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雖然離開了,但「雜交水稻」卻留了下來並且發揚光大!

文史不假 發佈 2022-12-29T10:07:44.722398+00:00

毫無疑問,他們都屬於無雙國士,都屬於民族脊樑,都應該被歷史所牢記。為了抵制抄襲,本人在來源於網絡的圖片中附加水印實屬無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太多的科學家們為這個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比如「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地質之父」李四光、「中國氣象之父」竺可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中國核工業之父」錢三強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毫無疑問,他們都屬於無雙國士,都屬於民族脊樑,都應該被歷史所牢記。

今天,文史不假懷著崇敬的心情講述歷史,走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為了抵制抄襲,本人在來源於網絡的圖片中附加水印實屬無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同時聲明,原創文章只發表於今日頭條和百度這兩個平台,其餘任何第三方均屬於無恥剽竊!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於北京協和醫院,父親袁興烈是高等小學的校長,母親華靜則是該校的老師。作為家中的第二個孩子,他的乳名是「二毛」,大名「隆平」內含「家族隆盛,世事昌平」之意。

袁興烈出生於江西九江,自幼便學習刻苦,以優異的成績一路念完了小學和中學,最終考上了國立東南大學中文系。大學畢業後,他除了在學校任教並且擔任過校長和督學等職外,還做過西北軍愛國將領孫連仲的秘書。

華靜出生於江蘇揚州,從小就被父母送到教會學校讀書並接受西式教育,還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結婚以後,她心甘情願辭去教師的職務回歸家庭,成為了丈夫的全職太太和兒子的啟蒙老師。據袁隆平日後這樣回憶:

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還是母親,小的時候她教我英文啟蒙,晚上檢查作業。她很虔誠,非常慈善,非常厚道,品德也非常好,我現在堅持與人為善跟母親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2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竟然不戰而逃,導致12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迅速淪陷。面對日寇的得寸進尺,華北地區也變得岌岌可危,袁隆平只能跟隨父母離開北平南下,輾轉於江西、湖北和重慶等地居住。

1937年7月,位於華北地區的日本駐屯軍不斷挑釁,還在宛平城外演習時以士兵失蹤為由要求搜查,遭到拒絕後竟然開火炮擊,史稱「盧溝橋事變」。由於蓄謀已久並且準備充分,日軍在正面戰場的攻勢很猛,導致中國軍隊節節敗退。

全面抗戰開始以後,作為華中樞紐的武漢也沒有了安全感,一批又一批的敵機轟炸這裡。當時,袁興烈正在平漢鐵路局工作,他主管的鐵路線就是日寇轟炸的重點目標,經常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搶修。據袁隆平日後回憶:

1938年初的那段時間,父親特別特別忙碌,天不亮的時候就要出門,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

不滿8歲的袁隆平儘管不是特別理解,但還是從父親身上嗅到了一股硝煙的味道,一股戰爭的味道。由於前線的戰事不利,袁興烈想盡一切辦法去籌措物資和武器,甚至還耗盡家資購置了一批大刀支援,直接支持了台兒莊戰役。

1938年10月底,隨著廣州和武漢等地相繼失陷,抗日戰爭進入到了相持階段。經過連日的顛沛流離,袁隆平跟隨父母一同乘船逆流而上抵達了陪都重慶,進入當地的龍門浩中心小學讀書。若干年後,他這樣回憶那段經歷:

我家兄弟姊妹六人,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父母對我們的教育從未有過放鬆,不管輾轉到哪裡都送進學校讀書。

1945年8月15日,由天皇裕仁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錄音向全世界播放,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了。至此,中國人民在付出巨大的犧牲和努力後,終於取得了完全的抗擊外辱勝利。

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剛剛初中畢業的袁隆平隨著博學中學遷回湖北漢口,在這裡開始了高中生涯。期間,由於父親袁興烈被調到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工作,他只能轉學到南京讀書,在城市解放前才匆匆結束了高中學業。

新中國成立後,袁隆平終於迎來了安定的社會氛圍和學習環境,準備報考大學繼續讀書。父母親都認為,以兒子的學習成績完全可以考取清華大學的理工類專業,可他卻堅決要選擇農學專業。

