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料霸主三得利,如何將啤酒「變成」基酒?

新腕兒 發佈 2022-12-26T20:26:29.128277+00:00

(bosandao)獨家原創作者:白露編輯:憐舟引言啤酒能做成基酒嗎?威士忌之後,百年三得利再次進擊基酒市場。近些年,在新消費人群崛起後,低度酒賽道變得尤為性感,引一眾新老品牌各出奇招。年輕人除了關注酒飲品牌,也會在各個網絡平台上搜索「調酒」,關注預調酒的調製方法。

(bosandao)獨家原創

作者:白露

編輯:憐舟

引言

啤酒能做成基酒嗎?

威士忌之後,百年三得利再次進擊基酒市場。

近些年,在新消費人群崛起後,低度酒賽道變得尤為性感,引一眾新老品牌各出奇招。

年輕人除了關注酒飲品牌,也會在各個網絡平台上搜索「調酒」,關注預調酒的調製方法。

調製酒可以看做Z世代對低度酒喜好的延伸。調酒過程中,可以依據個人喜好調整口感,過程也極具趣味性。

在極為內卷的酒水市場中,調製酒成了品牌們做產品的新思路。

調製酒是由幾種酒勾兌而成,一般會有一種基酒,也可以理解為原漿。常見的基酒有威士忌、朗姆酒、白蘭地、龍舌蘭、金酒和伏特加。

在年輕人群體中潛在的調製酒消費偏好之下,已經有品牌看到了基酒的可能和未來,正悄然伸出觸角,俯身肉搏基酒紅海。

01

三得利落子,啤酒基酒

新腕兒(ID:bosandao)注意到,今年中旬,日本飲料品牌三得利推出了一款名為「ビアボール(beer ball)」的啤酒,消費者只需要在家裡,通過調製稀釋,便可喝到一杯調製酒。

前有世界六大基酒,按照人們長期直接飲用啤酒的習慣,像三得利這樣將啤酒做成基酒,實屬少見。

這款產品的定位似乎更為新穎,那麼其特別之處是什麼?能否在調製酒品類中,創造啤酒新飲用習慣?

三得利的新品「beer ball」

據悉,這款名為「ビアボール(beer ball)」的啤酒是一款啤酒原液,不含碳酸水,啤酒中麥芽汁和果香較為濃郁,消費者可自行加入冰塊或碳酸水進行稀釋,不同搭配方式會產生不一樣的飲用效果。

在產品營銷宣傳時,品牌方同時附上了相關調配方法。

「beer ball」的調配方法

在飲用前,用戶需要先在杯中加入冰塊和碳酸水,再加入beer ball啤酒,輕輕攪拌,即可完成調配。

據介紹,該款啤酒與其他啤酒原液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從釀造工藝著手,將酒精度數做到了16%度,在我們生活常見大眾化啤酒中,屬於少見的高度數啤酒。

這一特質被三得利宣傳為「自由度拉滿」的啤酒。消費者在混合其他飲料飲用時,完全由自己掌握啤酒的口感和風味,自由創新。在此基礎上,即便加入了3倍的無酒精飲料,16%酒精被稀釋後,仍能保持5%左右的酒精度數。

據三得利營銷本部佐藤佑介在產品發布會上介紹,beer ball的產品靈感來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佐藤將啤酒倒入密封盒在家裡冰箱中冷凍了30分鐘,通過冷凍濃縮,啤酒的酒精度達到了15%左右,發現其口感濃郁可口。

在隨後的生產過程中,三得利型酵母活性製造專利技術保證了酵母的穩定發酵,通過精確供給酵母營養及控制溫度,這款啤酒做到了16%的酒精度數。

除此之外,在啤酒原液和碳酸水分開的情況下,三得利利用「Masters Dream<未過濾>」製造技術保證了產品中濃郁的小麥味道,並通過「The Premium Malt's」技術賦予產品啤酒花的氣味和釀造的香氣。

目前,三得利beer ball「啤酒餐飲業務用500ml版」約售價862日幣,折合人民幣44元;之後發布的「家庭334ml版」售價約698日幣,折合人民幣35元。

在目前的啤酒品類中,beer ball的定價偏高,還只在日本市場銷售,國內市場尚未見到這款產品。

02

自調,是創新or陷阱?

消費升級浪潮下,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足夠品質且新健康的產品,這一消費喜好同樣反映在酒飲市場。

一個變化是,消費者的飲酒習慣從傳統高度酒向低度酒的轉變,另一個則是配方乾淨的健康產品,最典型的是精釀啤酒,消費者願意購買配方簡單、生產周期更長,還足夠創新的精釀啤酒。

就三得利beer ball新品的研發思路來看,這款產品特點既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酒飲高品質的追求,又能保證消費者對個性化酒飲的創新追求,產品定位較為契合市場。

飲用方式具備創新性之後,產品本身的口感才是長存的關鍵。

根據飲用過該產品的消費者反饋,如果直接飲用三得利beer ball,其口感就像是沒有氣泡的啤酒,平平無奇。

三得利將這款啤酒做成調製酒類產品,本質上是希望產品具備個性化特質,吸引調製酒愛好者群體,另一面,對於不習慣自調啤酒的消費者來講,這款產品既不能直接飲用,還比大眾化品牌的啤酒貴出五倍不止的價格,專門加上的自調屬性,便顯得多餘了。

