維護絲路安全的基本設施。這種利用光線來傳遞信號的通訊手段,至遲在西周時代就已經發明出來了,人所共知的「幽王烽火戲諸侯」,就是說的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而點燃報警的烽火的故事。


烽燧,一般都稱烽火台,它是中國古老的軍事通訊報警系統,也是維護絲路安全的基本設施。這種利用光線來傳遞信號的通訊手段,至遲在西周時代就已經發明出來了,人所共知的「幽王烽火戲諸侯」,就是說的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而點燃報警的烽火的故事。這種設施,歷漢、唐各代而迄於明朝,在西北邊疆,到了清代還在使用。可知在近現代的聲、電、光等先進的通訊手段沒有發明之前,這種傳統的通訊方法還是很有效的,不可替代的。那時跑得最快的只有快馬,但任何快馬的馬蹄怎跑得過烽火的火光呢!所以它在中國歷史上之能延續3000年之久絕不是偶然的。


烽燧,《說文》解釋說:「烽,候表也;燧,塞上亭,守烽火者也。」可見「烽燧」一詞有雙重意思:其一是指火或煙所發出的信號,所以史籍中有烽火、煙火或者權火的記載。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統帥幾十萬大軍出擊匈奴,只用一天時間就可以把從河西到遼東數千里長的全線軍隊動員起來,所依靠的就是這種煙火通訊。其二是指為發信號而設的建築物。《後漢書》上就有「修烽燧」的記載,唐詩中的「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指的就是烽火台這樣的建築物。


新疆的烽燧,始於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後,漢朝的烽火台從長安修到了玉門關。公元前102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兵大宛,又將烽火台從敦煌延伸到了羅布泊一帶。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正式設立後,凡都護所轄的西域範圍之內,很快都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烽燧制度,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聯繫,促進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發展。

有關烽燧的制度、設備和使用方法,歷代都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一般說來,舉烽可分為四種方法:一是「表」,二是「煙」,三是「苣火」,四是「積薪」。表和煙用於白晝,苣火用於夜間,積薪的用處最廣,能晝夜兼用。表,是用紅、白二色間雜的繒布做成一種標識。煙,是將狼糞和草一起燒,能使煙直上天空,遇風不消,所以稱為「狼煙」。苣火,為一束束的薪草。積薪,則以樹木積於烽燧之外,遇有軍情則焚薪傳號。


燧,即烽火台,每隔一定距離修築一座,使之連成一線。漢代烽燧間的相隔距離約5公里,|唐代約為30里。據考古調查資料,烽火台一般高4至8米,剖面為梯形,平面為方形。一般多用夯土或者一層夯土夾一層柴草的方法築造,還有用土坯砌築或用石塊壘築的。烽火台頂上,一般有一間三米見方的房屋和灶,灶上有煙筒。還有一個木構的望樓,也稱候樓。望樓內樹有烽竿,作桔槔狀。桔槔上所舉者,有燃與不燃之分。燃者為煙,不燃者就是掛表。烽火台下建有塢壘,內有房舍,為燧卒(或叫戍卒、烽子)的宿舍和倉房。烽燧為最小的軍事單位,設燧長一人,一般燧卒3人,也有一個烽燧多達20至30名燧卒的。

新疆地處東西交通要衝,天山南北的古絲道上保存有許多漢唐以來的烽燧遺址,如位於烏魯木齊南山魚兒溝的塔什吐爾烽火台,庫車縣鹽水溝口的克孜爾尕哈烽火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和米蘭烽火台等等,都是自治區的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歷史的歲月已經逝去,烽遂的火炬早已熄滅了。然而那矗立著的高大身軀,飽經朔漠風沙的面容,卻給人們帶來許多許多歷史的追憶,見到它就使人想到絲綢之路的過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