別說在建國初期,就是放到現在,農學也是一個冷門專業。所以,文史不假非常敬佩袁隆平的選擇,也非常敬佩袁隆平的堅持,否則「解決十四億人吃飯」這個問題依然還會困擾著我們。

袁隆平頂住了家庭的壓力,堅持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今屬西南農大),從此開始與農業一生結緣。至於說,他為何會執意學農,本人是這樣解釋的:

在上小學時,老師帶我們班去參觀一個園藝場,我當即就對這種田園之美和農藝之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袁隆平考入重慶相輝學院不久,韓戰便爆發了,美國甚至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為了穩定局勢,為了保家衛國,我國在權衡利弊後終於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

1950年10月19日,作為志願軍總司令的彭德懷跟隨第42軍秘密入朝,很快就發起了第一次戰役。之後,由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被迫從鴨綠江畔退到了清川江以南地區,戰場形勢出現了明顯改觀。

為了扭轉空中的絕對劣勢,志願軍開始從大中專院校中選拔青年飛行員。當時,西南農學院(注:1950年11月後由重慶相輝學院整合更名)經過嚴格體檢和層層政審後只有8名學生合格,其中就包括了袁隆平。

經過空軍的體能測試和上機訓練後,袁隆平光榮成為了預備飛行員,準備前往朝鮮作戰。不過,隨著戰場形勢和國際局勢的變化,這批青年學生最終沒有成行,只能重新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

1952年,西南地區組織游泳大賽,正在西南農學院就讀的袁隆平取得川東第一名的成績。當他抵達成都參加決賽時,由於食用了過多的當地小吃而導致腹瀉無力,最終只屈居第四名,遺憾地錯失了入選國家游泳隊的機會。對此,他在晚年時還這樣幽默地自嘲:

我做飛行員被淘汰了,做運動員被淘汰了,只好回來干農業。

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進入湖南的安江農校任教,研究課題主要是西紅柿和紅薯的育種栽培。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國已經開始實行「一五」計劃,對於農業的增長期望值很高。

由於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基礎建設,國家對於糧食的需求很大,直接引發了價格的劇烈波動。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袁隆平越來越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開始在教學的同時專注於水稻的改良。

1956年底,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終於建立起來。在此背景下,袁隆平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和農學試驗中,還因為雜交技術已經成功應用於高粱和玉米而備受鼓舞。

在袁隆平看來,雜交技術一定可以應用於水稻領域,那將會大幅度提升糧食產量,大幅度緩解吃飯難的問題。只不過,當時的基礎設施實在是太薄弱了,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也明顯不足。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早稻常規品種的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植株,簡直視若珍寶。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將這個變異株重點保護起來,還將種子播種形成了天然的雜交稻。

通過反覆的試驗,袁隆平證明「天然雜交稻」是可以成活的,更堅定了人工培育和改良的信心。從此以後,他開始利用雜交優勢大膽創新,同時小心求證,在有的放矢後終於完成了「水稻雄性不育試驗」。

憑藉矢志不渝的追求,憑藉堅持不懈的努力,袁隆平對於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越來越成熟。而且,他還在試驗田內成功繁殖出了第二代雜交稻和第三代雜交稻,用事實證明完全可以大幅提高產量。

由於沉迷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一直都不修邊幅,整日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的,年輕女孩們自然對他敬而遠之。一晃到了1963年,他已經是33歲的大齡青年,經常都被父親袁興烈和母親華靜催婚。

鄧則是安江農校的一名女學生,非常敬佩和喜歡自己的袁老師,認為他是有責任和有擔當的男人。而袁隆平也對這個心直口快的湘妹子頗有好感,認為她就是能相伴一生的那個人。

這對「師生戀」,從確立關係到結為夫妻總共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卻攜手走過了五十七年的歲月。據袁隆平這樣回憶:

她在縣裡打籃球比賽,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就騎著自行車帶她去領結婚證了。對我們來講,比賽重要,結婚更重要。

1964年正月,袁隆平和鄧則在安江農校舉辦了一場簡樸的婚禮,只花費50元錢購買了一些喜糖分發給親朋好友。他雖然不是四川人,但長年在重慶生活和上學,當地的口音已經難以更改。

在四川話中,「則」的發音和「賊」的發音是一樣的,袁隆平只好和妻子商量後將她的名字改成了「鄧哲」。從此以後,鄧則就成為了鄧哲,包含了更多的睿智和高雅。

結婚以後,袁隆平繼續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而鄧哲便成為了最堅定的支持者。基本上,家中的大事小情都依靠她,他回家就跟住旅館差不多。