就專業調酒品類來看,啤酒系基酒本身比較冷門,對應的預調酒種類相對少見,屬於小眾市場,因此,這款產品在大眾市場滲透率大程度會比較低。

區別於口味豐富的低度酒,自調啤酒的產品特質,除了將產品定位於高端化之外,也更容易打入餐飲及零售渠道,並有著在居酒屋、酒吧等飲酒場所的高適配度。而三得利beer ball面向市場的「餐飲業務用500ml款」也能證明,餐飲市場會是該品牌未來的戰略方向。

對於「beer ball」,三得利賦予了很大希望,目標第一年出貨13萬箱、銷售額23億日元,2024年出貨達100萬箱、銷售額達170億日元。

三得利此舉意味著將進一步拓寬自己的業務領域,尋找自己的新增量。不過,就目前市場反響和既定目標對比來看,這款產品投入市場後水花不大,在國內社交平台上的討論也少之又少,在日本市場,官方也並未正面披露數據及銷售情況。

03

丟失的啤酒市場

梳理三得利近些年的品牌發展歷程,發現該品牌在啤酒這一細分賽道發力稍顯不足。

在中國市場,三得利在各個電商平台上,烏龍茶、低度雞尾酒、果味飲料等產品比較暢銷,其官網也顯示,該品牌今年上新的產品集中在茶飲、果味飲料、咖啡飲料等。

圖源:三得利官網

以此次新品來看,可以確定啤酒是三得利看重的市場,矛盾在於,三得利並未在中國布局。

究其原因,其實早在38年前,三得利早已染指中國啤酒市場,只不過,後來因經營不善,被中國品牌收購了。

三得利前身是創始人鳥井信治郎在1899年創辦的鳥井商店,1921年初創立時命名為「壽屋」。

創立8年後的三得利,陸續著手銷售威士忌,直到1963年著手生產啤酒,而後便更名為「三得利」。

1984年,三得利在國內初試水啤酒,這次嘗試的開篇一切向好。

當時三得利先以投資啤酒廠的方式進入中國,到了1996年,他們在上海大力發展啤酒、飲料,三得利啤酒也憑藉其清淡的口感受消費者歡迎,一度在上海暢銷,多年內保持上海啤酒行業銷冠的成績。

2006年,三得利收購光明啤酒,6年後,再次和青島啤酒合作,雙方各出資50%。

轉折出現在2014年,當時還叫「三得利」的啤酒品牌遭遇利潤虧損後,被青島啤酒收購,後因品牌授權費問題,三得利啤酒被迫更名為「光明啤酒」。

如今的光明啤酒還沿用著當年的「三得利」啤酒產品外觀設計,經典的藍色包裝設計,是不少消費者青春的記憶。

早年的三得利啤酒後來更名為「光明」

日本啤酒文化悠久,早在1870年就有了第一家啤酒廠,麒麟啤酒、朝日啤酒、三得利啤酒、札幌啤酒並稱日本四大啤酒品牌。

低度啤酒和發泡酒是日本消費最多的酒精飲料,啤酒占酒類消費的30%,發泡酒占8%。在這場啤酒品牌爭奪市戰中,我們也能看到其他品牌的出擊。

在今年1月份,四大啤酒品牌公布了2021年的銷售業績,從酒飲市場銷售額來看,三得利在2021年銷售額達25592億日元,為酒飲市場銷量第一名。

之所以得到酒飲市場第一名,並非全是啤酒的功勞。三得利的啤酒市場份額僅占日本啤酒市場份額的10%左右,遠低於麒麟啤酒和朝日啤酒30%左右的占比。

啤酒市場版圖的缺失,或是三得利啤酒創新的關鍵因素,他們急需一款啤酒產品證明自己。

競爭對手朝日啤酒在去年就推出了一款主打大開口設計的啤酒產品。還在今年5月推出了強氛圍感的「朝日白啤」,主打社交消費。

朝日「SUPERDRY超爽」

麒麟啤酒則主要發展精釀領域,推出的「PRING VALLEY 豊潤496」主打家庭版精釀啤酒,並通過和日本精釀啤酒製造商合作增加精釀產品。

麒麟豊潤496

札幌啤酒也通過更新其產品「札幌啤酒黑標」來迎合消費者的審美,刺激銷量。

反觀三得利在新品上突出了酒精度數優勢,讓消費者自行調製酒精度數,保證了產品創意和口感,只是這款酒的商業打法,可能還需要更多思考和完善,找准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結語

在新消費時代,酒水的消費升級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口感、設計、功能、營銷、成分等,而三得利此番啤酒創新,主要集中在飲法上。

雖然自調酒飲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啤酒基酒類產品還未被市場大範圍發掘,尚屬於藍海。三得利新品能否帶動自調啤酒的創新風潮,帶領三得利和整個啤酒市場走進一個新增量,還需要時間來回答。



參考資料:

《三得利新品自由度拉滿,啤酒市場打響復興之戰》

《氣泡水+啤酒?三得利推出首款「BeerBall 啤酒嗨波」》

《白州酒是什麼檔次的,三得利旗下的高端威士忌被譽為森林之子》

《日本飲料企業三得利:深藏中國30餘年,銷售額曾是農夫山泉的4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