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的地產生涯起點:香檳大廈

維港那些事兒 發佈 2022-12-27T02:12:49.785680+00:00

香檳大廈尖沙咀金巴利道,鬧市人流暢旺,唯有一座陳舊‬的‬粉紅色方形樓宇,落在新式商場與高級酒店之間,彷佛凝住了時間。這座粉紅色方形樓宇便是見證‬歷史‬的香檳大廈,別看它今時今日不起眼,1957年剛落成時曾是當年全九龍第一高樓。


尖沙咀金巴利道,鬧市人流暢旺,唯有一座陳舊‬的‬粉紅色方形樓宇,落在新式商場與高級酒店之間,彷佛凝住了時間。


這座粉紅色方形樓宇便是見證‬歷史‬的香檳大廈,別看它今時今日不起眼,1957年剛落成時曾是當年全九龍第一高樓。


這座香檳大廈,正是一代‬紅頂商賈‬霍英東房地產生涯的起點。





1954年,霍英東以113萬元購入這幅土地,由他‬旗下的立信置業將之興建為一幢高10層的商住大廈,這便是香檳大廈的由來。


當然‬,1954年的霍英東根本拿不出113萬元的全款,不過幸好,這幅地的賣家是當時的香港首富何東爵士,不差錢的何東家人‬同意霍英東僅僅支付10%的首付款(即「11.3萬元」)便可先把土地拿去‬開發。






霍老敢於創新

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香港的房屋都是以整棟樓為單位售賣的,要買就買一整棟樓,價格自然昂貴,普通市民別指望能‬‬買得起。


(即便是今天,香港人也不會講「買房」,只會講「買樓」,從語言習慣上也可窺知歷史)


1954年,僅支付了‬10%首付款的霍英東急於還上‬何東家族的‬錢,便始創了「分層分間」出售,這樣一來,一棟香檳大廈被分割成一間一間的房子,每套‬房子的價格對普通市民而言就能負擔得起了;






發明‬公契

公‬契,即‬樓宇‬‬公共‬契約‬,這就‬包括‬‬「公攤‬面積‬協議‬」。


正因為一棟樓不再完整售賣,而是分層分間出售,一棟‬樓‬里便‬‬有了‬許‬多戶‬人家‬,所以就滋生了「公共區域‬」的概念,走道、樓梯、大堂‬等公共區域算誰的產權?日後‬維護費用怎麼算?




於是,霍先生與英‬籍律師合計後,按照「公共契約」的形式,大樓內的業主‬們‬按房屋面積分配,購買不同面積的戶主承擔‬不同的比例,共同分擔了整棟樓的產權。




發明期房

這還不夠,為了讓自己連建造成本都可以不必‬掏,霍英東又想出了「期房銷售‬」,也就是預售,即在香檳大廈還沒建成交付之前,在建設階段就‬讓‬‬買房客們先把房子買了、把錢付了,這樣霍英東就可以用這筆‬預售款‬去建樓。


這在香港,也被俗稱為「賣樓花」,即還沒結下果實,僅僅尚在開花階段就把房子賣了回籠資金。





發明「按揭」

公攤‬、期房‬,霍先生‬這位巨‬商‬‬的頭腦是不是讓人由衷佩服?


可這還不夠,為了讓房子更好賣,他又瞄準了眼下‬手頭錢不夠的潛在購房群體,把銀行也‬給拉進來,「按揭貸款買房」就這樣應運而生了,買房客只須先付首付款,然後向銀行按揭,以後掙工資按月供款,也就是從那時起,霍英東讓「供樓」二字成了香港半個多世紀的「熱詞」。






三大發明集於一身

1954年,分層分間出售&公攤‬面積‬協議‬(公契)、期房銷售(樓花‬)、按揭貸款等一系列全新的房地產建設、銷售模式,都在香檳大廈上始創,香檳大廈集‬三大‬發明‬於‬一身‬,成了‬時代符號‬!


1954年‬,被‬廣泛‬定義為‬香港‬房地產‬元年‬,霍英東先生‬在香港也被譽為「現代‬房地產業‬鼻祖」。


1965年,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成立,霍英東先生‬毫無爭議地被推舉為創會會長。





六十多年過去,香檳大廈這座粉紅色外立面的老建築仍屹立於香港尖沙咀金巴利道,走過幽閉的入口,拾級而上,幾家店鋪前的燈箱亮起繽紛的彩光。


深長走廊兩側都掛起經典紅白招牌,商鋪鋪上紙皮石地板,有柱子仍貼上金色小牆磚,梯間保留人手木雕扶手。一個個玻璃櫥窗內,放滿機械鐘錶、古董菲林相機、美玉佛像、懷舊雜貨玩具。





多數‬的店鋪經已落閘上鎖,貼上結業告示。地庫更是十室九空,燈光幽暗,招牌發黃,牆身剝落,外露的電線纏繞天花,地上堆滿紙皮箱、膠桶和手推車,當年的木工店、打金工場和夜總會早已不復見,只剩走廊盡處的星座冰室外的小木桌,圍坐著零星街坊食客。





當年叱吒一時,如今破落冷清。


據悉‬‬,香港富商李兆基家族已經申請對香檳大廈強拍,不久後‬,香檳‬大廈‬將被‬推倒重建;霍‬老‬‬也亦‬已於‬‬2006年‬離開‬。


最近幾個月,攝影愛好者們不約而同地捧著相機,在櫥窗前探頭探腦,趕在香檳大廈退場之前,記錄一點點歷史痕跡。


時代更替,縱然感到不舍,亦只能靜候落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