1966年2月底,袁隆平發表了自己在該領域的第一篇學術性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國科學院的《科學通報》並引起了各界關注。兩個月後,國家科委致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明確希望地方能夠大力支持這項研究。

不過,隨著那場大運動的到來,袁隆平關於雜交水稻的所有研究都遭受影響。好在,湖南省科委還是給予了儘量的支持,同意安江農校的科研小組繼續存在。

雜交水稻的試驗田多次被人為破壞,又多次被袁隆平重新恢復,只是存活的植株已經越來越少。那段時間,他基本上吃住都在那裡,像看護孩子一樣看護著倖存的秧苗,看護著未來的希望。

1970年11月,袁隆平從雲南發現並引進了另外的野生水稻,將其命名為「野敗」,繼續在安江農校的試驗田中秘密種植。不過,由於得不到任何的支持,甚至還要東躲西藏四處轉移,這些雜交水稻沒能達成預想目標,令他非常的難過。

華國鋒被調任湖南後,立即主持召開了全省農業科技大會,還點名要求遭到衝擊的袁隆平前來長沙參加。很明顯,他希望保護雜交水稻研究,還在會後當面進行了鼓勵:

對於科學研究我是外行,但我知道農業生產要發展就必須依靠科學的進步。作為地方領導人,支持你的工作,就是我的天職。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雜交水稻研究最困難的時期,是華國鋒給予了袁隆平最大的支持。直到若干年以後,袁老還這樣充滿感激之情:

如果沒有華主席,哪會有我的今天?

湖南省農科院專門成立了雜交稻研究協作組,特意將袁隆平從安江農校調來工作。果然,他在研究領域不負眾望,通過測交找到恢復系後終於攻克了「三系配套」的難關,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已經完成配套工作。

袁隆平跳出「無性雜交學說」後,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試驗,還提出了將野生稻和栽培稻雜交的新課題。在湖南率先推廣試種後,平均增產能保持在20%以上,將極大地緩解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那場運動結束後,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恢復了正常,科研領域也不例外。結合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後發表了題為「雜家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與「雜交水稻制種和高產的關鍵技術」這兩篇論文,完全奠定了自己在農業領域的地位。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明顯提速,甚至還多次參加國際學術交流。1979年4月,他受邀出席了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全球會議,不僅使用英文闡述了自己的學術論文和觀點,而且認真細緻地進行了現場應答。之後,又接連前往其它國家進行宣傳和交流,包括在該領域最先進的美國和日本。

1982年春節,袁隆平在南方育種多年後第一次回家過年,終於有機會陪伴鄧哲和三個兒子袁安定、袁定江、袁定陽。沒想到,妻子在正月初二卻突發急性腦炎而不省人事,甚至送往醫院搶救後也沒能甦醒過來。

為了照顧重病的蘇哲,袁隆平第一次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堅持留在病床前看護。除了悉心餵飯餵藥,他還不斷聊天講故事,不斷回憶曾經的過往,甚至哼唱妻子最喜歡的《紅梅花兒開》和《喀秋莎》,最終將愛人喚醒。

這一次的生離死別,讓袁隆平對妻子和家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無論走到哪裡都時常掛念。1985年5月,他在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前,專門從北京購買了禮物托人捎給妻子,其中留言:

在京給你買了兩條裙子和一件汗衫,兩黑一深藍。這是我第一次買裙子,也不知道什麼號碼適合你穿,只好買了兩條供你選擇……。

伴隨著成績的取得,許多榮譽也接踵而來。從1985年起,袁隆平先後獲得聯合國智慧財產權機構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委頒發的「科技進步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頒發的「拯救世界飢餓榮譽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糧食安全保障獎」等等。

對於這些榮譽和肯定,袁隆平看得很淡,依然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在1994年5月,親自負責公關的「超優千號」雜交水稻終於完成了推廣種植,平均畝產超過1000公斤,這令他興喜不已。

早在1991年5月,湖南省便首次推薦袁隆平參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院學部委員,可惜沒能成功。兩年後,他第二次被推薦參選,依然還是榜上無名。

