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爸媽的年味兒

梅園馨雨 發佈 2023-01-19T05:23:54.676053+00:00

文化大革命前,我們家過年供奉老祖宗。從臘月二十九,我爸媽就開始準備,掛宗譜,擺供桌。蒸饅頭,做供飯,烀豬肉,殺雞......我家的宗譜歷代相傳,宗譜正中端坐著兩位老祖宗坐,上面寫滿了祖輩祖先輩的名字。

文化大革命前,我們家過年供奉老祖宗。

從臘月二十九,我爸媽就開始準備,掛宗譜,擺供桌。蒸饅頭,做供飯,烀豬肉,殺雞......

我家的宗譜歷代相傳,宗譜正中端坐著兩位老祖宗坐,上面寫滿了祖輩祖先輩的名字。

宗譜正前要擺上肉、粉條,豆腐,魚,白菜五個菜,相對應放五碗飯,每個飯碗上要整齊插雙紅色的筷子,供桌兩頭各擺上五個花饅頭。

我媽蒸的花饅頭很好看,正中心有顆紅棗兒,雪白的饅頭還開花笑~~

供桌前面左右各一個蠟台,中間是個香爐。香爐和蠟台中間插上圓形的紙花,本來是摺疊的,翻開後粉紅色的非常漂亮~~

供奉老祖宗的飯菜是我媽做的,做貢菜不能放鹽放油。碗筷盤子都是專用的。

擺好供桌,我媽要給奶奶洗臉梳頭,洗腳,扎小腿帶兒,穿新褂。新褲子,換上繡花的三寸金蓮兒。這些都要我媽做,因為奶奶的眼睛看不見。

一切就緒,奶奶顫顫巍巍下地,踮著三寸金蓮寶,爸媽扶奶奶到供桌前~~

我爸先點上三根香,恭恭敬敬地放在奶奶手上。

奶奶接過香,雙手舉過頭頂,「唐王氏接老祖宗回家過年,誠心跪拜,請老祖宗保佑全家健康平安......」,還有些我聽不懂的專用靈性神秘語言。

我爸幫著奶奶,後把香插在香爐上。奶奶跪在蒲團上,萬分虔誠的給老祖宗磕頭,再慢慢起來,雙手合於胸前;如此三次後,我爸我媽扶奶奶到炕頭坐下。

接下來 爸媽相繼給老祖宗敬香磕頭敬拜,最後是我們給老祖宗磕頭,從大姐開始,然後是我,三妹小妹依次磕頭敬拜……

自從把老祖宗請回家過年,每頓飯前都要先給老祖宗磕頭,然後才能吃飯,這是規矩。

我媽反覆叮囑我們說,老祖宗回家過年,你們要說好話說吉利話,讓老祖宗聽高興。不能大聲說話,不能隨便說話。不能讓孩子哭叫.....我媽說的嚴肅,我認真聽話,頻頻點頭。

自從臘月二十九把老祖宗請回家,感覺家裡很是溫馨祥和,每個人臉上都情不自禁地微笑,尤其是我爸我媽。

家裡也是很神秘和靈性,供桌上老祖宗在看著我們。每次走到供桌前我身體有些發緊,按照現在的話說,是家裡的磁場發生變化。

接下來我爸去耳房拿條豬腿豬肉烀上,再拿些野味兒(野雞、野兔之類的)收拾,準備明天過年吃。我媽切上一大盆江白菜(海帶),等肉烀好了撈出來,再往肉湯里下,留著過了年再吃。

我爸開始掃院子,封門貼對聯兒。我和妹妹剪窗花貼窗花。我媽按照老規矩準備年飯~~

我小時候很盼著過年,感覺過年好玩兒,也不用幹活兒,還能吃好東西穿新衣服。

我最喜歡看供桌兒,我媽擺的供桌很好看,紅色筷子綠花碗,花花綠綠還會動,尤其是那兩朵翻開的粉紅色的紙花兒,一張一合不停地動,我看老祖宗樂,老祖宗看我笑~~

就是不敢亂說話兒,怕說錯了惹得老祖宗不高興不保佑我們~~

大年三十兒,我爸媽起得非常早,先洗臉,再去照顧奶奶梳洗打扮,綁腿帶穿三寸金蓮~~。

把奶奶安排好,我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做大米粥,還要做些簡單的菜~~

我媽說「過年包包子包好運,能把一年的好運包進來,蒸饅頭髮大財......」。包子是蘿蔔絲豬肉餡,雖然肉不多但味道很鮮很特別。

我最喜歡吃我媽做的大米粥,味道不一樣,米粒利利落落的,不用吃菜能喝一大碗。包子能吃好幾個。

我把我媽過年包包子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便去新加坡兒子家過年也不改變。

我們早上起來,先穿上新衣服,頭上扎紅色頭繩兒,系個頭靈子(方言:紅色的寬布帶),打個蝴蝶結兒。姐姐幫我媽幹活兒,我和兩個妹妹玩「chǔa骨子(豬腳小骨頭)

