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是純賺,玉兔二號設計壽命僅3個月,為何能在月背工作4周年

電動工具迷 發佈 2023-01-21T01:09:35.103606+00:00

作為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已經工作了4周年了,累計行駛了1455米,目前狀態正常,預計還能工作幾年,問題在於「玉兔二號」設計壽命僅僅3個月,為何能延續這樣長時間?

作為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已經工作了4周年了,累計行駛了1455米,目前狀態正常,預計還能工作幾年,問題在於「玉兔二號」設計壽命僅僅3個月,為何能延續這樣長時間?中國在月背後面究竟發現了什麼?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為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太空飛行器,讓全世界矚目,中國航天也自此「開了掛」,一路高歌猛進。

當玉兔二號拍攝第一張近距離月背影像,通過「鵲橋」中繼衛星傳輸回地球,自此開啟了月背探索時代。

「玉兔二號」巡視器上安裝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與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測儀,採集了海量的月背數據。

儘管「玉兔二號」重量為135千克,是歷史上最輕的月球車,每小時只能行進200米左右,而美國月球車早在幾十年前就能達到20公里每小時。

但是「玉兔二號」採集的數據,不但為我國探索月球提供堅實基礎,還為全球尚未有能力登月的國家,提供了大量科學數據和研究資源。

我國航天一直延續低調的傳統,雖然「玉兔二號」設計壽命只有3個月,但是其實是指「3個月晝,3個月夜」。也就是到了2019年3月29日喚醒時,「玉兔二號」的設計壽命就到了。

但是這只是最低底線,並非真的壽命到期,玉兔二號移動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劉殿富曾介紹:玉兔二號完成既定任務時,只度過了「人生」的1/10左右時間。我國首台月球車玉兔號的設計壽命也是3個月,最終卻在月球工作了972天。

主要秘訣有三點:

第一,設計之初就對各部件的選用提出了高可靠性的要求,這是「玉兔二號」長壽的保障;


第二,工作和休眠流程的設計非常合理,為了適應月背160攝氏度和零下180攝氏度晝夜溫差達,團隊設計了午休和月夜兩種休息模式,讓「玉兔二號」從容面對考驗。

第三,抗輻照性能設計優越。為了保障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工作不受影響,特殊設計了抵禦空間粒子裝置,為採集數據的精準度保駕護航。

有了精心的設計,還有較為特殊的環境。月球背面有很多撞擊坑,直徑從幾十米甚至幾十厘米不等,「玉兔二號」在這樣的環境下行走,給月球車的自主感應系統帶了巨大挑戰。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行走得慢一點,不要像美國那樣「月球飆車」,畢竟登陸月球是為了科研,而不是「耍酷」。

截止到2023年1月3日,「玉兔二號」已經登陸月球四周年,它的成就顯著。「玉兔二號」的探測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了地下物質由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但就這一研究結果,對於了解撞擊過程,對月表的改造、火山規模與歷史等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我國獲得了月球的相關數據和成果,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分享給世界各國,2022年6月13日,我國向全世界公布了世界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為全球了解月球地質和演化信息,為以後他們進行月球科學研究、探測規劃、著陸點選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同時也為其它天體地質圖的編制提供了參考。


這就是我國探月工程的基本盤,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全人類。現在「玉兔二號」已經在月背行駛了1455米,還將繼續前行。


不久後,我們的「鵲橋」衛星即將全新升級,嫦娥六號還將從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七號準備登陸月球南極……以後在月球也將有我們的科研基地,實現載人登月等一系列探索月球行動。

未來可期,讓我們一起期待。

關鍵字: