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腎癌三大風險 哈醫大一院泌外專家+機器人完整摘瘤如取「蘋果核」

哈醫大一院 發佈 2023-01-16T21:17:40.975727+00:00

42歲的徐女士在體檢中得知一個噩耗——患有極為罕見的「右腎腎門部腫瘤」,腫瘤直徑5.5cm,且完全內生性生長,緊貼右側腎盂和腎臟動靜脈,聚齊了腎臟腫瘤的三大高風險特徵,可謂保腎手術難度的「天花板」。

42歲的徐女士在體檢中得知一個噩耗——患有極為罕見的「右腎腎門部腫瘤」,腫瘤直徑5.5cm,且完全內生性生長,緊貼右側腎盂和腎臟動靜脈,聚齊了腎臟腫瘤的三大高風險特徵,可謂保腎手術難度的「天花板」。

徐女士輾轉多地求醫,均得出一致結論:要麼微創右側腎臟全部切除,要麼嘗試開刀腎臟部分切除術。徐女士僅僅40出頭,她和家人都期望既能成功保腎,又能微創無痕。

在腎臟腫瘤三大高風險面前,保腎和微創手術真的不能兩全嗎?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三病房副主任劉贊教授機器人手術團隊成功挑戰保腎手術「天花板」:術前充分檢查,反覆研判、三維建模、術中螢光顯像,機器人輔助……不足一個小時的手術成功保下徐女士的腎臟,從腎臟中完整取出帶有包膜的腫瘤——猶如取出不傷一枚完整的「蘋果核」。目前,徐女士術後複查,未見任何腎功能損傷,及腫瘤殘留與復發。

哈醫大一院泌外三病房主任修有成教授介紹,,徐女士的病例確實非常罕見,聚齊了保腎手術中三大高風險難點,手術難度可謂「天花板」級。第一大難點是腫瘤體積大,直徑在4cm以上的腎臟腫瘤,手術難度就會倍增,腫瘤直徑接近6cm,占據了約一半以上的腎臟,保腎難度可想而知。第二大難點是腫瘤位置深,處於最複雜的腎臟核心區域,相當於「蘋果核」的位置,腫瘤完全向內生長,術者從外面不容易找到腫瘤邊界。第三大難點是腫瘤周圍密布血管,腎盂和腎臟動靜脈,術中一旦血管損傷,有大出血風險,危及生命安全,後果不堪設想。如何精準找出腫瘤邊界,完整取出腫瘤,是本次手術的關鍵。

為精準找出腎腫瘤邊界,劉贊教授術前對腫瘤進行基於影像學基礎的三維建模,組織科室會診,反覆評估腫瘤大小、位置、同各大血管及腎盂的關係,提前制定了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及腎臟入路手術位置。

手術如期舉行,劉贊教授憑藉螢光顯像技術的精準引導和機器人3D視野與360°機械手臂的輔助下,精準操作機械手臂遊走在腫瘤與腎臟組織、腎盂、腎臟動靜脈的毫釐之間,僅用40餘分鐘便完成組織的細緻分離,腫瘤包膜的切除與相鄰血管的縫合,完整取出腎臟內的腫瘤,並成功保證了徐女士腎臟的活性。

截止2022年,哈醫大一院泌外科三病房修有成主任,劉贊副主任團隊,僅兩年時間已經應用達文西機器人完成400例泌尿外科手術,其中近百例為高難度保腎微創手術。

劉贊教授介紹:目前對腎癌的手術治療主要存在兩個疑問。

是否開刀手術比微創手術切的乾淨?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無論是微創還是開刀切腎腫瘤,切除的範圍都是標準的,規範的,一致的。但是開刀切就需要20公分以上的皮膚切口,甚至需要切掉一根肋骨。

是否腎臟全切手術比保腎部分切除手術更乾淨,更不容易復發?

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據最近10餘年的研究數據顯示,無論腎全切和腎部分切腎癌的復發率都在3%以下。腎全切的復發位置多為腹膜後淋巴結及周圍組織,腎部分切的復發部位多為原位復發。但機率是一樣的。而保留腎臟的患者遠期生存率更好,這可能和遠期發生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者腎病的機率較低有關」。

劉贊教授提醒,40歲以上的人群定期體檢,注重腎癌的早期篩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飲食清淡、戒菸限酒,這是保護腎臟健康的關鍵。一但出現血尿,腰痛,腹部包塊可能已經是腎癌的晚期。

姚大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