北方過年一般吃兩頓飯,就我們家吃三頓飯,因為有老祖宗在家過年。

我媽切一大盆酸菜,肉烀好了撈出來,再往肉湯里下酸菜;再炒些排骨、野雞、魚之類,油丸是頭一天炸好的,少不了,全家人都喜歡吃。

那個年代冬天沒有青菜,只有大白菜,我們都叫黃瓤白,炒點肉或者蘑菇粉條,比皇帝餐還好吃~~

中午十二點,我媽把烀好的豬肉撕下來或者切片兒,再配上蒜醬,排骨燉粉條,炒野雞,燉野兔,白菜燉豆腐,魚、炸丸子等好多菜,陸陸續續做好了。

開飯前,我爸扶奶奶磕頭祭拜老祖宗,然後把奶奶扶上飯桌兒坐在主位~~

我爸拿兩個小酒盅,把年前到合作社打的燒酒往兩個小酒盅倒滿,恭恭敬敬的放到供桌上,全家人磕頭拜過祖宗後開始吃年飯。

我爸往小碗到點燒酒,先用筷頭沾點,往地下點幾下,說是給沒有家的孤魂野鬼喝,自己再開始一點點的品~~

我媽先把軟軟乎乎的肉和各種各樣菜,夾到奶奶的碗裡~~

我媽讓我們第一口先吃粉條,說一年到頭都會順順溜溜~~。

那個時候粉條也吃,滑滑軟軟的,到嘴「呲溜」一聲就咽下去,還沒品出味道......

年夜飯吃得開心,我把小肚兒吃鼓鼓的,我小時候傻不知道忌飽兒,~~。

吃完飯,我媽把事先泡好的「梨拓兒水」端上來,先給奶奶盛一小碗兒,再給我爸一小碗兒,再分別給我們喝,說「梨拓兒水」消食兒~~

吃完飯喝完梨水兒,我媽我姐和我開始剁餃包餃子。我媽說「過年的餃子餡要用蘿蔔絲,一年財運好,錢都摞摞兒~~」

包餃子主要是我媽和姐姐包,我包的慢還不好看。我媽包的餃子像元寶,後面的皺褶都一樣大一樣多,圓圓的鼓鼓的,餡多好吃也好看。我媽會給兩個妹妹各揪一個小麵團兒,讓她們自己玩兒。

我媽會準備幾個1.2分的鋼板錢包在餃子裡,她說誰吃到了誰就有福。

最我吃餃子,一直到現在都是,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有餡的食物舒服和安全,每個餃子都包著餡兒,就像宇宙包容著銀河。

午夜子時要發紙,我爸我姐出去燒紙放鞭,我媽在家煮餃子。吃發紙餃子,全家人都要先給老祖宗磕頭,把兩個正在睡覺的妹妹也叫了起來~~

奶奶和我爸我媽雙手舉過頭頂,敬香祭拜;場面很莊嚴,那種發自內心的虔誠能量最大。他們祈求祖先保佑家裡太平,家人健康平安。

祈禱的願力很大,心誠則靈。無論什麼時候,當你足夠虔誠的時候必定感應。在那個當時,我一動不動看到宗譜上的端坐的兩位老祖宗,他們在點頭微笑。

我和大姐也是格外嚴肅而虔誠地磕頭,我感覺老祖宗有感應。兩個妹妹睡眼朦朧裝模作樣的也跟著磕頭。從那一刻起,我相信天地間一定有神靈在。

餃子出鍋之前,我媽用水瓢裝上餃子湯和幾個餃子,把餃子湯灑在院子裡。我跟出去問這是幹啥,我媽說給孤魂野鬼吃,過年了他們沒有家回不去挺可憐的,大過年的別餓著,給點餃子吃。

這習俗我一直延續到現在,每年過春節,我學我媽有模有樣得在做~~

發紙餃子吃完後,我跟姐姐去鄰居家玩,大部分時間在睡覺,都是姐姐背著我回家~~

大年初一親戚家要互相串門拜年~互相問好~初二晚上就要包餃子送年,初三撤下供桌,到十五再擺上~~~過年三天很快過去了,我還沒過夠~~。

轉眼之間又一年,爸媽早已離開我們。爸媽的年味依舊在,音容笑貌依然好看。而我卻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想爸媽,這種感覺似乎越來越感應,越來越清晰~~

人生在世,有爸媽在的日子,那才是真幸福。父母養育之恩一輩子都不能忘記,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什麼情況下~~~

人生在世,富貴榮華到底多幸福我沒體驗過,但是我知道在走進家門看到爸媽的那一刻,叫聲「爸媽~我回來了」,卻是再幸福不過的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