對於袁隆平參評院士接連落選的原因,社會上一度流傳著多種版本的說法。版本一:他的學歷不夠,既沒有留洋的經歷,又沒有博士的頭銜;版本二:他的英語水平不行,無法在國際展開直接的學術交流;版本三:他主要從事植株的培育,學術論文的質量和份量都明顯不夠;版本四:他缺乏人脈資源,不知道經常同那些入選的院士「走動走動」。

作為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兩院院士」獲得者無不是學界的泰山北斗和擎天之柱。因此,這項榮譽背後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也時常被人放在一起討論和比對。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是我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成立於1994年,是我國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能夠入選兩院的專家和學者被稱為院士,每兩年公開評選一次,由於是終身榮譽而極為慎重,始終秉持著寧缺毋濫的原則。

當時,袁隆平早已經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獲得的國際權威大獎就有十幾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成果。因此,社會各界對於他連續落選兩院院士顯得非常不理解,甚至有媒體報導為「袁隆平未被評上學部委員比評上震動更大」。

面對媒體的大篇幅報導,面對許多人的忿忿不平,袁隆平本人卻十分淡然,從來都沒有抱怨過。經不過各方的死纏爛打,為了避免混淆是非,他只得進行了公開澄清:

我自己從來沒有申請過要當院士,即便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也不是我申請的。其實,我就是搞研究的,能出新成果,能為糧食安全作貢獻,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1994年時,湖南省第三次提名推薦袁隆平參評院士,顯示出志在必得的信心和決心。這一年,正好發生了「玉米稻事件」,他先參加了省里組織的鑑定會,後卻開始公開發文反對,認為未經試種便大面積推廣風險太大。

一些人開始捕風捉影進行胡亂揣測,認為袁隆平是擔心「玉米稻」的風頭蓋過「雜交稻」,故而才會有意拆台。事實證明,他的擔心和顧慮是完全正確的,該稻種尚未大面積種植前便出現了產量低和不穩定的現象。

除了湖南省政府外,就連中國農學會、中國科協、中國作物學會和中國資源委員會等機構都開始聯合推薦袁隆平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經過層層的評選,他終於在1995年5月被批准成為工程院院士。

當接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通知時,淡泊名利的袁隆平顯得非常平靜。面對同事和家人的祝賀,他一再表示:「評上院士不過是工資長了一些,有了一個新的名號而已,而我還是從前的我」。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創立於2000年,只授予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轉化取得巨大效益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和吳文俊光榮成為了這一獎項的首批得主。在獲獎發言時,他這樣表示:

我認為,這個獎是頒給全國農業戰線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因為雜交水稻是很多人協作攻關的成果。

2008年6月3日,北京奧運聖火在湖南岳陽進行傳遞,已經78歲高齡的袁隆平成為了第一棒火炬手。在前一天,志願者們便請他到達現場進行彩排演練和路線熟悉,袁老顯得精神矍鑠,甚至有些健談,連連感慨祖國的強盛偉大。

到了2018年,年近90歲的袁隆平依然沒有休息,仍舊在指導自己的科研小組攻堅克難,指導自己的徒子徒孫培育良種。面對記者的採訪,他還饒有興致地介紹了自己的「兩個夢」:

一個是坐在禾下悠閒納涼,一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

對於青年學生們,袁隆平向來都平易近人,向來都親切友好,尤其是對自己母校的晚輩更是如此。2019年9月,袁老以視頻方式向西南大學的學生們講述了自己成功的秘訣,那就是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不幸逝世,享年91歲。當天下午,大批群眾自發來到長沙市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為他送行,隊伍綿延了數公里,許多人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

袁隆平的膝下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袁安定、袁定江和袁定陽,都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投身於農業領域。尤其是,小兒子基本繼承了他的衣缽,成為我國雜交水稻領域的權威人物和創新專家。

今年5月份,鄧哲在兒孫們的陪伴下前往唐人萬壽園去祭掃老伴,還將成熟的雜交水稻放在了墓碑前。現如今,由袁隆平研發的雜交水稻畝產量已經超過了1600公斤,可惜他卻看不到了。

袁隆平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雜交水稻」卻留了下來,而且還將繼續傳承下去。文史不假個人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都將銘記他的名字,傳頌他的歷史,感念他的奉獻。歡迎支持關注@文史不假​,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